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無杜解密
- 西施的傳說之浣紗遺夢
- 御馬道
- 5751字
- 2023-03-10 08:53:32
所有人都輸了,勾踐成了姑蘇臺上的唯一大贏家,得到了久違的越王劍和霸主信物“彤弓矢”,因為他的心情不錯的,自然也愿意遵守承諾,不再大開殺戒。
勾踐一面命文種收拾起越王劍和“彤弓矢”,一面命黑夫把西施和小鸕鶿的遺體裝進鴟夷子皮里,遵守西施遺囑,沉入太湖最深處,給西施和小鸕鶿娘倆一個永遠沒人打擾的水晶世界。
也同意由王孫駱給吳王夫差收尸,至于國葬的待遇自然被駁奪。
據(jù)守姑蘇臺上的吳兵被全體赦免,可以回家夫妻團圓,父子相親,一切安排停當,伯嚭也想跟著下山,卻被勾踐手下的“君子軍”攔下。
伯嚭見勾踐臉上有殺氣,滿臉不服,責問道:“大王剛剛答應(yīng)過西施,存好生之德,放走了所有吳兵,為何單單攔下我伯嚭不讓走?這不是違背誓言嗎?你是大王,該言而有信?!?
勾踐理直氣壯答道:“寡人答應(yīng)西施要行君子之道,存好生之德。你是亡君覆國的奸臣,不是君子該行道的人。寡人殺你理當不算違背誓言。只有不殺你,才有違君子之道。”
伯嚭于是被勾踐選擇性執(zhí)法,斬殺在姑蘇臺上,成為西施死后唯一保護不了的吳國臣民。
范蠡遠在闔閭大城外的秦余杭山上,他是越王勾踐火燒靈巖山的第二天得到消息,說越軍要火攻姑蘇臺。原來文種無法阻止勾踐燒山,生怕大火一起,玉石俱焚,西施有什么三長兩短無法向范蠡交代,所以當晚就派快馬急報范蠡。姑蘇和秦余杭山兩地相距遙遠,騎上千里馬也要十二個時辰會到。所以使者的急報到范蠡耳朵里已經(jīng)晚了一天一夜還不止。
范蠡聞訊魂飛魄散,急火攻心,難道他勾踐不知道西施就在姑蘇臺上嗎?怎么能如此魯莽行事?此番伐吳,志在必得,勾踐和范蠡雙方心知肚明,大家的共同目的是要滅吳興越,但范蠡有個個人要求,要接回西施,夫妻團圓。你越王勾踐現(xiàn)在已經(jīng)勝券在握,干嗎還要“玩火”?這是完全無視西施的死活!范蠡百思不得其解,必須向勾踐問個明白,希望能阻止勾踐的魯莽之舉。
當晚范蠡就把部隊托付給計倪,自己一個人駕駛戰(zhàn)車直奔姑蘇臺而來。很可惜,等他趕到姑蘇臺時,早就塵埃落定,姑蘇臺已經(jīng)人走臺空,只剩下滿地變黑的血污。越王勾踐已經(jīng)帶著越王劍和“彤弓矢”回越國都城山陰,“富貴而不歸鄉(xiāng)里,如衣繡夜行”,向越國的父老鄉(xiāng)親顯霸去了。只有大夫黑夫帶著一支部隊鎮(zhèn)守在斷垣殘壁的姑蘇城,維持秩序,防止吳軍的殘余卷土重來。
黑夫聽說范蠡到了,急忙上姑蘇臺找到范蠡,把那只漂亮的陶瓿交到范蠡手里,把幾天前在姑蘇臺上發(fā)生的事告訴了他。一聽說西施已經(jīng)香消玉殞,尸沉太湖,范蠡如五雷轟頂,悔恨交加,這時才知自己上了勾踐的當。勾踐鷹目狼背,是個能同患難,不能同享福的小人,自己和文種兩人早就有定論,心里一直防著他,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他會這么快就動手,現(xiàn)在反思,其實在指派范蠡攻打闔閭大城的時候就心存險惡,而自己竟然茫然不知,終于大錯鑄成,噬臍莫及。
