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道統(tǒng)大典,混沌初章
書名: 洪荒之混沌青蓮孕神胎作者名: 啟陽俊山本章字數(shù): 2593字更新時間: 2025-08-17 12:15:27
不周山的晨霧被初升的朝陽染成金紅,青珩站在青蓮碑前,指尖輕觸碑身“天道同輝”四字。母親的聲音在他識海中響起:“阿珩,今日的道統(tǒng)大典,不是為了彰顯力量,而是要讓洪荒眾生明白——青蓮道統(tǒng),是守護,是包容,是平衡。”
山腳下,清虛道長正指揮著靈虛谷的弟子布置祭壇。靈玨蹦跳著跑來,手里捧著一摞玉簡:“阿珩!女媧圣人派人送來了‘洪荒因果圖’,說是要在大典上展示!還有……”他壓低聲音,“伏羲大人和女媧大人也來了,就在后山等著呢!”
青珩抬頭望去,只見后山云霧繚繞中,兩道身影若隱若現(xiàn)——一位身著青衫,手持先天八卦圖;一位身著素裙,發(fā)間別著五彩石。正是伏羲與女媧。
“阿珩,過來。”女媧的聲音如清泉流淌,“今日大典,需你以混沌珠為引,重演青蓮道統(tǒng)的‘因果循環(huán)’。伏羲會以八卦定乾坤,我會以五彩石補天機,共同見證道統(tǒng)的新生。”
青珩點頭,跟隨女媧走向后山。途中,他注意到山路上多了許多陌生的身影——有身披獸皮的巫族遺民,有手持玉圭的妖族長老,甚至還有幾位氣息悠長的上古大能。他們皆朝著青蓮碑的方向匯聚,目光中帶著敬畏與期待。
“這是……”青珩皺眉。
“洪荒的眾生,都在等你。”女媧笑了笑,“自你重立青蓮碑,修復因果線,洪荒的氣運便開始轉(zhuǎn)向。如今的你,不再是那個需要庇護的小輩,而是能扛起道統(tǒng)的‘混沌青蓮大羅尊’。”
后山的祭壇比不周山更顯古樸,祭壇中央懸浮著一幅巨大的八卦圖,圖上流轉(zhuǎn)著陰陽二氣。伏羲站在八卦圖前,手持先天八卦,目光如炬:“青珩,今日需你以混沌珠引動八卦之力,與我的先天八卦共鳴,讓洪荒的‘因果’與‘天道’重歸一致。”
青珩接過女媧遞來的五彩石,只覺石中蘊含著創(chuàng)世的偉力。他將混沌珠按在眉心,珠體表面的蓮紋與八卦圖共鳴,發(fā)出刺目的青光。伏羲見狀,手中先天八卦突然旋轉(zhuǎn),陰陽二氣如兩條游龍,與青光交織成一張巨網(wǎng),籠罩整個祭壇。
“嗡——!”
八卦圖突然發(fā)出一聲轟鳴,圖上的陰陽魚眼處浮現(xiàn)出兩點金光。青珩只覺識海中涌起一股龐大的信息流,無數(shù)畫面在他眼前閃過:
——他看見盤古開天時的混沌,看見鴻鈞合道時的莊嚴,看見女媧補天時的慈悲;
——他看見龍族與鳳族的爭霸,看見巫妖大戰(zhàn)的血腥,看見冥河老祖偷學禁術的貪婪;
——他看見自己幼年在混沌中漂泊,被母親撿回靈虛谷的模樣,看見自己繼承道統(tǒng)時的堅定;
——他看見未來,洪荒因青蓮道統(tǒng)的回歸而重歸和平,眾生在蓮光中安居樂業(yè)……
“這是……洪荒的因果線?”青珩震撼道。
“正是。”伏羲的聲音沉穩(wěn)如山,“你的混沌珠,是混沌初開時的本源;我的先天八卦,是天地初判的法則。二者共鳴,便能照見洪荒的‘因果’與‘天道’。今日大典,便是要讓眾生明白:因果循環(huán),善惡有報;天道平衡,道統(tǒng)永昌。”
話音未落,祭壇周圍的虛空突然泛起漣漪。一道身影從裂縫中走出,身著玄色道袍,手持一柄白玉拂塵——正是昆侖山玉虛宮的元始天尊。
“混沌青蓮大羅尊,恭喜道統(tǒng)歸位。”元始天尊的聲音清冷如玉石相擊,“玉虛宮忝為洪荒大教,特來觀禮。”
青珩連忙拱手:“元始道兄大駕光臨,阿珩不勝榮幸。”
元始天尊微微頷首,目光掃過青蓮碑:“此碑凝聚因果,照見本源,確是洪荒之幸。只是……”他話鋒一轉(zhuǎn),“道統(tǒng)傳承,需有‘德’為基。青蓮道祖當年以‘舍身’證道,不知大尊可曾想過,若有一日,你需為護道而犧牲,當如何取舍?”
