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

  • 我在大唐謀長生
  • 容靜寧
  • 3658字
  • 2022-12-24 07:05:00

第二天午后,方姝來到采摘過靈芝的松林,距離東門挺遠的。

按照原來探好的路徑走,繞了個大彎。方姝進林子,找了一棵高大的樹,蹭蹭蹭爬上去,站在最高的枝頭,顫巍巍的。

分辨了方向,找到沁園所在的山頭,目測直線距離,不近,但總比繞著彎走要近一些。

決定回去的路線走直線距離。再說了,自己地毯式搜刮,原路徑附近沒啥好東西了。需得開發新區域。

這片松林很大,原來方姝搜索的區域一直在邊緣,邊緣再靠里面一些,安全感數值太低,不敢造作。

現在的方姝能爬樹,手腳有力,動作靈活,“武功”不是白練的,心里的安全感指數提升,可以再往林子里再深入一些。

說干就干,方姝又開始地毯式搜索。

大雪過后,腐木上能采摘的東西還是那么完好,地上的已經完全不能看了。架不住多呀。又從無人采摘過。

菌類的繁殖能力方式是裂殖,無性生殖的一種,母體分裂成一個兩個無數個,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速度是極快的。

方姝專門對《佰草集》上的靈芝分類做了仔細研究。圖片、文字對照著強記。青芝、赤芝、黃芝、紫芝、白芝、黑芝的生長環境,外部特征,藥效等大致心里有數。

蘑菇的分類藥草書上沒有,也僅限于方姝原有的認知了。香菇金針菇平菇猴頭菇松樹菇羊肚菌雞腿蘑等等這些了。不認識的可不敢采摘呢。

方姝收獲的巨大的,森林深處,雜草很少,地上滿是落葉,枯木腐木很多。大小動物都沒怎么見過,松鼠照例是有的。

赤芝數量是最多的,其次是猴頭菇,黃芝也有上百朵,黃白色很是顯眼。帶的布口袋都裝滿了。

馬蹄狀的白芝是單生的,不像別的菌類排排站。但是個頭大呀。顏色白,略發黃。普通大小的風干透了也有一二斤。最大的有十多斤。讓方姝很是懷疑,這是不是啊。

這是從未開發過的原始森林啊,資源極其豐富。靠這片林子過一生,都是沒有問題的。

背簍已經滿了,四個袋子也滿了。體積大,背包羅傘地,也沉啊,方姝覺得自己貪心了。

心里一邊念著戒之慎之,一邊又感覺已經興奮到麻木。自己這運氣,杠杠地,平常心啊平常心。

不努力,怎么會有好運氣呢。山珍就在這兒,洞府也在這兒,不找怎么會有。機緣不會憑空就有的。

方姝也在這片大山里輾轉了半年有余了,外圍的東西能糊口,內圍的東西能發財,但得冒險啊。

面對未知,惶恐、忐忑、試探、小心翼翼,這種心路歷程,沒人能感同身受。

回沁園的路,方姝時時分辨著方向,開發出一條新路線。路上的見到的珍品還是收入囊中。用韌性十足的草莖捆著一串串。其他的做好標記。

問:遇到野獸怎么辦?

答:扔了東西跑唄。命值錢。

問:為啥你沒遇到呢?

答:食物鏈懂不?森林深處陰暗,不適合食草動物,食肉的跟著食草的。

你忘了,還有熊大嘞,這里應該還在它的勢力范圍吧。

再說了,我規劃的路線也是遠離小動物們的。遇不到猛獸是我大聰明會規避風險。

問:行吧,我不問了。問就是你厲害中不?!