一切都完了,范蠡十五年艱難困苦的煎熬變成黃粱一夢,他的精神支柱瞬間崩裂,范蠡變得如癡如癲,獨自一人在姑蘇臺上胡言亂語起來,一會兒責備勾踐無情,一會兒責備自己無能;有時仰天長嘯,有時捶胸大號。最后竟然真瘋了,不相信西施已經(jīng)死了,抱著西施留給他的、作為下輩子見面時的信物的陶瓿,傻坐在姑蘇臺上白天等、晚上等,要等西施遠去的芳魂歸來和自己團圓。
范蠡枯坐在姑蘇臺上不吃不喝,只等西施歸來,無論山下城中的黑夫送來什么珍饈佳肴,全都視而不見。這明顯是要絕食而死,黑夫眼睜睜看著卻束手無策。挨到第三天,范蠡已經(jīng)餓得皮包骨頭,氣息奄奄,最后連眨眼皮的力氣也沒了,只有手中西施給的陶瓿還緊緊攥著,那也是美好想象起的作用,生怕到了另一個世界,和西施見面時“相逢不相識”。黑夫唉聲嘆氣,只好等著給他收尸。
沒想?yún)s“天有不測風(fēng)云”,情勢急轉(zhuǎn),第四天中午,范蠡的救星來了。
范蠡的救星名叫無杜,此人在幾十年前是越國神巫,吳越槜李之戰(zhàn)時,受命占卜,結(jié)果意外看出西施的三幅命運圖,成為一生絕筆。此時的無杜快一百歲了,已經(jīng)被越人輕視很多年,占卜是門智力活,更是門氣力活,巫者一旦到了行動不便、精力不濟的時候,鬼神不理,自然狗屁不是,該有自知之明及早遁世。如今的無杜就隱居在會稽山上,靠著徒子徒孫的接濟安度晚年。神巫無杜幾天前得知西施已經(jīng)喝毒自盡,命歸五湖,大吃一驚,這事兒不可能呀!他給西施看出的三幅命運圖是他的封山之作,也是他這輩子最為自傲的扛鼎之作,怎么可能出錯?西施最后的結(jié)局應(yīng)該是和范蠡一起逍遙自在,泛舟在一片茫茫湖海之中,怎么會是服毒自盡尸沉湖底呢?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無杜為了證明自己封山之作的正確性豁出去了,特地趕到姑蘇臺來求證。這是關(guān)系他名譽的大事,不見棺材不掉淚!他已經(jīng)行動不便了,只能靠一幫徒子徒孫背著抬著來,行進速度緩慢,所以花了五天時間才從會稽山走到姑蘇城。
黑夫見神巫大人到,不敢怠慢,弄清無杜來意后,就陪著他老人家來到西施自盡之地實地考察。
一登上姑蘇臺,恰好看到范蠡捧著陶瓿靠在臺階上奄奄待斃,登時一臉驚詫。這陶瓿本是他無杜的寶貝,被伍子胥給巧取豪奪走了,伍子胥死后此寶下落不明,現(xiàn)在怎么落在范蠡手中了?忙問緣由。范蠡已經(jīng)不會說話,置若罔聞。黑夫有敬老尊老的好德性,見無杜又老又可憐,就把西施喝了瓶中的毒藥而死,現(xiàn)在把它送給丈夫范蠡做信物等等啰嗦事細說一番。
