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位大哥。”方姝拱手行禮。

“是小兄弟你啊,要買獵物嗎?”

“正是正是,大哥貴姓?”

“免貴,我姓李。”

李是國姓,姓李的真多呀。方姝指了指地上的野狍子。

“李大哥,我想要這狍子,又不會分割,該如何買?”

大漢眼直了半天,撓了撓脖子,說:

“不知。”

誒嘿,這個憨憨。

方姝又問:“大哥家住哪里?”

“我家住李相村。”

“李相村在哪里?”

“出鎮子西行十里左右。”

“這樣吧,李大哥。您先稱重算賬,我付錢。還是寄放在您這,我買完東西回來再取可好?”

“行啊行啊。”大漢連連回道,笑得見牙不見眼。

稱重算賬,付了全款,給了大漢四兩另一百一十文。

方姝轉身去了賣酒的鋪子,買了十斤老酒。在雜貨鋪買了五斤紅糖。在茶葉鋪買了二斤茶餅,也不知好壞,價錢是不低呀。又去米鋪買了細麥面二十斤。

茶與酒包在一起。面與糖包在一起。放進背簍。三十七斤(現代約60斤),古代計量單位可是“半斤八兩”哦。方姝嘿嘿嘿,捂嘴笑。

又回到集市,見大漢的獵物還剩下大半。方姝有點急,就想幫著賣吧,還能咋整。

把自己剛買的物資倒騰到大漢的筐里,又往背簍里放了三只兔子三只野雞,五只鵪鶉,問明賣價,說我去給你賣貨,背起就走。

還是要去薅李掌柜的羊毛。

到了濟世堂,見了李掌柜的也不客氣,直接推銷。

“李老伯,我大兄的獵物太多,一時賣不出去,這不又來找你老幫忙。”

“小友啊小友,我除了買幾只,還能幫什么忙?”

“我有吃食的方子啊,您有沒有熟識的酒樓的掌柜?我是獵物和吃食方子同時賣。

這個鎮子上,我就最信任您老人家不會欺我,就拜托您了。大兄打獵不易,天氣漸暖,獵物不易存放。”

李掌柜的老眼一亮,忙吩咐伙計,去請福滿樓錢掌柜的過來一敘。

不多時,一個胖噠噠的中年人到了濟世堂,李掌柜帶著方姝接出門外,寒暄已畢,指著方姝,進入正題。

“這是我的一個忘年小友,他大兄善打獵,錢老弟收不收野味?我這小友頗有些料理食材的方子,你是要還是不要?”

錢掌柜翻看獵物,點頭問:

“除了這些還有什么?”

“還有野羊和狍子,還有一只小野豬,大約有一百多斤。”

“小友會什么方子?”

方姝想了想,那就太多了,唐代的飲食沒有進化到有炒菜,吃羊不吃牛,多效仿胡人的吃法,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肉類要么烹煮之后,用小刀削著吃。要么就是烤炙或者蒸熟。

西安這個區域多喜面食,餅(餃子也是餅),餛飩燒賣,面條類等。蔬菜種類也不多,芹菜,秋葵,菘菜(就是白菜)等。

想罷多時,就說:

“紅燒、糖醋、香辣幾乎適用于所有肉食,另有孜鹽羊肉、麻辣兔頭、大盤雞、小雞燉蘑菇、人參雞湯、鵪鶉也可燉湯。

蒸煮出來的羊肉,蘸料可以用韭花、辣椒醬、燒烤料。

魚類也可清蒸、水煮、紅燒、糖醋或做酸菜魚。

另有其他蔬菜、豆腐等菜譜。

要說整套的方子給萬金都不賣的,這是我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錢掌柜的想要家常菜的方子還是可以的。”

李掌柜的忙忙的表明,買了方姝的藥膳方子,價格幾許,效果如何。

李掌柜的急忙把簍子里的獵物都買了,又央方姝下廚整治,方姝答應,遂吩咐收拾清洗干凈,兔子切丁,野雞放蔥姜老酒焯水煮熟雞胸和雞腿,鵪鶉也清洗干凈準備參須待用。

就帶了錢掌柜的找虬須大漢買獵物去了。大漢樂得呲著大白牙,挑著留給方姝的狍子和酒糖茶等物跟來了濟世堂等候。

方姝到了后廚,果然廚娘收拾得很是干凈。

先動手做了香辣兔丁,調好味道,燉著。

又仿照人參雞湯做了鵪鶉燉參須。野山參藥效大,方姝是詳細咨詢了李掌柜的才確定了用量。

野雞肉熟爛。用辣椒丁、大蒜碎、芫荽(香菜碎)、醬油、陳醋、香油調汁,雞肉撕成絲,嘗了咸淡合適,又放了少許糖提鮮,拌勻,撒了芝麻。花椒榨油,撈出花椒,倒入熱油砰香。

囑咐了廚娘看鍋。兔丁要收汁后再出鍋。鵪鶉煮湯大約多久出鍋,需小火燉,要如何撇出油脂。

又跟李掌柜交代清楚,說可以和錢掌柜的盡情享用美食,今天還有要事,方子的事改日再談。

就和虬須大漢一起走了。

出了鎮子,走了一里多路,就是個岔道口,向北是曲江池鎮,往南是武家坡,大漢家應該是往西略偏北。到了路口,大漢自動停了,看著方姝,也不說話。

誒嘿,真是個憨憨。方姝也不出聲,漢子急得面紅耳赤。方姝就不逗他玩了。

“李大哥,你看這樣行不行,我跟著去你家,你把這野狍子幫我收拾了,頭蹄下水和皮子我不要,我只要肉和骨頭,可好?”

