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一激孫權,我意已決

  • 季漢鴻烈
  • 雍庾
  • 4056字
  • 2023-03-27 09:00:00

“諸公,失陪了!”諸葛亮和黃蓋正準備往孫權帳中時,諸葛亮卻是回身向堂內眾人告別,隨后便在黃蓋和魯肅的帶領先行往孫權帳中而去。

“諸葛孔明太藐視我等了!”

“讓他去見我家主公,豈不壞我家大事?”

“就是,毀我江東啊!”

諸葛亮揮一揮衣袖,徒留下大殿里這群人無能狂怒。

黃蓋、諸葛亮一行人徑直往孫權所處的大殿而去,而一些能參與議事的江東文武也早就在殿中等候,而孫權卻是在殿外臺階之上等候黃蓋、魯肅,以及自己聞名已久的諸葛孔明。

孫權在臺階之上見黃蓋引一人上前,便上前問道:“敢問可是孔明先生?”

“正是,勞煩吳候迎接了。”

“無妨,無妨,子瑜一直同我說孔明先生如何如何,今日得見,果真是名不虛傳吶。”孫權熱情的上前拉著諸葛亮的手,帶著諸葛亮往殿中走去,一邊如是說道。

“都是兄長廖贊,亮只不過是多看了幾眼這天下而已。”

孫權拉著諸葛亮一入座,便道:“這是什么話,子瑜乃是吾之好友,先生不妨自在一些。”

“那亮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常聽子敬和子瑜談及先生才智,今日幸會,孤想當面請教。”

“亮不才,有辱明問。”

“先生近日輔佐劉豫州,與曹操在南陽決戰,一定知曉曹軍虛實,但不知曹軍共有多少?”

“曹軍南下襄陽之前,我主劉豫州手下有一將,領四千騎卒出戰,連破曹軍數萬,又令人傳回消息曰曹軍共有十五萬人,但是進了宛城之后,曹操不斷調集天下兵馬匯聚南陽,而后南下襄陽得收荊州兵馬,如今的話,馬步水軍,約有百余萬。”

“啊?”魯肅一聽諸葛亮上來就直接準備嚇唬自家主公,頓時一臉懊惱,給自己戴上了痛苦面具。

孫權看了一眼大殿兩側的文臣武將,又問道:“莫非有詐?”

“非詐也,曹操原有河南諸州郡國兵三十萬,中軍五萬,平袁紹又得河北四州五十萬人馬,大河南北招兵約三四十萬,荊州降兵二三十余萬,以此算來,絕不止一百五十萬。”諸葛亮抬頭看向主座上陷入沉默的孫權微微一笑道:“如此說來,我只說百萬,是恐嚇江東諸公也?”

孫權聞言看了看諸葛亮,面沉似水,站了起來,思索良久這才問道:“曹操部下戰將有多少?”

“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兩千人。”

“曹操平了荊楚,是否還有別的企圖?”

諸葛亮一聽孫權如此詢問,便知道孫權所想了,不過就是怕曹操領兵順江而下,直取柴桑而已,“如今曹操入據江陵,沿江下寨,準備船只,不是為了奪取江東,又作何來?”

“即是他有吞并之意,是戰是和?還請先生為之一決!”說完,孫權便坦然入座,是戰,那就是說明是想讓江東為那劉玄德火中取栗,是和,那便是曹軍說客,方才前堂所言,便皆是虛言。

諸葛亮聞言,便將一直拿在手中的羽扇放在案幾上道:“向者宇內大亂,群雄并爭,而今日之曹操,威鎮海內,所向披靡,劉豫州雖與之爭斗,卻屢屢戰敗,亮愿將軍亮力而行,若能與吳越之眾與曹兵抗衡,不如早日與之斷絕,若覺勢單力薄,何不俯首稱臣,以免殺身之禍。”

孫權聞言,便也不由得自己思考起來,之前他給諸葛亮挖的坑,諸葛亮不僅沒跳,還將這坑挖大挖深了許多。

諸葛亮所言,絲毫不提孫權剛剛所說的‘是戰是和?還請先生為之一決,’而是坦然的將曹操此時勢力龐大,而自家主公屢次爭斗,都屢屢以失敗告終,并且告訴孫權,若是覺得如今江東的實力足與曹軍抗衡,那就是與曹軍開戰,南面稱孤,如果覺得勢單力薄,那就趁早投降,俯首稱臣。