青珩心頭一震。母親的記憶中,確有這段對話——當年鴻鈞合道前,曾問青蓮道祖:“若天道崩塌,你我需以身殉道,你可愿?”青蓮道祖答:“道若存,我必在;道若滅,我亦隨。”
“元始道兄的問題,正是阿珩想問的。”青珩直視元始天尊,“母親曾說,‘道統(tǒng)’不是某一人的道統(tǒng),而是眾生的道統(tǒng)。若為護道需犧牲,阿珩愿以身為炬,照徹洪荒。但更重要的是——”他指向臺下的眾生,“要讓眾生明白,‘道’不在高閣,而在人心。人人皆可護道,人人皆能成道。”
元始天尊眼中閃過一絲贊許:“好!有此心,方不負青蓮道統(tǒng)。”
話音未落,祭壇后方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幾個孩童跌跌撞撞地跑來,其中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拽住青珩的衣角:“大哥哥,阿娘說青蓮碑能實現(xiàn)愿望,是真的嗎?”
青珩蹲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頭:“你有什么愿望?”
“我想……阿爹能回家。”小女孩的眼睛紅紅的,“阿爹去東海捕魚,被海怪抓走了,阿娘天天哭。”
青珩心中一軟。他望向臺下的漁民,許多人臉上都帶著愁容——南海的海怪近日頻繁襲擊漁船,龍族雖已平定巫族余孽,卻無暇顧及沿海村落。
“阿珩。”鳳棲梧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她不知何時已站在祭壇旁,手中握著一枚七彩羽毛,“東海的海怪,是當年被冥河老祖殘魂污染的‘濁浪魚’。它們的妖丹被黑霧侵蝕,才會失去理智。”
青珩轉(zhuǎn)頭看向鳳棲梧,她的眼中帶著幾分復雜,卻更多的是真誠:“我鳳族與東海有盟,可驅(qū)使‘凈海凰’凈化濁浪。但需你以青蓮碑為引,引動因果線,徹底清除黑霧。”
“好。”青珩點頭,“我正有此意。”
他轉(zhuǎn)身面向臺下,朗聲道:“各位鄉(xiāng)親,東海的海怪已被黑霧侵蝕,我今日便以青蓮碑為引,助鳳族凈化濁浪。但需各位配合——”他指向不遠處的海邊,“請將家中受損的漁船帶來,我將用因果線修復。”
臺下一片歡呼。漁民們紛紛推著漁船上前,青珩取出混沌珠,懸于眉心。珠體表面的蓮紋與青蓮碑共鳴,發(fā)出柔和的青光。他伸手觸碰第一艘漁船,因果線的力量如流水般滲入船身,被黑霧腐蝕的木料漸漸恢復如新。
“嗡——!”
海面上突然掀起一陣浪濤,一條水桶粗的濁浪魚躍出水面,魚身的黑霧被青光照得消散,露出原本銀白的鱗片。它發(fā)出一聲哀鳴,一頭扎進海中,再未現(xiàn)身。
“成功了!”漁民們歡呼起來。
青珩望著海面上的粼粼波光,心中涌起一股溫暖。他轉(zhuǎn)頭看向元始天尊,對方正撫須微笑:“大尊此舉,深得民心。道統(tǒng)之興,不在高談闊論,而在解民倒懸。”
伏羲也點頭:“因果線照見的,不僅是善惡,更是眾生疾苦。青珩今日之舉,已讓洪荒眾生明白——青蓮道統(tǒng),是與他們站在一起的。”
女媧走到青珩身邊,遞給他一枚玉佩:“這是女媧石的碎片,可護你周全。洪荒的路還長,但你我相信,你能走得很好。”
青珩接過玉佩,只覺一股暖流涌入心田。他望向臺下的眾生,他們的眼中不再有敬畏,而是充滿了信任與期待。
“阿珩。”母親的聲音在他識海中響起,“你做到了。從今日起,青蓮道統(tǒng)的‘混沌初章’,才剛剛開始。”
青珩深吸一口氣,轉(zhuǎn)身望向遠方的東海。海平線上,朝陽正緩緩升起,將海水染成一片金紅。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才剛剛開始——不僅要守護道統(tǒng),更要守護洪荒的每一個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