無杜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錯了!錯了!這瓶子里裝的哪是什么毒藥?乃是老夫特制的神藥‘逍遙散’,喝下以后,長則逍遙七天,短則逍遙一天。這西施若是喝了這陶瓿里的東西,哪里會死呢?這是逍遙去了??彀牙衔姿偷轿魇炃?,老夫要親自開棺叫醒她。”
無杜這話一出,石破天驚。其力度簡直可以讓歷史改變方向。
黑夫還沒反應(yīng)過來,已經(jīng)快餓死的范蠡突然跳起來,一把拉住無杜的腳踝,連連叩頭,說道:“無杜大人,愿你說的是真話,句句是真話。范蠡跪在這里求你了。”
無杜連忙扶起范蠡,說道:“當然是真的,老夫怎么敢欺騙范大夫?這陶瓿就是老夫之物,專門用來裝‘逍遙散’的,后來被伍子胥仗勢欺人搶走。范大夫要是不信,可以看底部,那里有個蝙蝠吻,是老夫燒陶時留下的記號。”
范蠡看瓿底,果然有個鮮亮的蝙蝠吻。如此說來老眼昏花的無杜說的完全是真話,西施喝下的不是毒藥而是麻藥。范蠡活過來了,不但有了眨眼睛的力氣,還能哭了。眼睛里又來了水,熱淚滾滾,跪倒在地,又拜天又拜地,還拜無杜老巫。
黑夫驚訝道:“這么說來,竟然是伍子胥未卜先知,想救西施一命。怎么可能?伍子胥時時刻刻都在暗算西施,現(xiàn)在竟想救她,真是出鬼了?!?
黑夫當然不知道西施當年曾經(jīng)讓伍子胥家免遭滅族之災(zāi),伍子胥為人快意恩仇,有仇不報,有恩必復(fù),他不想白白受西施的大恩,所以臨死前想出這一招來報恩??磥砦樽玉闵袼阋稽c不遜色于神巫無杜,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無杜說道:“如今說伍子胥救了西施一命,為時尚早。不知西施下葬湖底已經(jīng)過了幾天?要是超過七天,老夫不能保證她還能活著。一旦醒來,沒有吸到新鮮空氣,必死無疑?!?
細細一算,黑夫把裝著西施和小鸕鶿的鴟夷子皮丟進太湖已經(jīng)進入第七天,離天黑還有三個時辰,要是在天暗時不能在湖底撈起鴟夷子皮,西施醒過來吸不到新鮮空氣還是得死。伍子胥等于沒有報恩,范蠡依然還將絕食而亡,而無杜也很慘,他人生最后的封山之作就是最大敗筆,神巫無杜永無翻身之日。
越人在太湖邊駐扎著水軍,有龐大的戰(zhàn)船,也有輕捷的快船。黑夫一手扶著無杜,一手拉著范蠡,急忙登上快船,直奔太湖深處西施的水葬之地。
太湖東面有個叫平臺山的小島,小島附近的水底有一道長溝,為太湖最深處,約有五六米深。黑夫以前常在太湖上行走,對這里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西施臨死前囑咐黑夫要把她水葬在最深處,不希望有人來打擾,這條水底長溝自然是最理想地點。關(guān)鍵是這條長溝有五六里長,黑夫當時萬分悲傷,魂不守舍的,把鴟夷子皮沉入水底后,只是記得個大致方位,根本沒有心思去記住準確位置,誰會想到裝在鴟夷子皮里的是大活人,以后還要打撈出來呢?
