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觀望
- 誅清
- 一袖乾坤
- 2002字
- 2025-06-10 09:00:00
武昌。
洪承疇派人全城搜查都沒有找到兇手,一時間直是暴跳如雷。
他怎么也難以想象,這兇手是怎么在清軍營地、總督衙門縱火后又全身而退的。
莫不是他們長了一雙翅膀?
還是說武昌城就是一塊豆腐塊,外表看起來不錯,內里軟的一塌糊涂?
這些年洪承疇的性格已經溫和了不少,但他仍然忍受不了這樣的事情。
“傳令下去,繼續在城中搜查。另外派人給江西、南直隸送信,請他們配合搜查可疑之人。”
之所以一開始洪承疇沒有叫人給江西、南直隸送信,一來是因為他堅信兇手還在武昌城中。
二來他覺得家丑不可外揚。
若是能夠自己解決,最好不要麻煩其他人。
再者就是江西、南直隸不是他這個五省經略的轄區。
洪承疇并沒有權力命令這兩地的官員做事,而是只能夠請求他們配合做事。
這樣一來若是對方不賣他面子情況就會相當的尷尬。
洪承疇好歹也是三朝老臣,還是要臉面的。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他是不會愿意做這種事情的。
可是現在看來,情況就是有些緊急。
兇手肯定人數眾多,如果他們真的已經離開了武昌城的話,很可能流竄到其他地方。
下游的江西、南直隸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任由這些家伙興風作浪,很可能會把整個江南攪得天翻地覆。
這可不是洪承疇希望看到的。
屆時朝廷怪罪下來,肯定會首先追究他這個五省經略的職責。
五省經略這個名頭看起來非常的響亮,可實際上也不過是旗人的一條狗罷了。
若是皇帝陛下真的怪罪下來,洪承疇不知道自己的資歷究竟能夠頂的了多久。
所以他還是要盡可能的去爭取抓到這一伙行兇之人。
雖然還沒有證據,但洪承疇大致可以判斷這些人應該就是明軍細作。
至于是哪一股明軍的...
其實并不是非常好說。
不過洪承疇覺得是忠貞營的可能性最大。
畢竟忠貞營目前就在湖廣。
而且他們已經接連拿下了夷陵、江陵、襄陽。
在距離武昌城如此之近的情況下他們對于這座城池有所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洪承疇沒有想到文安之這個老狐貍還懂得派人先潛入武昌城中偵查虛實。
洪承疇對文安之還是很了解的。
這家伙以處理內政出名,可現在看來他的智謀也是一絕。
原本洪承疇以為殘明已經無人可用,但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樣的。
洪承疇知道自己不能夠再有絲毫的大意了。
如果在細節的處理上再這么糟糕的話,是真的可能會出現大問題的。
“接下來老夫還得上書朝廷,請求朝廷盡快派兵增援。”
在洪承疇看來,兵力空虛就是如今最大的問題。
湖廣如今就像是一個篩子,明軍可以隨意的滲透。
但如果朝廷增援之后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屆時洪承疇就可以合理布置,抵御明軍的滲透。
而這一切都得要看朝廷如何抉擇了。
...
...
鎮江。
張煌言得到了最新消息,南京城最近得到了增援,城中清軍的數量來到了三萬!
這和他之前得到的消息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這么多的兵力對張煌言是一個極大的壓力。
通常來說,要想拿下一座城池,攻城方必須要有至少四倍于守軍的兵力。
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城池。
但是如今張煌言、張名振的聯軍一共也就三萬人。
這個人數對明軍來說要想拿下南京城真的不是很穩。
張煌言不得不好好考慮這點。
一旦清軍死守南京不出,很可能會直接陷入僵局。
所以張煌言必須要提前計劃好一切。
“侯服兄,你覺得當下我們應該發動進攻嗎?”
張煌言神色凝重,主動詢問張名振的意見。
畢竟他們現在是聯軍,如果張煌言什么都是獨斷專行的話確實不是很好。
“或許應該再等等。”
張名振原本也是一個急性子,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之后他發現戰場之上急是不能夠解決問題的。
有的時候你表現得越急反而容易陷得越深。
沉穩一些反而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可是我擔心繼續等下去會貽誤戰機啊。”
當下張煌言也是壓力很大的。
一旦拖得時間久了,水師將士們的糧草補給就會是大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明軍的補給站是崇明島。
但是即便如此大軍也只能夠帶一個月左右的糧食。
如果拖得時間太久,他們確實需要再回崇明島一趟。
原地就食的話就無法控制軍紀,這可不是張煌言希望看到的。
張煌言一直以來對于軍紀的要求都是極為嚴格的。
他相信一支軍隊要想有戰斗力,必須要軍紀嚴明。
如果軍紀渙散,那么就會如同腐木一般隨時可能潰散。
“確實有這種可能。但是我們如果貿然出戰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張名振是一個很細膩的人。
在他看來,清軍肯定早就布置好了陷阱。
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不能夠提前洞察到而是一腳踩進去的話,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所以接下來我們還要等多久?”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
如今的張煌言要操心的是全軍的吃喝。
“再等三日吧。如果三日后敵軍還是沒有什么明顯的動向,我們就可以嘗試發動進攻。”
張名振的性格還是很謹慎的。
在他看來當下確實不宜拼盡全力。
即便是進攻也得是試探性進攻。
之后會如何還得要看事態究竟如何發展。
“好,那就再等三日。三日后無論如何我們也得行動了。”
這個時刻張煌言其實已經有些急躁了。
但是理性告訴他還是要有所忍耐。
情況不會壞到哪里去了。
只要他們能夠洞悉清軍的動向,接下來的戰斗就會變得更加簡單。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但現在看來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張煌言希望以最小的代價拿下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