孫權的詢問是想讓諸葛亮主動說出來江東是為了求助江東出兵,孫劉兩家聯盟勢在必得,但是這聯盟之中,但是誰是主誰是從,就要看雙方誰先沉不住氣了。

而諸葛亮的意思也很簡單,我雖然是來江東當說客的,但是到底是打是和,那是你孫權的事,打了,你孫氏三代基業得以保全,你依舊可以在江東稱孤,不打,那你便是如劉琮一般的不孝子孫,將先祖基業拱手讓人,而你便成了許都里的一只籠中鳥而已。

諸葛亮見孫權不言,便繼續加大火力說道:“今晨我與江東諸公交談,諸公似乎都愿降曹,將軍何不上應天時,下順民意,以求茍安呢?”

“哼!”孫權這下是真的繃不住了,猛地站起身來,強壓怒氣道:“誠如君言,劉玄德為什么不降?”

諸葛亮聞言心中暗喜‘魚兒上鉤了。’便輕搖羽扇道:“昔日齊國田橫,率五百壯士退守海島,誓不投降,五百將士全部壯烈就義,劉皇叔乃帝室之胄,當今皇叔,英才蓋世,萬眾仰慕,勢弱兵敗,此乃天意。寧效田橫而玉碎,豈能俯首帖耳去侍奉國賊呢?”

孫權聞言,猛走到諸葛亮面前,又停下腳步,看了幾眼眼前云淡風輕的諸葛亮,衣袖一甩,冷哼一聲離去。

隨著孫權的離去,眾人也紛紛離去,堂內只剩下了諸葛亮和魯肅。

“先生真是太荒唐了,我多次叮囑,可先生就是不聽,今日若不是我主寬宏大度,肯定會面責于你。”魯肅看著眼前的場景也無可奈何了,“唉,先生之言,太藐視我主了。”

“哈哈哈哈。”諸葛亮突然笑了起來道:“孫仲謀氣量為何如此狹窄也,我自有破曹之計,他不問我,我又何必去說?”

“先生果真有破曹良策?肅當敦請主公請教。”

“在我看來,曹操百萬之眾,不過一群螻蟻耳,我只需一揮手,百萬曹軍皆為齏粉矣。”

“哦?先生稍候,待我向我主稟報。”

說完,魯肅便急匆匆的前去找孫權稟報。

“孔明先生,還請過來一些,吾有事相告。”

諸葛亮聞言看去,原來是之前最先出言的張昭,正在大殿門口處喚自己,見諸葛亮不動,張昭便主動走到諸葛亮面前道:“我知孔明先生此來何為,江東士族也知,我家主公也知。

可如今曹軍勢大,吾也知我家主公不愿拱手將父兄基業讓人,可天下歸一在即,曹操勢大,若是勝了,天下又將成為一個新的亂世,若是敗了,我家主公,便守不住孫氏基業。”

“照子布先生之言,意思是讓吳候俯首稱臣?”

“最起碼,這孩子不需要這般將整個江東抗在肩上,好歹活得能輕松一些,有竇融竇周公之舊例,我主屆時也依舊不失封侯之位,且曹操曾來書信言若是我主降之,則許自領江東,嗣統不絕,孫氏基業依舊可保。”

諸葛亮輕搖扇子道:“那子布先生覺得俯首稱臣的討虜將軍好,還是自由自在,南面稱孤的吳候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子布先生,有些時候,還是讓吳候自己拿主意的好。”

“也罷,也罷。”張昭自嘲一笑,便起身離了大殿。

“唉,子布先生還請多多保重。”

···················

孫權回了內堂,也不再壓抑怒氣,見魯肅出現在自己面前,氣急敗壞的將自己案幾上的一卷書冊扔向門口,又快步上前指著魯肅準備痛罵,卻又壓住怒氣道:“孔明欺人太甚!”

魯肅上前撿起地上書冊,上前勸道:“主公,臣也是如此責備孔明,他卻反笑主公不能容物。”

“哼!

“破曹之計,孔明似已成竹在胸,唯不肯輕言耳,主公何不求教于他。”

“哦?”孫權一聽,原來這諸葛孔明早已成竹在胸,“原來孔明早有良策,故用言辭來激我。”

見魯肅非常的肯定,孫權懊惱道:“哎呀,我一時淺見,險些誤了大事。”

“走!”

