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產品經理:方法、技術與實戰
- 王澤楷
- 2188字
- 2022-12-14 19:47:31
前言
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2013年前后,以深度學習為核心技術的人工智能浪潮開始探索跨越商業化落地基準線,也是在這一年,讀研究生的我開始接觸深度學習,并決心投入到這個以技術為驅動的產業浪潮中。從校園里的深度學習課題和論文研究,到踏入職場成為早期的深度學習算法工程師,再到轉型做AI產品經理,在過去的近10年中,我目睹并親身經歷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從技術到產品落地的過程,也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分子,為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2016年,AlphaGo在圍棋領域戰勝人類玩家,基于深度學習的技術路線被證明可以帶來智能上的飛躍,盡管它需要大規模的數據和計算,但研究人員、投資人等行業內人士都非常篤定這是一個確定性很強的賽道。要怎么實現商業化落地,怎么做產品,很多人都沒有好的思路,AI技術的錘子只能到處敲一敲,看看哪里有釘子,這時是技術驅動、標桿項目驅動的階段,涌現出了許多AI創業公司。
隨著商業化進入深水區,AI企業開始縱向為傳統行業賦能以擴張業務,同時縱深的傳統行業和客戶也存在許多業務上的問題,期望通過擁抱AI技術來實現增效、降本、擴展能力邊界,兩者都期望找到能讓技術落地為業務產品的角色。這樣的角色可以連接AI技術和行業,以獲得真實的業務需求,并利用手上的技術來滿足這些需求,這就是AI產品經理角色。
AI產品經理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應該如何打造AI產品?這些都是成為一個好的AI產品經理需要思考和通過實踐論證的問題。
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我深刻理解硬核科學技術在向產品和場景落地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我也親歷了AI技術和產品快速落地的過程。我深刻認識到,怎樣定義和打造一款好的AI產品,是貫穿AI產品經理職業生涯的課題。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發現當前鮮有前人的經驗供我參考,所以我只能自己一步步地摸索。
AI作為一個大產業,未來肯定還有許多像我這樣的人走進這個領域,他們也會遇到與我相似的問題,所以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體驗和總結分享出來,幫助希望成為AI產品經理的人更快地搭建知識體系,了解AI產業發展,獲得打造成功AI產品的方法論。
讀者對象
□ 初中級AI產品經理;
□ 準備轉型做AI產品的其他方向的互聯網產品經理,以及算法或工程技術人員;
□ 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師生;
□ 其他希望了解或轉型AI產品經理的人員;
□ 人工智能行業其他從業人員。
本書特色
1)本書從AI技術、產品、行業應用和工程實踐等多個角度系統化地介紹了AI產品閉環。
2)在技術層面,全面總結了AI產品經理必備的技術,涵蓋最新自監督預訓練、Transformer、大模型等新方法,以及音視圖文的感知智能、知識圖譜語義認知智能、行為主義角度的機器人學、AI在云原生下的工程化應用等。
3)從AI算法產品、AI中臺、業類AI產品三個層面洞察AI產品,從AI產品在城市治理、企業服務、個人服務三個維度的應用深入探究AI技術落地的方法與策略,深入總結從“智能”產品的需求定義到“智能”工程化的全流程。
4)為應對自動駕駛、元宇宙、企業智能等場景需求,介紹了智能汽車、虛擬數字人、AI中臺產品的閉環解決方案。
5)針對AI技術創新如何產品化、需求碎片化分散市場如何落地、如何進行可行性驗證等實戰性問題,提出了我的思考和見解。
6)總結了我從深度學習算法研究員轉型為AI產品經理的心得,在多家AI領域頭部公司深度參與G端、B端產品打造的經驗,打造安防領域標桿邊緣計算產品、媒體領域重點產品的過程,以及落地交付數十個標桿大項目的經驗。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分為4篇,共13章:
□ AI與AI產品經理(第1章和第2章):從宏觀角度對AI產業進行深入介紹,對什么是AI產品和AI產品經理進行充分探討,最后對怎樣成為優秀的AI產品經理進行分析。
□ AI技術(第3~6章):以產品經理實踐需求為目標,用產品經理可以看懂的語言,對AI產品經理必須掌握的相關技術進行解讀。本篇不會深入細節,而是從產品經理必知的運行原理、應用場景等角度展開。在內容方面,從機器學習入手,逐漸拓展到以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為核心的多模態內容理解技術,以及行為主義的機器人學、AI云原生工程應用。
□ AI產品應用(第7~11章):首先通過市場和技術兩個視角剖析AI產品機會,然后基于通用的基礎產品方法論,并結合AI產業鏈,對算法、中臺、業務三類主要的AI產品進行落地層面的介紹,其中業務類AI又從面向城市治理、企業服務、個人服務三個維度介紹產品落地的具體策略。
□ 工程實踐(第12章和第13章):從賦能行業和項目實踐兩個維度,在實際工作場景中,對AI產品的解決方案、可行性驗證、交付等問題進行工程化解讀。
勘誤和支持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為此,我特意創建了一個微信公眾號“AI言究院”,并開啟了一個新微信號“AI2022yjy”,你可以將書中的錯誤反饋給我。如果你遇到任何問題,也可以聯系我,我將盡量在線上為你提供最滿意的解答。如果你有更多的寶貴意見,也歡迎發送郵件至郵箱zekai_wang@163.com,期待能夠得到你的真摯反饋。
致謝
感謝羅予晨、趙瑞博士、宋老師、遠望資本的程浩老師、中興創投的林強老師,你們在本書創作過程中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并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
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的編輯孫海亮老師,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是你始終支持我的寫作,你的鼓勵和幫助引導我順利完成了全部書稿。
最后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你們的理解和幫助,并時時刻刻為我灌輸信心和力量!
謹以此書獻給我最親愛的家人,以及眾多AI界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