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忠貞營的堅守
書名: 誅清作者名: 一袖乾坤本章字數: 2012字更新時間: 2025-06-22 18:00:00
忠貞營隱匿在一片灌木叢中。
灌木叢并不算高,所以忠貞營將士們只能夠盡可能的趴下、蹲下。
為了不引起吳三桂部清軍的注意,他們可以去做任何事情。
在李來亨的領導下,如今的忠貞營將士變得非常全面。不管是在什么環境下,他們都能夠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看起來韃子們就快要來了。”
李來亨望著前方的溪流,眼睛微微瞇起。
“準備弓弩。”
忠貞營中不僅配備了強弓還有弩箭。
相較于弓,弩在近距離的殺傷力會更加大。
只是相較于弓,弩的射程會更加短一些。
可一旦清軍步入忠貞營的射程,弩箭就能夠把他們射個透心涼。
一般的軟甲甚至是鎖子甲都不足以阻擋這種弩箭的射擊,只有明光鎧這種硬甲能夠保證安全。
在李來亨看來,這種時候絕對不能夠有絲毫的松懈。
畢竟吳三桂部清軍的披甲率還是很高的。
若是稍有大意,忠貞營就很難取得理想的結果。
這種時候李來亨非常關注忠貞營將士們的執行力。
只要將士們按照他的計劃執行,那么最終的結果就不會差到哪里去。
適時的伏擊之后便是遭遇戰了。
在這方面劉體純更加擅長。
作為當初跟著李闖王走過來的老人,劉體純擁有極為豐富的短兵相接的經驗。
當然清軍擁有絕對的人數優勢,所以忠貞營將士們必須要卡住地形優勢,唯有如此才能夠在與清軍搏殺中占據上風。
執行力不管在什么時候都是很關鍵的。
李來亨充分信任忠貞營的將士,相信他們一定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
...
當吳三桂率部沿著溪流下山之后,心情十分愉悅。
之前在山里的時候實在是太憋屈了,吳三桂整個人都相當的壓抑。
還好找到了這個溪流,故而清軍可以沿著這條溪流一直下山。
如今到了山下吳三桂終于能夠避開明軍與孫可望匯合了。
雖然過程稍顯波折了一些,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不錯的。
可吳三桂還沒有高興多久,一潑箭雨就直接澆灌而下。
還好吳三桂反應敏銳,這才將將避開。
可大部分的清軍士兵就沒有這么好運了,紛紛被射翻在地。
一時間傳來一陣鬼哭狼嚎,哭爹喊娘之聲。
清兵們意識到自己被伏擊了,紛紛往后跑去。
他們擠作一團,直是狼狽不已。
吳三桂好不容易躲到了一塊大石頭后面,這才能夠喘上一口氣。
“這幫該死的明賊,一定又是他們干的!”
吳三桂早該想到的,忠貞營不是那么好騙的。
他們竟然已經預判到清軍的動向提前卡好了位置。
如此一來吳三桂等于是自投羅網!
好氣,吳三桂真的是好氣!
可是事已至此,抱怨是沒有什么用的。
吳三桂只能重整旗鼓,令士兵們恢復信心繼續和明軍作戰。
這種時候絕對是不能示弱的。若是氣勢上被忠貞營壓倒,清軍就真的難以沖出重圍了。
“準備放箭!”
這個時刻吳三桂決定放箭還擊。
氣勢這個東西一定不能輸。
如果輸了氣勢,即便是硬實力再強也只能被碾壓。
目前來看清軍的綜合實力肯定是最強的,可明軍利用了各種各樣的細節,把清軍裝了進去。
如此一來,忠貞營就占據了戰場的主動。
清軍想要奪回這個主動,就需要在氣勢上壓過對手。
這雖然只是第一步,卻是最關鍵的一步。
有了這一步后,之后的事情才有意義。
李來亨沒想到清軍這么快就調整了過來,甚至能夠組織起來放箭反擊。
不過忠貞營準備的更加充分,這個時刻士兵們立刻舉盾防御。
明軍的盾牌乃是藤盾,一般意義的箭矢不足以射穿。
但是破甲箭例外。
如今吳三桂率領清軍南下,究竟有沒有帶破甲箭李來亨肯定是不知道的。
但是他覺得清軍大量攜帶破甲箭的可能性不高。
因為破甲箭的重量遠比一般箭矢重,吳三桂急行軍的話是不可能讓清軍攜帶這么多破甲箭的。
“唔...”
擋住了清軍第一波箭雨后,李來亨肯定清軍用的不是破甲箭了。
這種情況下明軍根本不需要糾結,只需要找準間隙還擊就是了。
忠貞營的射藝極為精準,哪怕是隔著這么遠也能夠命中敵人。
當然,大規模的射箭是為了壓制敵人。最終要想終結戰斗還是得靠近距離搏殺。
但是李來亨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
他要等待時機,從而一擊克敵。
吳三桂此刻還是很隱忍的。
雙方目前形成了互射的局勢,誰都不肯先邁出一步。
因為先動的人就會落入被動狀態,很容易被對手針對。
當然,吳三桂也在隱隱尋找機會。
只要讓他抓住機會,是絕不會皺一下眉頭的。
吳三桂久經沙場,很清楚目前清軍處于地勢較高的位置。
只要他們不丟掉這個有利地形,就能夠始終處于對明軍的壓制位,簡直不知道怎么輸!
這種時刻,吳三桂要做的就是穩住軍心。
這些老兵都是早年間就跟著吳三桂的,吳三桂對他們非常信任。
“放箭!放箭!”
如今還不到最終決戰的時候,吳三桂必須要抓住這個時機盡可能的壓制明軍。
只要化解了明軍的三板斧,清軍的硬實力就能夠體現出來。
這種時候是絕不能泄氣的。
“這幫韃子還挺耐打。”
劉體純咬著后槽牙道。
“是啊,看來吳三桂沒少在他們身上耗費心神。”
這支清軍基本上就是老關寧軍的班底。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吳三桂的私兵了。
吳三桂但凡是想要在清廷立足,就得手中有精兵。
所以他會不惜耗費大量精力去訓練軍隊,保持這支軍隊的戰斗力。
在李來亨看來,吳三桂麾下的這支清軍實力也不在八旗軍之下了。
入關之后八旗軍的實力下降的很快,如今究竟還剩幾成李來亨也不知道。
也許只有未來戰斗過后才能知曉。
但是眼下李來亨只關注和吳三桂之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