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全國各地的大型倉庫
- 重回1988:開局迎娶姐姐閨蜜
- 兩娃爸爸有點懶
- 4048字
- 2022-12-29 12:01:00
僅僅開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曉娜物流園全國居然有數百家加盟店。
開始人們進貨,很多人都需要顧抽拉回去,但是因為路途遙遠,進的貨又少,運貨成本非常高。
而當有了曉娜物流園之后,大家神奇的發現,他們的運費甚至比原先低了1/3。
并且他們的物流兒還有保險。
如果貨物出現損害和丟失,還會給客戶賠。
大家以前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事情。
可是對于全國各地的進貨商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一下子進貨價格比原先還低了很多。
更主要的是,他們的托運甚至比郵政速度快了不止一倍。
尤其是有的邊遠地區進貨。發郵政車的話,可能要十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到。
可是,自從他們在曉娜物流園發了快遞之后,居然只需要短短一兩天的時間,貨物就能送到距離他們家最近的城市。
全國各地的小商販們開始瘋狂的往曉娜物流園送貨。
收貨速度又快又安全,主要價格還便宜,除非這個人傻瘋了不往那里送貨。
開始的時候,只是這些小商販在旁邊送貨。
然后小娜有限公司的物流運到他們所在的城市或縣城,那些人打車去拉。
可是當他們到。小娜公司所在縣城或城市的物流園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物流園居然在招人?
原來物流園把全國各地分成了一片一片的小區遇。
而每一個小塊的區域都誠招代理。
代理價格不貴,只有幾千塊錢而已。
1998年,但凡是個做生意的人都出得起。
尤其是在各個批發點旁邊的小商販,心思活絡的直接就把那片區域摁了下來。
試想一下,他們做產品的生意。
還需要去全國各地進貨,并且還要找零售商售賣。
如果他們在這邊承包了一個物流園的小區域。
比如在一個縣城下邊的十幾個鄉鎮都給他承包了。
所有的貨物送到曉娜物流園之后。
這個承包貨物的小商販再把這些貨物拉到自己的車上。以每件貨我收一定價格,再送給下邊那十幾個鄉鎮,提供送貨到家服務。
這可是新興產業呀。
這些聰明的小商販紛紛拿出幾千塊錢承包了這邊兒的送貨到家服務,
一個縣城甚至就能分出三四片區域。
一個城市里,又有無數個縣區。
而張揚的曉娜物流園直接面向全國發貨。
幾乎是第一時間。
就有無數的小商販開始奔向張揚的曉娜物流園。
幾千塊錢的保證金。
他們只需要買一輛二手的破拖拉機或者大卡車就可以了。
相同的事情在全國各地的曉娜物流園發生。
而那些位于省會城市的加盟商是有權利審核這些小加盟商的。
一時間,大加盟商就收到了不少小加盟商送上來的現金。
大家盟上那1萬塊錢投資一下就賺回來了。
所有的人幾乎都是笑顏開的狀態,他們對曉娜物流園以后的運營和發展充滿信心。
1998年的物流行業還是比較混亂的。
可是,張揚在全國范圍內招的大車司機,全部都是退伍軍人。
他的各個物流供應點和小的加盟商全部都是退伍軍人優先。
當他看了一下自己的加盟商記錄。
退伍軍人占的比例甚至高達70%。
一下子張揚就放心了。
因為這些退伍軍人在張揚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后世的夏國,但凡有什么自然災害。
永遠都是這些軍人沖在最前邊,保家衛國。
他們的正義感、使命感,民族榮譽感都是非常強的。
更主要的就是這些退伍軍人敢于把后背交給戰友,而他們的戰友,又相互信任。
因為退伍軍人恐怕很難在第一時間掏出幾千塊錢或上萬塊錢的加盟費。
張揚,甚至可以讓他們幾個退伍軍人合伙共同來當他們的加盟商。
而這些退伍軍人加盟的物流園,大部分都會打電話給他們位于附近地區的戰友。
所以張揚的物流園在安全性能上非常有保障。
無論是送貨員還是司機,基本上都退役軍人。
看到那些小伙子和大小伙子們,迅捷的身影,張揚就知道此時此刻他的物流園,活了!
1998年物流行業還沒有那么發達,競爭壓力非常的小。
更主要的是,開物流員非常的費錢,沒有幾百萬的啟動資金,根本不可能做大。
這就是實體行業的缺點!
實體行業需要大量的工人。
工人越多,開的工資就越高。
但是物流行業還是有淡旺季的,淡季的時候也根本賺不到錢,只能旺季賺錢,并且,這些人大部分賺的都是辛苦錢。
尤其是大貨司機經常疲勞駕駛。
而那些卸貨、運貨的搬運工。必須需要一把子力氣。
現在唯一的好處就是物流園沒有什么競爭力。
張揚下手比較早。
而此時此刻,那些擁有競爭力的物流又還沒有發展起來。
看著財務報表上的大幾百萬現金。
張曉娜直接就蒙圈了。
剛一開始張揚貸款辦物流園的時候,他還是有些反對的。
因為現在物流行業非常的混亂。
大部分管搬卸和運輸的人又都是混社會的。
誰知道張揚居然火中取栗。
還一下子就發展了這么大的物流園兒。
更主要的是,他居然知道招工一些專業的退伍軍人當司機。
并且承諾給他們上保險。
還一下子買了200輛大卡車,
還好,他的物流園兒這一個月之內開起來了。
并且。再開起來一個月之后,又收到了大量的加盟費。
否則,張曉娜真不知道下個月張揚從哪里去找錢來給這些司機開工資。
這個年月,大車司機的工資是很高高。
因為很多人都沒有A本兒
在企業工作的正常職工一個月三四十塊錢,而大車司機甚至甚至能達到六七十。
200人,固定規模的大車司機。
光他們的工資一個月就要小2萬。
再加上一些各種補助什么的。
其實,張揚這次開物流園的計劃非常冒險,但凡物流園兒沒有開起來,這些人的工資都已經可以壓垮他們。
這一下子有了幾百萬的加盟費進賬。
張曉娜對張揚再一次無比佩服起來。
這可是幾百萬呀,1988年的幾百萬。
哪怕就是去城里買商品房?