“小兄弟,這皮子值錢嘞。可以賣了,還可以做靴子。”

“哦?那好,皮子我要,大哥你會熟皮子嗎?不處理好的,我還是要不了。”

“我會的。”

狍子是三十七斤多,方姝買的東西也是三十七斤(我就不告訴你我是故意的)。

大漢一米九的大個,手長腿長,挑著兩個籮筐走起來大步流星的,這也是個練過的。

方姝一溜小跑,幸虧她練過,否則真追不上啊。

就這樣還嫌棄方姝拖后腿,非得要方姝坐進籮筐,挑著她走。

行吧,姐還沒練輕功,跑不過你。方姝確實想坐籮筐體驗一下。

倒空一個籮筐,另一個加上大漢買的雜物,也有百十來斤,倒也平衡。

方姝坐在籮筐里,上上下下忽忽悠悠,大漢手扶著扁擔鉤住筐的位置,左右前后搖擺的倒也不厲害。

一路上方姝問,大漢答,家有幾人,村長是誰,族長是誰,里長是誰?問的清清楚楚,答得明明白白。

大漢家里還有寡母和兄弟。他老爹也是獵人,已經沒了,兄弟是個讀書人,才十三歲。

村長是村里另一家族的族長,姓周。里長就是他們李姓的族長。村子里也有其他雜姓,但不多。

方姝就問,有沒有姓方的?

還真有!不錯吆!

十里地不到一個時辰就進了村子,方姝點贊,強人,服!

方姝叮囑大漢,若有人問她是誰,就回說是方兄弟。大漢照做。

不一會就進了李家,進院大漢就喊:

“娘,我回來了。有客人來了。”

“是誰呀?”一個打扮利落的中年婦人走出屋來,看著方姝正暈暈乎乎地從筐里往出爬,就說:

“誠兒又冒失了。”

連忙扶了方姝一把。

方姝拱手行禮,問大娘好。

大漢讓方姝坐在院里的方桌旁,先緩一緩,就拿了買的東西進屋跟老娘交割去了。

不一會娘兩個就一起出來了,婦人就謝方姝:

“我兒嘴笨,不善言辭。多謝小哥援手,讓我兒的獵物多賣了銀錢,沒有剩下,還搭了酒樓的路子,都是小哥你的功勞,可讓我咋謝你呢?”

“我來大娘家,一是求李大哥收拾狍子,二是也有事相求。”

說著拿出面與糖,遞給婦人。

“也不知大娘家缺啥,就買了細面和紅糖,不成敬意。”

婦人手足無措:

“應該是我給小哥謝禮才對。誠兒,一會看看方小哥喜歡什么皮子,給他拿幾張。”

方姝連說:

“不用不用。大娘,李大哥,我確實有事相求。

我名方姝,是個孤兒,不知父母是誰,不知年齡幾何。是爺爺把我養大的,也不是親爺爺,但隨了爺爺的姓。

我和爺爺居無定所,破廟也住過,山洞也住過。爺爺前年就過世了,只剩下我一人。

從未登記過戶籍,成了流民。想去長安城里,也進不去,怕被抓了當兵,我這小體格,也扛不住折騰。

聽聞李家族長就是里長,想讓大娘和李大哥想個辦法,看能否登記入戶。也有個正經的戶籍。辦個路引,去哪里都方便。”

看著母子兩個互相瞅了瞅,犯了難。

要不說這事難辦呢,古人實行連坐制。一人犯罪,全族或者全村都受連累,或抄家流放,貶為庶民。或坐牢甚至被連累斬首。

重新入戶籍,至少得五名德高望重的族老做保。問題是都不了解方姝,誰敢輕易做保啊。

方姝又從懷里掏出《佰草集》,說:

“爺爺教我識文斷字,我會采草藥,并因此結識的濟世堂李掌柜,李掌柜又引薦的福滿樓錢掌柜的。

我雖然讀書不多,禮義廉恥都懂,爺爺也讓我做個好人,絕不作奸犯科,連累他人。我可以發毒誓。”

古人信因果輪回的,誓言輕易不敢發的,發過的誓言必須踐行,否則怕有報應。

古人又多重信義,方姝與李家有恩,幫李家清銷了在冰室存了快一冬的獵物(山區多缺水,村人冬季會在地窖儲冰)。

李家有三個孩子,老大李誠二十一歲尚未娶妻,妹妹李燕十七歲已經出嫁,小兒子李信十三歲因讀書是個吞金獸,能花錢。李大娘也才三十七歲,古人是真顯老啊,壽命也短。

所以方姝的幫忙就幫在點子上了,李誠木訥,獵物十次有八次賣不完。賣不完的通常都是大的獵物(所以家里才存有皮子)。因烹飪技術有限,野味在酒樓也并不怎么受寵。

小獵物每個最多也就賣一二百文,并不能攢下多少錢。今天的收入是前所未有,李家母子倆才面現兩難之色。

李大娘沉吟了許久,才下決心說:

“我帶你去族長家,我家可以給你做保,方小哥,再多也就不能了。”

方姝心里一松,有機會就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新源县| 临清市| 奉化市| 明溪县| 米易县| 万年县| 峡江县| 辽阳县| 包头市| 东乌珠穆沁旗| 铜梁县| 荆州市| 巍山| 余庆县| 景德镇市| 黎平县| 遂昌县| 高陵县| 巴林右旗| 上饶市| 包头市| 武冈市| 岳西县| 林周县| 松原市| 全州县| 沙河市| 淅川县| 衡山县| 隆安县| 息烽县| 孟村| 寿阳县| 太和县| 安龙县| 西城区| 健康| 曲水县| 东莞市|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