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打工,為自己工作
現代職場中升薪最快的往往是那些工作認真、踏實肯干的人。可以說那些踏實工作的人才是職場上真正的聰明人,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和企業其實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體。企業盈利效果好,他們才能拿到高薪;反之,企業不盈利,他們也無法得到高薪,甚至連最基本的工資都拿不到;更甚者,他們很可能因為平時工作表現差而首先成為被裁員的對象。而一旦被裁員,不要說高薪,就連能維持溫飽的待遇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因此,職場上的聰明者努力工作不僅僅是為了企業,還是為了自己。而由于他們是借用公司的平臺來實現自己的職場目標的,所以,他們為自己而努力的前提就是要保證自己借用的公司平臺能夠良好的運轉下去,因為一旦公司平臺運轉不良,他們就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是一種良性循環,一個為自己的職業目標而努力工作的人,勢必會給公司這個平臺帶來良好的效益,而公司的效益越好,公司的平臺越大,個人實踐能力的舞臺也就越大。
喬治到一家鋼鐵公司工作還不到一個月,他工作很努力,每天都在學習一些新的知識來補充自己非專業的不足,不久他就發現公司冶煉車間的礦石并沒有經過充分的冶煉就被廢棄了。他想,如果這個問題長久得不到解決,公司勢必要遭受很大的損失。于是,喬治找到了負責的工程師并和他說明了他發現的問題。但這位工程師卻說:“小伙子,這不是你該關心的問題,而且我的技術在業界可是一流的,這樣的問題應該不會出現的。”這位工程師甚至認為,喬治這樣做只是為了出風頭,表現自己罷了。
但是,喬治并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他在不斷反映問題的同時還在不斷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雖然這個問題和他的專業沒多大的關系。他在學習中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整理出更為合理的資料并交給了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看后說:“年輕人,你反映的問題真是個問題,你說的很對。我們公司有一流的技術,出現這樣的問題,我也覺得很遺憾,我馬上召開會議討論這個問題。”公司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
后來,公司總經理知道了這件事,不但獎勵了喬治,而且還晉升他為負責技術監督的工程師。這對于喬治來說,可以算得上是職位上的一次飛躍。本來他離工程師的位置還有很遠,但總經理說:“有你的行為態度和努力,我相信沒有人能比你更能勝任這項工作。”
在以上的事例中,喬治是想為公司少受損失而做努力,事實上他也是這么做的。但我們看到的結果證明,他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了承認,并得到了實現自己價值的砝碼。恰恰是因為他讓公司獲得了利益,所以他也跟著獲得了利益。
我們不難發現,即使工作環境非常艱苦,如果你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那么最終你獲得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寬裕,還會有職場生涯中更大的發展空間。
普魯士著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在駐俄外交部工作期間,工資曾十分微薄,但他卻干得很出色并從中學到了許多外交技巧,他后來輝煌的政治業績與這段時期的“實干精神”是分不開的。
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富翁,不是因為他們剛工作時就能拿到高薪,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富翁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往往拿著比其他人更低的工資。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富翁,是因為他們有著明確的利益觀和價值觀,他們明白自己雖然是在為企業打工,但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他們有著明確的職業目標,所以在任何環境下都不放棄對工作的努力。對他們來說,能力、經驗和機會比金錢要重要得多。也正因如此,當他們獲得最終的成就時,誰能說他們當初的努力“不值錢”呢?也許他們當時可能拿不到高薪,但那能夠讓他們成為富翁的無形價值,又怎么能夠用金錢衡量?
一個企業管理者曾說:“只有在工作中盡心盡力,才有可能前途暢達。你如果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就能在工作中忘記辛勞,得到歡愉,就能找到通向成功之路的秘訣。”一旦你領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的辛勞這一秘訣,你就掌握了獲得成功的原理。即使你的職業是平庸的,如果你處處抱著勤奮努力的態度去工作,也能獲得個人極大的成功。如果想做一個成功的值得上司信任的員工,你就必須努力追求精確和完美。只有那些盡職盡責工作的人,才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能更容易的走向成功。
假如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難,或者覺得公司支付的工資實在太低,你就要不斷地這樣對自己說,我要為自己的今天和明天奮斗。把你的精力放在接受新的知識、培養新的能力、展現你的才華上面,這一切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在你未來的人生路上,這一切比你的資金積累要重要得多。要知道,工作帶給你的無形資產是誰也無法把它們從你手中奪走的——經驗、信心、決心和技能會給你最終的回報。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為什么?”
