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變橫生,危急時刻,李儉腦海中景象閃爍,從記憶最早處一路往當下跳躍,冒煙的火車、高高在上的路牌、半空中的煙花、上學時發的新書……
他敢保證,在自己記憶的某處,一定見過其它原理創生的氣壓曲線,應該是在更學術的地方……
通訊頻道內跳出一條信息,打斷李儉思考:“空氣是物質!它在空洞內也會崩解!”
回憶景致頃刻破滅,李儉確信自己抓住的念頭絕對是在靈氣復蘇前看到的東西,但戰士的說法更符合當下實際。
是啊,自己怎么無意識地忽略了?原世界的物質穿過空洞界面便會開始崩解,到目前為止,只有用法力保護,或是本就由靈材構成的結構不會被空洞這邊的崩解特性消滅。
空氣當然是物質,而且它理所當然不是靈材,也沒得到眾多戰士的法力保護,怎么不會崩解?
至于戰士們穿過空洞到此,為何一直沒發現空氣正在崩解——一群金丹期修仙者操作法力,不呼吸都能構建體內循環,每到一處嶄新地界,就以體內循環代替內外循環,乃是優秀戰士的被動技術。
正是因為能夠進入空洞的戰士皆為各族精英,得知空洞危險后,不需首領們強調,就在進入空洞后切換成內循環狀態,才讓它們沒能通過呼吸發現氣壓降低,繼而發現空氣崩解。
有時候,實力太強、技術過硬,反而會看不到本該發現的問題。
直到現在,李儉才堪堪意識到,空氣也是一種物質,而且這玩意在空洞內是會崩解的。
腦海中有什么連成一線,將他拉回思考的深海。
空氣會崩解,那么它在空洞內不能久存;但空洞界面處的氣壓與原世界應該一致,不然在那么多次只在界面附近進行的測試中,分析方式足夠全面的臨時指揮中心絕不會放過氣壓這條相當好測的參數。
而現在,氣壓在空洞內呈梯度,遠離界面處濃度下降,也就是說,空洞界面正在搬運原世界的空氣到空洞內,進入空洞的空氣會被崩解。
遠征軍緩緩集結,過低的氣壓讓它們不得不動用更多法力與更大空間內的空氣交換沖量,才能正常歸隊,到巖壁終止處,那個如同火山口一樣的凸圈上站著。
李儉看了他們一眼,甚至沒有打斷思索,又低頭看著身下十幾千米的深井。
如此一來,空洞的危害需要重新考慮,它的危害絕不只是從里頭能冒出幾個怪物,或是吹動影響神智的陰風那么簡單。
必須從頭推導,過去建立的一切猜想可能都是錯的,在界面處的測試只能說明界面特性,雖然大多數時候界面特性更重要,但對空洞來說,這條規律不幸失效了。
從頭開始,有什么信息是完全確定的?
進入空洞的原世界物質,沒有法力保護也沒有靈機結構,就會崩解消失。
空洞內用不了空間權能,連納戒也無法打開。
空洞內會隨機出現矛盾感極重的怪物,但怪物并非空洞矛盾感的源頭。
空洞內目前只有遠征軍戰士作為發光源。
空洞內唯一發現的物質,與原世界幾乎鏡像的石壁,刨出一塊丟向原世界,在原世界觀測不到,可以認為壓根沒有穿過界面,或者在穿過界面的時候就消失了。
以上就是目前僅知的完全確定的空洞情報,在多次測試中仍舊表現出空間平移性和時間對稱性的東西,算是原世界生物能夠理解的內容。
這些情報里必須得有什么用得上的東西,不然都不需要深挖出來的別的危害生效,只要流于表面的陰風再多吹一會兒,外頭的妖獸勢力就能把攻守同盟平推了。
李儉溺在思緒的湖中,將這五條情報排列在眼前,像是五根彩條。
五條情報,隨意配對,包括原始情報在內,可以產生三十一種組合,這哪怕對靈氣復蘇前的人類來說都不算多,而對在突破金丹時淬煉過思緒,神識又極大增強的李儉來說,更不是問題。
記住搭配和內容很簡單,麻煩的是,從這些情報的隨機組合中能夠分析出什么。
這是一場推理,一場就算發現真相,也不一定能解救自己的推理。但可以肯定,如果不做這場推理,抱著錯誤的結論行動下去,無法觸及空洞本質,遠征軍的行動一直被動,必然失敗,關不上空洞,攻守同盟再也沒有未來和希望可言。
李儉審視著眼前的三十一種組合。