方姝得意的笑。

回到沁園的時間還很早。收拾歸納物資,木耳放一大包在背簍里,猴頭菇六個,黃芝五個,都干干的。明天去鎮上,賣了換糧食。

方姝不缺錢,銀子的購買力是很強的。還是優先解決戶籍路引問題是重中之重。這個問題不解決,真的就會被困于一隅之地,不得動彈。

多想無益,憑空找不出辦法。還是去鎮上,了解一下唐代的戶籍制度,看看有無漏洞可循。

第二天中午時分方姝才來到鎮上。早上蹲馬步時入定時間有點久了。醒來時估計得有九點多了。急急忙忙吃了飯,幸虧現在腳程快,按普通人的速度,怎么也得午后能到。

還是直接找李掌柜的,交割了貨物。獲銀三十六兩另八百多文。方姝要了三張十兩的銀票。零星的要了碎銀和銅板。

李掌柜再次見到方姝很是興奮,直說方姝是他的貴人。

開發了新藥材新食材,受到了總店的嘉獎,提升有望,想回到長安的總店都是可以的。

李掌柜的決定還是留在曲江池鎮,這里距離長安城并不遠,但在這兒可以拿到第一手藥材資源啊。

何況還結識了方姝,這個寶藏男孩的東西和才學需要進一步挖掘,要加深和牢固住交情。

李掌柜還惦念著方姝的菌類滋補湯,方姝表示下次寫好了方子,烹飪方法一并奉上。然后開始套話:

“李老伯,近期我大兄要去走鏢,我自己去長安城里還有些惶恐,想問老伯,去城里需要注意些什么,有無禁忌的地方?

每回大兄都是把我放在書肆,不許走動,然后他再接我。”

“小友要去長安城里有何要事?想去何地?當天去當天回還是要住宿(xu)?”

“主要還是買書,您贈我的《佰草集》紀錄的有限,我想買紀錄得更詳盡的書。

另外還有一事,小子也喜歡練武,進山也不能全然指望大兄,我也得有自保之力。大兄剛猛的路子不適合我,我想找適合我的武師傅。”

方姝也算實話實說。

李掌柜想了一想,醫書和會武的師傅,他還是能夠幫忙的。

“醫書和武師傅,老朽可以幫忙。你想要什么書?武師傅也可以推薦一二。”

“有勞李老伯,小侄先行謝過。”方姝趕緊站起身拱手道謝。

“可是呢,我不知都有什么書,我需要什么書,我還是得去看看。我的方向還是識別和炮制草藥。醫術暫時不考慮。”

“老朽明白小友的意思了,我這邊也幫你搜集。”

“那您能說說長安城里的治安情況嗎?”

對于方姝時常冒出的新詞,李掌柜的心里雖然驚奇,但也不覺得難懂。就回到:

“我朝沿用古制,實行宵禁制度,防夜亂。宮城門及皇城門鑰匙,每去夜八刻出閉門,二更二點進入。京城門鑰,每去夜十三刻出閉門,二更二點進入。僅上元節一日,才取消宵禁,夜里也可在街上游玩。此其一。

其二,罷黜宮市,防權貴。

其三,強制鎮壓,防暴徒。是防浪蕩子和紈绔子弟危害百姓制造暴亂。

其四,收編入軍,防閑散之徒。就是對一些閑散之人、游手好閑之徒,以流民的身份加入軍隊,隨軍打仗,為國家所用。

其五,戶籍制度,防流民。各地百姓,統一登記,戶部入檔。”

為了防止流動人口,唐朝創造了非常精細的戶籍制度,讓各地把百姓的情況都做登記,記錄戶主的姓名、年齡、性別、身份(士農工商)、家庭、階級(士族、寒族)。記錄戶主家庭農田和房產。記錄戶主的住處以及家庭成員。由戶部統一入檔。

唐代分人戶籍,以年齒大小分為黃、小、中、丁、老五種。“凡民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

