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新的時代就要來了
書名: 乾隆年間,從海里游回來鐵血強宋作者名: 我料到你料到我了本章字數: 2361字更新時間: 2023-03-06 16:38:48
乾隆投降了,投降的是趙明赫官方認定的真乾隆。
趙明赫將許多罪大惡極的滿人,以及大量王公貴族的家眷推到皇宮門前,就問里面的假乾隆接不接。
答案是不接。
皇宮里的糧食,可不夠這么多人吃的。
這一舉,更讓他失去滿人的支持。再加上許多漢官陸續投降,皇宮的大門被打開了。
乾隆沒有逃,他直挺挺地坐在龍椅上,頗有皇帝的威嚴,冷漠地看著趙明赫派遣軍隊四處占領宮殿。
最后忠誠于他的宮人、臣子在宮門前與敵人血戰,但根本抵擋不住。
乾隆沒有慌張,他拿起雕弓,準備戰死。
他要證明,大清的皇帝是有血性的,他要……
還沒想完,他就被拉下龍椅,死于小兵亂刃之下。
清查府庫,判罪宮女、太監。
第二年春,除了生病在福建養著的老爹,其他人都到北京來了。
朝鮮的趙健,天津的二叔,甘肅的張子譚,還有散布在貴州、山東、云南的胡建仁、馮文才、張順等人,甚至南洋的米格爾也來了。
趙明赫登基稱帝,國號、年號依舊,但是國內紀年采取兩元法,年號、公元紀年都是官方紀年法。
三月,派遣大軍沿黃河入內地平定地方叛亂,遣先遣隊入西藏,分西藏東北部為青海行省,招募大軍駐扎,不斷向西藏滲透,嘗試釋放農奴,建立農會之事。
蒙古諸王公軍力其實一直被陜甘清軍壓制著,清朝滅了之后,除了北逃的,都主動投降,請求冊封。
北逃的蒙古王公進入沙俄境內,組成流亡政府,希望得到葉卡捷琳娜的庇護。
趙明赫認為蒙古占地太大,將蒙古劃分為內外倆蒙古,并在許多草原戈壁地區劃分蒙古自治區。
自治區內,可自行制定當地法律,前提是必須遵循國法。
云南、貴州等地皆施行此例。
隨著新疆伊犁將軍戰敗,新疆陷入各軍閥混戰,西部的汗國趁機入侵。
沙俄邊軍也在不斷地嘗試介入。
在蒙古帶路黨,以及乾隆的求助(雖然內容是互相幫助,但事實就是乾隆向她求助)信件的合理性加持下,沙俄向大宋宣戰。
西伯利亞軍挺進蒙古高原。明明是向趙明赫宣戰,但是外興安嶺駐軍卻向關外的滿人寧古塔發起進攻,企圖實質占領大興安嶺。
寧古塔不愧是滿清努力經營下的邊防重地,雙方打得十分激烈。
由于沙俄在遠東地區投入力量少,再加上葉卡捷琳娜的主要精力在歐洲地區,所以,短時間,分不出勝負。
新疆局勢太亂,沙俄的邊軍決定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南洋反明聯盟的洋人們,組建了聯合艦隊。
以重新劃定東南亞權利,舉行巴淡島會談,邀請南洋招討使赴會,企圖人身控制。
但是鄧人杰看穿了他們的陰謀,直接甩出趙明赫之前跟他講述的藍圖:以中國為主,南洋土著為輔,歐洲為賓客的華夏文明圈下的東南亞秩序。
談判破裂。
但是洋人沒有輕舉妄動,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剛剛戰勝了龐然大物的龐然大物。
究竟是疲憊至極?還是依舊強悍?
還是先讓沙俄這頭熊試一試吧。
更何況,趙明赫又新開了數個沿海通商港口。
迄今為止,一共十四個通商城市:上海、天津、廣州、大連、秦皇島、青島、煙臺、南通、連云港、寧波、溫州、福州、湛江、泉州。
這是新的市場,這些洋人爭著搶著去占領市場份額去了,哪里有時間打仗?
尤其是法國和英國,長達七年的戰爭終于進入了尾聲。表面上是決出勝負,但持續打了七年的戰爭,真的有勝利者嗎?
短時間看,恐怕沒有。
剛剛簽訂的巴黎和約,英國是得到了法國在加拿大、印度等地的殖民地,英國看是變強了,但其實殖民投入最大的美洲東海岸的十三個區已經快被壓榨干了,隨時有鬧獨立的可能。
戰勝的英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更不要說戰勝的法國了。
西班牙作為法國的附庸,也收到了牽連。
葡萄牙作為英國的盟友,倒是得到不少好處,但是它在遠東的利益不多,與東方大國競爭不大。
廢除了綠營世襲的官兵制度,改為募兵形式的役兵制。
綠營兵從此不復存在。全國設御營左中右前后五軍,水師設東南西北四海水師。
全體國民有服兵役的義務,而正兵的薪資待遇是高于社會平均水平的。
所以,世襲官兵制度的廢除,雖然引起了少數不滿,但普通士兵卻實實在在地受到了好處。
將一些蛀蟲一般的武官清除,從嫡系部隊中抽調、提拔大量軍官進入御營體制內。
對大量投降的綠營兵進行打亂重組,并訓練。
趙明赫派遣自己的二叔率領東海水師艦隊前往東北海(日本海),進攻海參崴。
日本,朝鮮南部地區都設有駐軍。
曹璧為駐日將軍,負責發動日本武士去南洋砍人,下一個目標是將馬六甲海峽控制在自己手里。
以胡建仁為征西將軍,率軍駐扎在烏魯木齊。先在那里占據一個前哨站,至于平定新疆,則是等大軍和糧草齊全后,再進軍。
趙明赫自攻陷北京城后,就從軍事第一線退居到第二線。
除了與兩名妃子努力耕種,就是安排工業化進程。
要想富,先修路。
重要的不是路,而是啟動大基建計劃,讓原先這個暮氣沉沉的大帝國活動起來。
由于戰火平推效果好,北京、天津出現大量地皮便宜的無主之地,建設成本低,迅速啟動大基建計劃。
大量官辦、官督民辦的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糧食、紡織、陶瓷、琉璃、木工、冶金、造船、香料等百工百業蓬勃發展。
同時,出現了大量國企,比如大宋國家電網公司。
京師西山,是重要的產煤地,公司在這里建立了大型發電廠。
北京城,一共安裝了一千五百根路燈,每到夜晚準時亮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電力點亮夜空的城市。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趙明赫發明的‘燈泡’,當時,研究者們申請一大筆經費,準備實驗兩千多種材料做燈泡的性能。
結果,趙明赫直接點名,用鎢絲。
后來許多人私下里做實驗,都沒有發現比鎢絲更好的材料。
一時間,驚為天人。
重農抑商的一根筋政策一去不復返,商人的地位被迅速拔高,不少商界精英人士成為政府的外聘專家。
如杭州、深圳,以及山東德州的三個馬姓商人,世人并稱‘三馬’。
民間工商業興起的同時,大量軍工企業也蓬勃興起。
比如海軍造船廠,不斷嘗試鐵甲艦。
陸軍,正在試驗不用馬拉的鐵皮戰車。
而且已經有了雛形:改良版蒸汽機做動力裝置,上蓋鐵殼,周圍伸出數個窗口,里面安排四名槍手,從窗口向外射擊。
簡直就是一個移動堡壘,只是移動太慢,應用作用不大,還在進一步研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