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改科舉 出兵東北
- 乾隆年間,從海里游回來鐵血強宋
- 我料到你料到我了
- 2156字
- 2023-03-08 20:24:05
新帝國建立后,整整一年的時間里,整個北方和西南方都在打仗。
不過人口和經濟最精華的東方和南方在不斷發展。
成立教育司,專管教育、考公事宜。
在此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趙明赫對著滿清的漢人官員名單,找了一些漢官,想對他們進行改造。
其中有一位叫紀昀的,趙明赫比較熟悉,就是大名鼎鼎的紀曉嵐。
本以為能在京城投降官吏中找到,結果那家伙從福建蹦了出來。
原來,他當時在福建當提學官,來不及跑,躲到民間。
普通老百姓哪里知道這瘦瘦的是個官老爺,只當他是個落難的窮書生,結果就和大家一起建農會種地去了。
直到趙明赫要求前清漢官去北京報到的時候,他看到天下基本大定,而且新任皇帝對滿人十分仇恨,但是對漢人還是比較友好的,許多投降的官吏,經過半年的教育改造之后,都重新得到任命。
許多投降的漢人軍官,在軍隊大整編之后,依舊在領兵。
紀曉嵐認為新皇絕對不是弒殺之人,此番召集前清漢官,是為了安撫人心,畢竟清朝入主中原百余年,有牽扯的人家遍地都是。
若是這些委身侍奴的人都能得到寬恕,你們這些平民還有什么理由不擁抱新的天命。
于是他欣然表明身份,然后因為謊報身份,冒領耕地,主動自首,罰款五百銅幣,隨后地方派遣公車送到京城。
然而,見到紀曉嵐后,趙明赫很失望。
沒有電視劇上的風趣幽默、伶牙俐齒,而是一個言辭謹慎,舉止規矩的普通人。
文思倒是很敏捷,詩詞典故,信手拈來。作詩也不錯,在前往改造的路上,他就寫了一首《顧昔日》。
生動形象地揭露了滿清胡丑肆虐中原,荼毒無窮的罪惡,贊頌了趙明赫驅除胡虜,再造華夏的豐功偉績,最后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
1764年,經過整整四年的教育,黃埔一期的三十名學生成功畢業,并成功考取官身。
面試的時候,趙明赫以‘這是我的學生,我得回避一下’為由,讓其他考官打評。
眾人一致認為,這三十人,都是人才,囊括了二甲全部名額。他們全都被趙明赫安排到西部、北邊等邊區基層鍛煉。
這一年,共舉行了兩場科舉,春闈秋闈。
選舉出來的士人們并不直接上班,而是進行兩年的基層鍛煉,然后逐漸積累執政經驗,也就是實習期。
此舉,盡可能地將權力收到制度的手里,削弱達官貴人提攜導致一飛沖天的情況。
雖然名字叫‘科舉’,但其實是舊瓶裝新酒。
參與考試的分兩部分:社會考生和學校考試。
內容分文、理、工、軍。
考察內容為筆試、面試。
筆試包括:時政策論,思想品德,響應的專業知識。
筆試面試分數占比都是百分之五十。
文科錄取的大多是社會派,古學經典確實是他們的強項,各種文籍古典張口就來,如探囊取物。
但是理、工兩門,幾乎都被學院派占據了。
超過三分之二的預備役官員都是學院派,一時間引起了大量議論。
但是由于趙明赫乃是馬上皇帝,他們也就是發發牢騷,不敢真的聚眾鬧事,更何況,趙明赫還是給了他們大約三分之一的名額。
不久之后,人們發生了一個問題。
“這,這些題目,他不是圣人之學啊。難道,皇帝陛下不再尊圣人了嗎?”
“是啊,是啊,孔圣人乃是我華夏數千年的精神支柱,怎么可以輕視!”
……
輿情洶洶,孔圣人可是關乎著他們的進身之階,如今被生生奪走三分之二,這是動了他們的根本利益。
讀書人這個群體的能量還是很大的,有些落榜生的威力更是大,所以一定要仔細對待。
很快,人們就知道了皇帝的真實態度。
尊孔子,輕孔家。
第一步,剝奪孔家把持的孔子公祭權利,孔家自己舉辦的祭祀,從此以后只是家祭,公祭要由中央朝廷選派使者進行祭祀。
孔家直接跪了,上書稱贊趙明赫英明神武,與眾不同。
第二步,打破孔家‘曲阜王’的宗族格局。
以前,孔家,孔姓人兩萬,依附者十萬眾,耕地數十萬畝,曲阜之山川林澤皆為孔家私產。
而且,還不上稅!
現在,全都要登記戶口,通通納稅。
這下孔家不干了,不能過老爺的生活,那還算老爺嗎?
然后趙明赫收到了他們的上書:能不能給個優惠?
趙明赫禮貌地回復:滾!
然后孔家換了一個家主,上書稱贊趙明赫能文能武,與眾不同。
第三步,興學院,降低準入門檻。
至于普世教育,仔細地算了一筆賬后,發現這筆開支,在進行工業化之前的農業社會,基本上不可能實現,或者說,代價過于龐大。
盡可能地擴大學術下移范圍,削弱孔家影響,更適合現階段的需求。
世人維護孔家,不過是要一個牌坊,一個進身之階。而今,已經不僅僅只有入仕才是改變命運的道路了。
大量國資企業的出現,以及通商口岸的繁榮導致大量民間各類手工業、商行的興起,造成了大量的用工荒。
但凡能讀寫,會算數的,都能應聘成功。要是有技能,比如會算賬、會管理,那可就是大才啊,各公司搶著要高薪聘請。
巨大的人才缺口又反過來推動了學校的發展。
官府宣傳下,人們看到了讀書改變命運,漸漸地主動將孩子送到學校受教育。
截至1764年底,在冊的受教育學員,已經達到了一百萬人。
雖然相較于三億的人口,這個人數不多,但是數量上,已經能俯視任何一個西方列強了。
許多事,不能一步到位,幸而,趙明赫還年輕。
而且他的第一個孩子,終于出生了,取名趙嗣。
由醫學院最優秀的一批畢業生照顧,等他健康地成長到三歲后,趙明赫將會把他立為太子。
而年關來臨之際,趙明赫卻沒有在京城與家人一起過年,而是督軍出關。
寧古塔,被沙俄攻破了,滿人投降,大興安嶺失守。
雞冠之地,豈能讓與外人!
只是,這一次,趙明赫不再是前線大將,而是坐鎮后方,總督三軍的一個旗幟。
歐洲的諸位列強,大家可看好了,他先打得我,這是自衛反擊戰,至于西伯利亞的那些礦產,咱一開始可沒想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