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外等待的吳張氏丈夫剛想逃走,便被憤怒的百姓的圍住,這種搶別人孩子的惡事,實在是可惡至極。
衙役捕快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叫做民心所向,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吳家的男人捉住。
夫妻倆估計做夢都沒有想到,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計劃,會以這種方式被人拆穿。
縣尊老爺拍著驚堂木冷笑著問道:“你們夫妻可真的是喪盡天良啊,為了財產竟然做出搶奪兄弟子嗣,趕走兄弟媳婦之事。
可惜啊!機關算盡太聰明,害人終究是害己,根據《大周律》定義,你們這種行為已經屬于拐賣人口、霸占財產的范疇。
念你們都是一家人,本官也不能不近人情,你們夫妻......”
“縣尊老爺且慢!”
“宋小友,可還有什么話要說?”
“縣尊老爺,這個案子還有一個疑點,那就是吳周氏的丈夫到底是死于意外,還是死于謀殺。若是死于意外,這夫妻只是見錢眼開,臨時起意,可以輕判。
若是吳周氏的丈夫是死于謀殺,那這個案子的性質可就變了,這就是為了財產的蓄意謀殺嫁禍案。
因此草民認為,必須要調查清楚吳周氏丈夫的死因。”
“吳周氏的丈夫不是死于溺水嗎,這里面難道還有其他的隱情?”
“有沒有隱情,草民不知道,不過開棺驗尸查一查便清楚了。”
“這死人還能說話不成,他還能告訴你他是怎么死的?”
“縣尊老爺,死人當然不會說話,不過死人的一些細節卻能證明出死人的死因。”
縣尊老爺沉吟了片刻看向吳周氏問道:“吳周氏!你丈夫死了有幾日了?”
“從發現亡夫的尸體距今日已經有十日。”
縣尊老爺皺眉對宋文遠說道:“宋小友,本官絲毫不懷疑你的推斷能力,但是這人已經死了十天,如今又是五月,人可能已經開始腐爛,你真能看出什么問題嗎?”
“草民別的不敢保證,這人是死了以后落水的,還是活著被水淹死的,草民一定能分辨的出來。”
縣尊老爺看向吳周氏問道:“你可愿意驚動亡夫的亡靈,開棺驗尸?”
“只要能查清我丈夫是怎么死的,就是要民女的命,民女都愿意,民女愿意開棺驗尸。”
縣尊老爺也不稱本官了,一拍桌子站起來說道:“徐某今天就陪你這小友瘋一把,來人立刻動身前往埋尸地開棺驗尸。”
很快一頂官轎停在了大堂門前,徐縣尊邁著官步坐進官轎,招手讓宋文遠過來說道:“小友!擠一擠跟本官坐一起走。”
宋文遠連連擺手道:“草民還年輕,在旁邊跟著走就行。”
對于宋文遠的知進退,徐知縣很滿意,也不再客氣,吩咐一聲起轎,官轎在三班衙役的開路下,向城外走去。
自然有認識路的百姓引路,官轎后面跟著一群看熱鬧的百姓,都想看一看這難得一見的開棺驗尸的場面。
更何況主持這一場面的還是個十來歲的半大孩子,這一場看完,大半年都有了吹牛打屁的談資。
路上徐知縣撩開轎簾探著頭問道:“小友是我高郵人嗎?高郵的少年才俊,本官不敢說是都認識,不過至少能認識大半,小友卻比較面生。”
“不瞞縣尊老爺,草民本是江都縣(江都是廣陵附郭縣)人,只因母親是家中丫鬟,被當家主母趕出家門,走投無路才來到高郵安身立命。”
徐知縣想了一下廣陵府的大戶人家,姓宋的可不多,一時半會兒也沒想到一個,便開口問道:“令尊怎么稱呼?”
“草民沒有父親,草民隨母姓!”
“這天下哪有沒有父母的子女,子不言父過,這一點小友有些冒失了。”徐知縣皺眉說道。
宋文遠嘆息一聲說道:“不是草民不認,是人家根本不愿認草民,甚至認為丟官下獄都是草民害的。
御史攻擊他的一條罪狀就是沽名釣譽,酒后失德,草民便是他酒后失德的意外。”
徐知縣一下明白了宋文遠是誰家的子弟了,他總感覺宋文遠的眉眼有點熟悉,原來竟是故人之子。
“小友家姓王,令尊是當朝禮部主事王真長(尊素)吧?”
宋文遠點點頭,沒有說話。
“小子!怨氣不小啊,父子之間有什么解不開的仇,你父親也是暫時受挫,天子圣明怎會讓你父親一直蒙塵。
老夫與令尊是同年,由老夫做個中人,給你們父子做個和事佬如何?”
宋文遠正想著怎么委婉地拒絕,前面領路的百姓通報說已經到了地方。
吳周氏的丈夫被埋在一處亂葬崗上,橫死之人連進祖墳的資格都沒有了,這也不是誰定的歪理。
在百姓的指引下,衙役們開始挖掘墳堆上的泥土,剛埋下幾天,泥土還沒有壓實,很好挖掘。
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尸體便被挖了出來,不知是事出倉促,還是有意為之,尸體只是找了一領草席胡亂地裹起來便埋了下去。
沒有現代法醫技術的加持已經無法判定死尸的死亡時間,但是根據尸體爬滿的尸蟲和散發出來陣陣尸臭,便能推斷出死亡時間不短了。
宋文遠請衙役在附近的河里打過來一桶清水,自己則用兩團布條堵住鼻子,又從衣服下擺撕下一塊布蒙住臉,盡量不讓尸臭味傳進鼻子里。
這種臭味簡直讓人難以接受,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住的。
好在面部還沒有開始腐爛,在用清水洗干凈死尸的面部后,宋文遠用一根細木棍頂著一團棉花伸進了死尸的鼻腔,直到穿透鼻腔與氣管之間的連接軟骨。
感覺差不多了,才小心翼翼地將裹著棉花的細木棍退了出來,宋文遠看了一眼一點兒泥沙都沒有的棉花,心中已是了然。
拿著木棍來到躲得遠遠的徐知縣面前說道:“縣尊老爺,草民已經斷定死者是死后被推進河里的。”
“你是如何斷定的?”
“縣尊老爺!人死之后,正常情況下七竅都會閉合,也就是說死后沒有人為故意誘導的情況下,死者鼻腔內部不會有泥沙。
反之,若是死者是溺水而亡,在死前必定會喝進大量含有泥沙的河水,這些泥沙不可避免地因為嗆水進入鼻腔內部。
而這具尸體的鼻腔內沒有一粒沙子,很明顯不符合溺亡的表現,若是縣尊不信,也可以切開死尸的胃部,若是溺水而亡,死尸的胃里肯定含有大量泥沙,反之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