孫權又一把拉住魯肅的手,又原路返回大殿。

“臥龍先生!”

“亮言語冒犯,望將軍恕罪。”

孫權上前將躬身請罪的諸葛亮扶起,又向侍從吩咐道:“來人,后堂設宴,為臥龍先生接風。”

“是。”

“先生,請。”

三人又復歸后堂,侍從已將宴席備好,各自入席,三人皆不說話,都在等對方說話,而孫權卻是沉不住氣,先到:“臥龍先生也喜歡樂律嗎?”

魯肅也在一旁助攻道:“臥龍先生精通古曲,高臥隆中時,好《梁父吟》。”

“不敢。”諸葛亮急忙推辭道:“亮只是喜好。”

“來,先生。”

孫權又端起酒盞與諸葛亮喝了起來。

幾杯酒入肚,孫權突然說道:“可惜公瑾不在席間哪,不然的話,臥龍先生會遇一知音的。”

“久聞公瑾風雅,連江南童謠中也說,曲有誤,周郎顧。但不知公瑾現在何處?”

“孤命他在彭蠡澤操練水軍。”

孫權又飲下一盞酒后繼續說道:“當初群雄紛起,各霸一方,現今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均已覆滅,只有孤與劉豫州與曹操為敵,孤不能以全吳之地受制于人,可是豫州新敗之后,怎能與曹操抗衡呢?”

話說到這里已經很明顯了,意思也表達的十分到位了,孫劉兩家聯合可以,江東可以出人出力,但是劉玄德如今新敗,又從哪里來的資本與曹操抗衡?

“我主雖敗,然衛仲安、關云長各率精兵萬人,劉琦也在江夏有一萬兵馬,再說曹軍南下,遠道而來,十分疲憊,不久前為追趕我主,輕騎一日夜,竟然奔走三百里,此所為強弩之末,不穿魯縞也,況且,北軍不善水戰,荊州士民內心并不服曹操,如果將軍能與我主協力同心,曹操必敗無疑!曹兵敗,必北還,如此荊州、江東之勢強,而鼎足之勢成矣!”

孫權聞言,起身思考,諸葛亮見孫權不言,便繼續道:“成敗之機,在此一戰,望將軍裁之!”

孫權聞言有些心動,但又想到鼎足之勢,又偷偷看向魯肅,見魯肅微微點頭,便道:“先生之言,頓開茅塞,我意已決,更無他疑,來來來,多飲幾杯。”

又是飲下幾杯,孫權再道:“不瞞先生,孤已多日不曾如此飲食了,如今大事已定,我意已決,如今便可以盡如此食。”

————————————————

昭避席謝,權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是以思盡臣節,以報厚恩。使泯沒之后,有可稱述,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自分幽淪,長棄溝壑,不圖復蒙引見,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國,志在忠益,畢命而已。若乃變心易慮,以偷榮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裴松之:張昭勸迎曹公,所存豈不遠乎?夫其揚休正色,委質孫氏,誠以厄運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權,才略足輔,是以盡誠匡弼,以成其業,上籓漢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計,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順而起,功以義立,冀以清一諸華,拓平荊郢,大定之機,在于此會。若使昭議獲從,則六合為一,豈有兵連禍結,遂為戰國之弊哉!雖無功于孫氏,有大當于天下矣。昔竇融歸漢,與國升降;張魯降魏,賞延于世。況權舉全吳,望風順服,寵靈之厚,其可測量哉!然則昭為人謀,豈不忠且正乎!

孫策: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三國志》引)

孫權:①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三國志》引)②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夸乎?(《三國志》引)③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于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三國志》引)④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三國志》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井陉县| 会同县| 施甸县| 临汾市| 凯里市| 赤水市| 盐源县| 苏尼特右旗| 包头市| 夏津县| 宜章县| 枣庄市| 屯留县| 且末县| 安多县| 江城| 马鞍山市| 筠连县| 冷水江市| 策勒县| 淄博市| 穆棱市| 佳木斯市| 娱乐| 贡嘎县| 疏勒县| 志丹县| 微博| 浪卡子县| 镇康县| 甘洛县| 梁平县| 西城区| 陵水| 内黄县| 交口县| 克拉玛依市| 龙陵县| 息烽县|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