煙波浩渺,佳人何處?黑夫后悔莫及,又無可奈何,只能大海撈針,帶了幾個手下鉆到水底下東摸西摸碰運氣。
眼看天色漸晚,神巫無杜說過的時辰就要到了,還是沒有一點線索,大家都慌了。西施和小鸕鶿一旦醒來,呼吸不到空氣,連一刻鐘都活不了。范蠡心亂如麻,可又毫無辦法,只好跪在船頭對天禱告,發(fā)下重誓,如果蒼天有靈能幫他找到裝著西施的鴟夷子皮,他愿意從此廣積善緣,救助失去父母的孤兒一千、失去丈夫的寡婦一千、失去妻子的鰥漢一千、失去兒女的獨老一千。若是違約,愿遭五雷轟地之災(zāi)。
范蠡不考慮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為了找到心愛之人發(fā)下毒誓,這四千個孤寡鰥獨的可憐人哪里是一個潔身自好的清官能救得了的?沒辦法,只能棄官經(jīng)商,賺錢養(yǎng)人。這也成為他后來做大做強生意、最終成為普濟眾生的陶朱公的原始動力。誓言不能忘,否則必遭雷劈。
也許真的是蒼天有靈,范蠡的禱告起了作用。在漸漸濃重的暮色中,范蠡突然看見前方的水面上飄著一根豎著的木牌,上面依稀可見寫著字,顯然是個水上路標一樣的物件,急忙劃船上前查看,原來寫在木排上的不是地名水名,竟然寫著八個能“活死人、肉白骨”的蠅頭小篆:美女西施沉湖之處。
原來七天前黑夫水葬西施和小鸕鶿的舉動,恰好被附近捕魚的幾個漁夫看到,這些漁夫都是吳人,他們感念女神西施的救命之恩,所以一等黑夫的船離開,就馬上在西施沉湖的水面上豎起一個船槳做標記,以便每年的這一天,也就是西施母女的忌日,來這里燒錢燒香祭拜恩人,不會來錯地方找錯神。剛剛一個時辰前,請有文化的人在船槳上寫了字,成為西施女神正式的水上墓碑。
范蠡不知情,自然以為這是自己的禱告起了作用,上蒼怎么會騙你呢?西施的沉湖之處非此莫屬。急忙命黑夫帶人下水搜尋,果然不用半刻鐘,裝著西施和小鸕鶿的鴟夷子皮被黑夫抬到船上。
范蠡一顆心蹦到嗓子眼,嚇得渾身顫抖,不知道接下去將發(fā)生什么大事,連解開鴟夷子皮的力氣都沒了,還是老眼昏花的無杜膽子大,畢竟是游走人鬼兩途的神巫,迅速揭開鴟夷子皮,這才讓西施和小鸕鶿的面目重見天日。
外面的世界亂作一團,西施和小鸕鶿娘倆躲在鴟夷子皮里渾然不覺。兩人面色紅潤,神態(tài)安詳,緊緊依偎在一起,跟平時睡覺沒兩樣。
范蠡伸手試探著摸了一下西施的手指,西施被擾,突然皺一下眉頭,睜開了眼睛,隨即小鸕鶿也打著呵欠,睜眼醒了過來。
西施雙眼游走一番,一下子盯上了范蠡,淚如雨下,囁嚅著說道:“范郎,你終于來了。讓我等的好苦!”
范蠡跪在地上連連叩頭,說道:“西施,你讓我找得好苦?!?
夫妻馬上相擁一處,依戀難舍。
悲傷過去后,自然是心花怒放,開心的不得了。
只有小鸕鶿很不滿意,這里的人沒一個她認得的。
小鸕鶿瞪著西施說道:“姨你騙人!這里沒有我娘。”
西施不知如何解說才能讓小鸕鶿明白眼前發(fā)生的一切,只能繼續(xù)騙人,說道:“你娘不讓我們進門見她,把我趕出來了。說我還沒帶你去你外婆家,你不能見他。”
小鸕鶿問道:“只有去過外婆家才能見到娘?”
西施笑著說道:“你娘就是這個犟脾氣,我也沒辦法?!?
小鸕鶿只好順從,說道:“那就快帶我去外婆家?!?
