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武士們將效忠于明王殿下
- 乾隆年間,從海里游回來鐵血強宋
- 我料到你料到我了
- 2244字
- 2023-03-02 00:05:00
山東之地,泰半被毀,清軍之遺害,更甚于白蓮教。
數萬民眾被接到天津,從中選出數千青壯,經過短暫培訓后幫助守城。
剩余民眾則作為勞工,不斷建造深溝高壘。
他們是乘船直接通過渤海來到天津的,而富察的大軍,需要從山東繞著渤海從陸地上走來,所需要的時間要多得多。
原本,滿清的各地官員們都認為明賊不過是一時興起,天下還是大清的天下,可現在,浙江已失,天津也被占了大半,這些官員們,心思開始活躍起來……
比如安徽,不少漢官直接殺了滿洲同僚,宣布效忠明王。
一下子引起了滿洲皇帝最擔心的問題:滿漢對立!
一同共事的同僚,離心離德,不少滿洲官吏在同僚的眼中看到了殺意。
棄官而逃有之,表明心志有之,提刀反殺有之。
總之,半個安徽已經亂了起來,大家各自憑借手中的兵力互相砍殺。
趙明赫明明攻打的是浙江,結果深受戰亂的是安徽,真是離了個大譜。
他緊急征調數千部隊,配合一萬余民兵進入安徽,盡力穩住局勢。
讓福建地區的駐軍北上,協助浙江農會建立、政府建立、繳獲清點工作。
購買了大量浙江戰爭債券的福建商人,對此事非常上心,主動捐人、捐款、捐物。
許多浙江的商賈、土豪士紳們,都收到了來自福建的友人的信件,要求他們一定要配合明王的政策。
浙江建立統治的順利程度,讓趙明赫都有些吃驚。
安徽的混亂,讓不少有野心的人看到了機會。
皖西之地,出現多家起義,殺官造反,自號某某總兵,某某守備,打起明王旗號,并且派遣使者聯絡明王軍,表達效忠。
施瑜生氣的表示:“胡鬧,唯名與器不可假與人。這些人自稱的官職都太高了,不可直接承認。”
“所謂總兵、守備將軍之名,未經官府任命,皆是自稱。各種旗牌依仗、王命文書都沒有,真偽昭彰。若真的出現梟雄般的人物,總兵之職,余不吝惜!”
于是,趙明赫對那些人多賞財物、禮器,令他們配合明王軍攻略安徽,至于他們自稱的職位,既沒承認也沒反對。
隨后,江蘇不設防,輕舟過長江。
……
此刻,朝鮮之北,日本海上,一支龐大的艦隊從天際線出現。
“明王長史大人,打朝鮮,可是我日本的老傳統了。當年豐臣猴子兩次征調大軍進攻朝鮮,雖然被大明殺的大敗,但是為我們留下了十分豐富的資料。您看這一堆的山川海域圖冊,我們可能比那些高麗人更熟悉他們的國土。”
明王長史正是趙健,趙明赫稱王之后,任命的第一批明王府官吏之一,并且為明王在日本的全權代表。
當時,趙健已經禍亂整個京畿地區。
曹璧的支援不僅帶來半數的第二水師艦隊,還帶來了琉球王室的傾力支持的三千人軍隊、莎摩藩五百武士部隊。
大量農會經驗豐富的老人同樣隨行,他們將在日本建立農會。
但是,日本最嚴重的問題,不是正在吃不上飯的農民。
而是武士,數萬的下層武士,還有浪人,四十多萬的浪人。
武士也是士,日本學習中國,再結合本體特色形成的士人階級,就是武士階級。
與中原王朝那些死讀書的窮酸秀才不同,這些武士,不僅讀書習字,還必須練就一身砍人的本事。
出將入相算不上,但能文能武,確實與眾不同。
這些武士包括數萬底層吃不飽飯的在職武士,這些人深刻感受到階級壓迫,向上升職的通道幾乎被禁錮了,他們艱難地掙扎在溫飽線上,渴望變局的發生。
浪人,也就是未就業武士,更是窮的只剩下一把砍人的刀了,他們是官府一直頭疼的社會不穩定分子。
讀了書的人,就不容易安居貧困,他們有見識,有理想,有抱負。
更何況他們還有一身武藝,膽氣更是狠厲。
但是他們的理想、抱負,若要實現,只有兩條路能走。
外卷,或者內卷……
幕府發現,國外產生的思想,會威脅到他的統治,立刻開始閉關鎖國。
即使頒布了鎖國令,不少藩廳還在偷偷和洋人做生意,那些新式武器的存在,令幕府提心吊膽。
鎖國令,愈發嚴苛。
于是,幾十萬的武士階級只能內卷,但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他們要上去,必然會動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下層武士與上層的矛盾,就像一個堆滿燃料的火藥庫,隨時都有可能炸。
就像天地會天天喊‘反清復明’一樣,他們也天天喊著‘尊王攘夷’的口號。
這群侵略性極強的數十萬武士階層,只有通過倒幕運動,將現在這些上層階級清洗殆盡,才能打破他們身上的封鎖。
一旦這些內卷狂人掌握了權力,獲得了政權。
他們抬眼一看周圍,發現只有自己是學霸,其他人之間的競爭,就像是在擺爛。
內卷狂人就會變成外卷狂人,侵略、掠奪、征服。
他們是天生的不穩定分子,天生的戰爭狂人!
趙明赫十分眼紅這批武士,若是用得好,他們將是黃種人最鋒利的利刃。
閉關鎖國下,這幾十萬浪人,就是一盆沸水。
徒手端沸水,燙手。
所以,要戴手套,要讓沸水稍微冷卻一下。
現在的德川幕府太強了,而且德川家治不愿意做他的手套。
于是,趙健幫趙明赫換了一個愿意做手套的幕府將軍,德川宗政。
至于冷卻沸水,當然是戰爭。
幕府拉攏親近幕府的藩廳,與敵對幕府的藩廳做對了上百年了,雙方早就是你死我活的關系。
以前,幕府太強了,還能保持克制。但是新的幕府太弱了,甚至因為出身于御三家,其他兩個御三家天然的成為了敵人。
京畿大亂,進而就是天下大亂。
哪里有戰爭,哪里就有浪人的工作機會,他們紛紛涌向各領主的麾下。
甚至鼓動一些搖擺不定的領主,唇槍舌戰一番,讓他們下定決心發動戰爭。
京都上、下町居住著數十萬人,其繁榮度,甚至可以比得上杭州。
城高池深,攻城戰,趙健打不贏。
野戰,幕府將軍打不贏。
趙健令軍隊四處驅趕民眾,將他們攆進京都城,直到里面的守軍開始放箭驅逐民眾,不再讓他們進入后才停下來。
京都里面住的人太多了,糧食不夠吃了。
最后,幕府將軍宣布下野,向戰場上升官的明王長史投降。
“請你們善待我的百姓……”
“放心吧,日本將會成為大宋的藩屬國,這些百姓,也是明王殿下的子民,武士們也會在明王麾下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