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并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后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有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為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讓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如果你認為你的工資過低,那么大多數時候是你做得還不夠好,還不夠到位。因為凡是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大的老板,都不會在員工的待遇上進行壓制與克扣——做大事者從來都不會因小錢丟大錢。因此,當老板還不給你加工資的時候,很可能是你還做得不夠好。
高薪者與低薪者的最直接的區別就在于:高薪者無論做任何事情都不會采取輕率應付的態度,他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求達到最佳的結果,哪怕有分毫的誤差他們也決不會輕易的放松自己;而反觀那些低薪者,他們每天甚至不愿意再多投入哪怕是5分鐘的時間在他們的工作上多做一點點兒努力。他們有的甚至還總是頑固的認為自己的老板對待自己實在是太過苛刻了,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去努力的為他工作。或許,他們的這種想法會讓老板在利益上受到傷害,但其實最終真正受傷害的卻還是他們自己。因為,也許你的老板并不了解每一個員工的具體表現,或者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細節,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升遷和加薪一定不會落在那些玩世不恭、不努力工作的人的身上。
另外,對于一名職場人士來講,你的個人成功之路無疑將是建立在團隊成功基礎之上的,因為沒有一個細胞可以挪動一根稻草,更沒有人可以完成任何一個小團隊可以完成的工作。企業成功也意味著員工的成功,企業和員工的關系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試想,假若沒有企業的快速成長和高額利潤,員工豐厚的薪酬又從哪里來呢?
所以作為公司的一員,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整個公司之中,時刻和企業目標保持一致并幫助企業創造業績的人,往往最終會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成為令人艷羨的成功人士。
你必須清楚,工作是為企業,更是為自己。那些只想簡簡單單為薪水工作的人,就會很容易被動地工作,剛剛上班就盼望著下班,工作時也不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力量,最終埋沒了自己的全部才能,磨滅掉了自己的創造力。因此,很多年輕職員尤其是大學畢業生,因受不了自認為很低的工資待遇而經常跳槽。這些蜻蜓點水式的就業態度和做法,只會使鍛煉個人工作能力的機會和時間白白流失。此時,你的工作態度必須要端正了,你不要再為自己應該拿多少工資而斤斤計較,也不要再抱怨拿得錢太少,因為只要你付出了,你就必定有所得;你付出越多,你得到的必然會越多,只不過你收獲的時間、地點和時機尚不能具體確定而已。
現代職場,對于員工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如果僅僅是一絲不茍、忠于職守的完成工作似乎早已完全不夠了,你需要做的是還應該更努力,至少比你的老板所期待的做得更多一點兒。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完成你的工作,同時也給自己的升遷和加薪創造更多有利的機會。
工作啟示:
為企業打工,為自己工作,道理誰都明白,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并不多。很多人總是習慣于抱怨公司,抱怨老板,卻從來沒有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問題。高薪者從來都是說得少,做得多,并且有著明確的職場目標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缺少這一點,工作中總是忙忙碌碌卻總是沒有業績也就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了。因此,要想得到高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要設定自己的職場目標,端正自己的職業態度。畢竟,唯有敬業者,才能得到老板的器重與重用。
態度決定收入
只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來對待工作,在工作中付出雙倍甚至于更多的努力,你才能夠有更高的收入。
工作態度雖然無法量化,但卻比什么都重要。對于職場人士而言,薪水的高低最終將取決于你自身的職業精神。那些優秀的員工在工作中大多以老板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他們會像老板一樣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把每一份工作都當成是自己的事業,在工作中甚至表現得比他們的老板更加的積極主動。這種工作態度無疑就是職場上最為端正的工作態度。也正是在這種積極心態的導引下,那些優秀的員工才會取得更高的收入。