在戶籍的統計方面,也是自下而上進行的。由鄉里先行統計本鄉人籍,上報至縣。縣整理匯集后上報給州,最后由各州呈報給戶部統一造冊。

除了年齡之外,唐朝的戶籍還分為“編戶”和“非編戶”。編戶就是有自由、有正當權利的自然人。非編戶只能依附于編戶,不享有民眾的待遇。

這些人通常是奴婢、雜役等社會地位低下的人,樂師、工匠卻也屬于非編戶,時下重生產的風氣使然,他們的技藝被認為是“奇技淫巧”。

在錄戶籍時,不僅要登入人的名字住址等基本信息,還要登記身高、樣貌自己身上的明顯特點以便官府識別查證,這個叫做“貌閱”。

另一個重要的項目是檢查課役戶與非課役戶。

課役指的就是此人能否從事徭役與上交賦稅。里正一般到每家每戶去,從年齡、身體狀況等方面來判定,然后將其標定為課役戶或者非課役戶。

除此之外,如果此次戶籍統計與上次有所差別,例如生、死、逃等,還要驗證并加以標記。

除此之外,田產、房屋也是戶籍登記的內容。房屋由于可以隨時拆毀和新建,因此重點主要是田產。核查時會檢查畝數、位置,還會標明其分類如永業田、口分田等。

“凡里有手實,歲終具民之年與地之闊狹,為鄉帳。鄉成于縣,縣成于州,州成于戶部。又有計帳,具來歲課役以報度支。”

最基層的戶籍統計組織是“里”。有句話叫做“皇權不下縣”,在唐朝正是如此。

由于唐代的地方官職最低只到縣一級,所以里正等人員都是縣令雇傭的編外人員。

而里正就是戶籍編造時的實際執行者,“里正之任,掌案比戶口,收手實,造籍書”。

“諸戶籍三年一造,起正月上旬,縣司責手實計帳,赴州依式勘造。鄉別為卷,總寫三通。

其縫皆注某州某縣某年籍,州名用州印,縣名用縣印。三月三十日納訖,并裝潢一通,送尚書省。州縣各留一通。所須紙筆裝潢,并皆出當戶內口,戶別一錢。

其戶每以造籍年預定為九等,便注籍腳。有析生新附者,于舊戶后,以次編附。”

就是唐代的人口普查三年一統計,縣里統計完自己留一份,再做一份裝訂好后蓋上印上交,州里也是如此,一直送到戶部。

唐朝時期的人員出行較為嚴格,如果想要到另一個城市,需要在自己所在地辦理一份蓋有官印的通關文書,每抵達一個城市就需要當地在這上面蓋章,這就是路引。“路引”說白了就是離鄉證明。

路引制止了罪犯的四處逃亡,只要官府在罪犯有可能出現的城關處嚴加把守,一般來說,罪犯很難逃過官府的追蹤。

流民的由來一是災難后逃荒,遺失戶籍,因信息不暢,無法補錄。二是避稅,許多百姓無錢繳稅,主動隱瞞自己的身份信息,就變成了流民。

方姝此時的身份就是流民。

方姝不懂就問,李掌柜或是背書,或是通俗的講解,很是詳盡。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李老伯您見聞廣博,受教受教。”

方姝一想,還是不能在李掌柜這兒掉了馬甲,這老頭兒太精明了,需得想其他的辦法解決戶籍問題。真是一波三折啊。沒想到古代戶籍管控如此嚴密。

出了濟世堂,方姝溜溜噠噠到處閑逛,去了雜貨鋪子,成衣鋪子,問有無毛毯?回說,無。

游游逛逛走到集市,問問散賣的米面糧油是啥價位。

又看到“大兄”在售賣獵物,他面前的獵物還是最多。方姝眼珠一轉,舊調重彈,又蹲在大漢身邊開始搭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甘泉县| 浦县| 兰州市| 南木林县| 玉龙| 平果县| 漯河市| 淮北市| 新乐市| 城步| 泰和县| 客服| 宿松县| 江达县| 平顶山市| 邓州市| 宜川县| 玉山县| 泾阳县| 荆门市| 萨嘎县| 朝阳区| 镇赉县| 阳春市| 宜君县| 云梦县| 文昌市| 子长县| 娱乐| 依安县| 延寿县| 三明市| 东莞市| 京山县| 淮北市| 北川| 城固县| 青龙| 台北市|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