原始情報單獨列出的五條被他立刻舍棄。如果從單個情報就能挖出真相,那他應該改名叫拉馬努金,畢竟這種“注意力”和“神啟”一樣的推理跳躍力,著實不是常人能有的。
原始情報全部列出的情形也被丟開。這玩意說給別人聽也就罷了,若是自己分析空洞時,能把顯露在外的特性打包整理,得出某個能夠完全囊括所有特性的結論,那就有點像是牛頓——“現在,我將演示世界體系的框架”。
必須排除自己是拉馬努金或者牛頓的可能性——李儉腦中閃過這條思緒,這讓他不合時宜地有點想笑。
考慮自身能力,有條理地思考中,最可能得出成果的,只能是兩兩結合的情報關聯。還剩下十種組合。
十種組合里,與怪物有關的內容,李儉著實想不出什么。
雖然空洞內隨機出現怪物已經是篤定的事實,但這條怎么看都像是更表象的東西。相比其它四條的廣泛普適,有關怪物的消息更像是某些底層邏輯相互演化,最終出現在李儉眼前的現象。
怪物很惡心,但也僅限于惡心。
還有六種組合。
在這六種中,比較對稱的內容,是“外部物質進入空洞會崩解,空洞物質似乎不能穿過界面”。
這兩條情報都與物質有關,過去李儉以為這說明了空洞界面對界面兩邊物質的不對稱性,但現在看來,或許問題并非出在空洞界面上。
不是空洞界面對界面兩邊物質有什么“偏好選擇”,使得原世界的物質能進來,空洞內的物質過不去,而是這倆玩意壓根就不一樣。
雖然原世界的界面上矗立巖壁,這一邊的界面上也矗立巖壁,但這難道能說明兩邊的巖壁是同一種物質嗎?
當戰士們發出的光照在巖壁上,得出和原世界巖壁相似的反光;挖出空洞內巖壁的土石,好像和原世界巖壁組成相仿。這些空洞中真切的體驗,讓自己并未過多思考,就默認了一個條件:界面兩邊的物質應該是一樣的。
但,只要細想一下,不僅能發現支撐它的證據是如此孱弱,還能迅速發現擊垮它的證據。
空洞內的巖壁不會崩解,在首領們圍著剛抓到的怪物觀察時,他們起碼停留了兩分鐘。在這兩分鐘內,包圍圈旁的巖壁是不會變化的背景板,沒有出現孔洞,也沒被侵蝕,和送進空洞不過幾秒就滿是孔洞、即將消失的原世界物質比起來,它們太能存續了。
如此能夠存續的物質,卻不能穿過界面?
“界面兩邊物質基本屬性相同”與“在空洞內一個會崩解一個不會”,應當是互斥的。
空洞內的物質與原世界的物質絕不相同,它是什么都有可能,唯獨不是自己認識的那種。
這還不夠,還需要其它情報推出的結果。
李儉掃視眼前的情報組合,遇到了瓶頸,很難進行能夠說服自己的有效思考。
媽的,那就不要說服自己了,就當自己是拉馬努金吧。請神上身!
再次掃視眼前的單個情報,將其中一條抽了出來。
空間權能和納戒使用不了,這條情報變換一下,可以指向“空洞內空間與原世界空間不同”。
這種不同在修仙者體驗上還沒有顯著影響,起碼李儉沒有體感到明顯的時空扭曲,也沒有切斷不連續的空間出現,在體感上,空洞內空間與原世界空間沒什么區別。
但這又如何?我請拉馬努金上身了,我看你這條情報有問題,你就是有問題!覺得是,那就是!
李儉幾乎自暴自棄地打斷質疑,哪怕這些疑問是他本人冒出來的,在沒有實證反駁,也沒有明顯邏輯沖突的時候,他就當自己是拉馬努金,想到的都是對的。
空間有不同,這很好,可以和物質不同合在一塊,形成廣義的物質不同。
所以,空洞與原世界,在廣義物質基本屬性上有分歧。
物質不同,那么再推廣一點,檢查能量形式……
在“催眠”自己是拉馬努金之后,李儉的思路推演顯然快了許多。
能量,目前能夠檢查的能量實在不多。法力在空洞內沒法補充,空洞內到現在也沒見到靈機,吸收靈機轉化為法力顯然是一種能量轉化形式,那么可以認定空洞內并不存在這種能量轉化形式。
電能……這個很難測定,作戰服確實有電,生物體內也有生物電,但無論哪種可以驗證的電能都在法力保護下才能生效,沒有法力保護,電能的載體都得被崩解掉,沒法驗證電能形式在空洞內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