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上。我們每個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不一樣,所取得的成果就不一樣。而出現業績差距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工作態度。良好的工作態度,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前提。從長遠來看,決定一個人的工資收入的深層因素,不是知識和技能本身,而是對待生活與工作的態度。
看看我們的周圍:有些人以平庸的態度對待工作,差不多就行;只要我一天的工作對得起我所拿到的工資就行;我一天工作八小時對得起老板就行;我為什么要主動做事呢,老板又不給我加薪;稍遇到不順心的事就不積極進取等。他們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抱著平庸的態度做事,結果也就以平庸收場。這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工作沒有主動性,沒有進取心,那么,他們的人生是蒼白的。只有當你選擇主動的時候,你的薪水提升才會是可能的事情。
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好到韓國一家面粉加工廠考察,他發現這家工廠每天的日產量是1500噸,工人數66個。而在國內,同樣規模的面粉廠日生產能力只有幾百噸,劉永好自己的日處理能力250噸的工廠,其效率相對高于國內同行業標準,卻也有七八十名員工,日生產能力僅有韓國工廠的1/6。
為什么生產效率會有10倍之差?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對待工作的態度。在工廠里,韓國人做事總是手腳不停,無論是工人還是管理人員,比如說某個人覺得自己的崗位比較空閑,就會做其他一些事情。而在中國大部分的企業中,還存在有相當嚴重的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夠了的想法。
由此,劉永好想到,這其中所反映出來的又不是一個簡單的相加的問題,不是說一個韓國人的效率是一個中國人的1.2倍,10個韓國人的效率就是相當于12個中國人的效率;而應該是乘積關系,10個韓國人的工作效率,就等于1.2的10次方倍。劉永好認為,韓國人比中國人收入高好幾倍,這樣算來還是很值得的。
一位偉人曾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你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已決定你是失敗還是成功。要改變現狀、克服困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端正態度。沒有正確的態度,這一切就無從談起。
可見,一個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它決定了你對待工作是盡力盡心,還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現狀,還是積極進取。態度越積極,決心越大,對工作投入的心血就越多,從工作中所獲得的回報也就相應地更為理想。尤其在一些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職位上,大多數人都可以勝任,能為自己的工作表現增加砝碼的也就只有態度了。這時,積極的敬業精神就是你區別于其他人,使自己變得更重要的一種能力。因為,敬業的員工永遠是受領導歡迎的員工。他們尊敬并重視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去努力,抱著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從努力工作中找到人生的意義。
敬業在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是如此重要而又不可或缺,但如何讓員工敬業,卻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美國一家人力資源機構調查,在大部分公司里,75%的員工不敬業,就是說公司里的多數員工不敬業。而且,研究結果也表明,員工資歷越長,越不敬業。平均而言,員工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最敬業。隨著資歷加深,他們的敬業度逐步下降,大部分資深員工“人在心不在”或“在職退休”。而不敬業的員工會給所在公司帶來巨大損失,具體表現為浪費資源,貽誤商機以及公司利潤減少,員工流失,缺勤增加和效率低下等。
日本豐田“推銷大王”椎名保久發現,在生意場合,人們習慣于用火柴替對方點煙,然后把火柴留給對方。于是,他在火柴廠特制了一種火柴,在盒上印上自己的名字、公司的電話號碼和公司附近的地圖,然后贈給自己的客戶。一盒火柴很多根,每點一次煙,電話號碼和地圖就會出現在客戶面前一次,而一般吸煙者通常都是在興奮或困惑時才點火抽煙,習慣凝視火柴來思考。這種“無意識的注意”給人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正是利用這小小火柴盒的影響,椎名保久使自己的業務額大幅度上漲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椎名保久的敬業精神成就了自己。他能在各種場合留意到各種對自己工作有益的事情,這其中所反映出的,是他強烈的敬業精神。事實上,一旦這種敬業意識深植于腦海,那么做起事來就會積極主動,從而獲得更多的經驗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敬業呢?這就要求我們有“三心”,即耐心、恒心和決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只憑一時的熱情來工作,也不能在情緒低落時就馬虎應付。特別是在平凡的崗位上要做到長期愛崗敬業,更需要堅忍不拔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