西施活著,就能恢復(fù)神巫的名譽,無杜很開心,帶上徒子徒孫立馬回到越國,在會稽山上向越人鄭重宣布了西施還活著的重要消息。
無杜如愿以償,重新登上神巫的寶座,信徒云集,會稽山成為巫者圣地。
卻給后世留下無窮后患,“越人好鬼魆”從此進入史冊,這個污點盡東湖之水也難以洗清。
無杜才走,文種來了。
文種得知范蠡在姑蘇臺上絕食,知道西施自殺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死志已決,無力回天,只能仰天長嘆、暗自神傷。但兩人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摯友,有義務(wù)在范蠡死之前看上一眼,安慰幾句,聽聽他的遺言,于是千里迢迢趕到姑蘇。
誰知一到姑蘇城,才知西施是詐死,竟然被救了回來,當然是一百個開心,西施活著,他范蠡還肯自殺嗎?從此只怕成了怕死鬼,指望著長生不老,永遠陪著西施美女。
一路上準備的所有安慰范蠡的話沒用了,可以丟進太湖去喂魚。但是他接下去要和范蠡探討的話題并不輕松,同樣是事關(guān)生死禍福。
文種說道:“西施死而復(fù)生,傳到越王耳朵里,必然不肯善罷甘休。范兄在越國是不能呆了,不知意欲何往?”
范蠡答道:“西施之命是我在上蒼面前用重如會稽山的誓言換來的,我必須履行自己的誓言,不然禍不可測?!?
范蠡把尋找西施的神奇經(jīng)過細說一番,當然最值得一說的是他在船上許下的誓言,他范蠡負擔很重,必須養(yǎng)活四千個孤寡鰥獨來完成和上蒼達成的這場交易。
范蠡知道自己說的話不久后會一字不漏進入越王勾踐耳朵里,他這是在暗示勾踐,西施活著是上蒼的意思,你勾踐敬重鬼神,敢和上蒼過不去嗎?所以日后千萬別找西施的不是!同時也是明確表示,自己不能在越國做官了,滅吳興越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再見吧,該去掙錢養(yǎng)那四千人的可憐人去了,不然必遭天譴。
文種當然明白范蠡的意思,只能給其祝福。只是心里太難受,兄弟一場,說好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xiàn)在大功告成,卻要分道揚鑣,以后在越國再無知音,心中的孤獨凄苦難以言表,文種灑淚了。
范蠡看著不忍心,說道:“兄弟不才,斗膽相勸,你還是急流勇退,找個機會離開勾踐的好。此人鷹目狼背,不是個善類。有難時只想著大家分擔,有福時只想著一人獨享。這種人侍候不起。有道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兄弟切記?!?
文種黯然道:“兄弟的話我何嘗不知?只是我文種玩九術(shù)玩過了火,已經(jīng)把自己的歸路斷了。五天前,勾踐在宮中大辦筵席,慶賀得到了越王劍和‘彤弓矢’。勾踐喝得大醉,當眾褒獎我的‘九術(shù)’神功,九術(shù)本有九招陰謀,現(xiàn)在只用了三招就亡了吳國,估計再用兩術(shù),定能把霸主之位搶到手。現(xiàn)在九術(shù)之書就藏在他的枕頭里,你說這勾踐是在贊我還是損我?”
范蠡大急,說道:“顯而易見,勾踐就要對你下手,你還是跟著我一起走吧!”
文種搖頭,說道:“我的九術(shù)是個見奶就是娘的雜種,能幫勾踐收拾夫差,也能幫著別人收拾勾踐,勾踐心知肚明,豈能讓我拂袖走人?我如果走了,勾踐會不遺余力追殺我,我老婆孩子跟著我遭殃,也難逃一死。我如果留在勾踐身邊,雖然自己小命難保,但可保我家人無事,我的子孫可以安享太平富貴。我何樂不為?”
范蠡這才明白,文種明知前途兇多吉少,但他為了自己的子孫后代考慮,必須留在越國、留在勾踐身邊。這是為子孫后代留后路。既然這樣,你范蠡還有什么理由勸他逃命?勸他逃命,等于勸他去冒斷子絕孫的風(fēng)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君子絕不做斷種之事。
范蠡無語了。
兩人在胥江邊灑淚而別,不知道這輩子是不是還能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