據說現在已經開始有商品房了,
好像五六層高的樣子。
據說一平米要四五百塊錢。
而一套商品房大概四五萬塊錢呢!
有了這幾百萬,他們豈不可以直接買下100套房子?
張曉娜在那邊兒美滋滋的算著賬。
張揚已經決定全國各地建物流園。
他的物流園現在才剛剛起步。
倉庫并不需要很大,當天裝車當天走。
可是,后世的物流園兒是什么規模,他卻一清二楚。
如果他想發展自己的商業帝國,物流園兒一定要自己拿在手里。
最好是要建造一套自己的物流園倉庫,因為后世的物流兒發展速度簡直超乎一個人在想。
有的這大幾百萬,他在全國范圍內的擴建倉庫,勢在必得。
張揚計算的很清楚,嗯。等他在全國范圍之內把曉娜物流園的倉庫全部創建完畢之后。
當他的物流形成一套真正的產業鏈。
他就把全國各地的商品來一套資源整合。
讓全國各地的小商販都知道真正進貨的渠道在哪里。
不要小看那些三包、五包貨物的小商販。
1988年。肯出來做生意的小商販。頭腦都是非常精明的。
可能五年時間之后,他們就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
張揚不介意和他們處好關系。
給他們介紹點供貨渠道,或者是給供貨商介紹點兒客源。
茶水費,介紹費什么的,張揚根本就不在乎那點小錢。
他更在乎和各種商人之間成為朋友。
將他的物流園、倉庫全部建好之后。
他就讓那些物流園的實際經營者在倉庫里招標。
無論是就用衣服鞋帽兒的,還是經營書包、床上用品、窗簾的,亦或者是小百貨、五金電料等等等等一切可以交易的物品。
只要批發商或者廠家想在咱們倉庫租一個很小的攤位。
張揚的物流員就負責在全國范圍之內給他們打廣告。
每一輛大貨車上都打著在哪里哪里進貨的標語。
當這些小商販知道后。
他們就可以自己打車,或者坐火車,或者坐大巴,去那些物流園所在的倉庫去選購自己的商品。
當然了,北方的小販南方選購商品,一年也去不了幾次。
更多的時候,他們都會發貨。
到時候,張揚的物流公司就承載著給他們接送貨、發貨的任務。
這樣一來二去,無論是銷售渠道還是供貨渠道,都被張揚牢牢掌握在手里。
他的物流園的生意一定會越做越火爆。
以后新興的物流也很難從他手里搶一杯羹。
只要還在物流園的倉庫里,批發商們的店面形成一個規模。
還愁那些小商販吸引不去嗎?
而那些小商販去一次之后,以后就會通過打電話的方式進貨。
所有的銷貨渠道,他們一定會用曉娜物幼兒園的物流車。
如果小商販們不方便進貨。張揚的物流園還會給他們提供帶樣品的服務。
包括退貨服務等等等等。
只不過,這其中的環節就要小商販和那些供貨商協商了。
商家在他們的物流園倉庫賺到了錢,小商販又在他們的物流園倉庫轉到了實惠之后。
一個悄悄的商業帝國,商業供應鏈就會形成。
以后等個十年之后。
或者更久的時間段,當網絡在全國各地流行的時候。
到時候,張揚的物流園就會發展成一個空前規模的巨無霸。
這樣的實業會給他帶來無數的榮耀。
他做不了金融界的投資大鱷。
因為他受不了一秒鐘天長,一秒鐘地獄的感覺。
可是,張揚卻喜歡把那些金錢牢牢的握在手里的感覺。
實體的最大好處就是。
可以源源不斷的替他提供收入。
哪怕那一行生意不好做了。
實體的店面、商鋪、企業或者物資等都可以轉換成現金流。
張揚就需要這樣的布局。
這樣的布局會讓他在十年之后,進軍房地產業,提供大量的資金后盾。
其他的物流園生意好之后,都會有一些社會上的人去搗亂。
可是,張揚的物流園規模非常之大。
哪怕就是物流園的搬卸工,都是那些退伍軍人。
試想一下,一個物流園,成千萬噸的貨物每天進進出出。
而上百名渾身結實有力、充滿青春活力的退伍軍人裝卸工出現在五物流園的時候,那些小商販的心里又是多么的踏實。
張揚非常的愿意這些小商販,都賺到錢,也非常愿意來到物流加盟商都賺到錢,也愿意廠家在他的物流倉庫賺到錢。
當所有的人在他的平臺下賺到錢,他就會得到前所未有的聲望。
而聲望這個東西,是真真正正的給人帶來價值的。
看到賬上的幾百萬,頃刻間就化為烏有。
幾乎第一時間,張揚位于全國各地的大型物流園倉庫全部開始建立了。
因為這些物流園倉庫并不需要建在很繁華的地方。
只要是各大城市的郊外地區就可以。
那個地方非常適合建立物流園倉庫,
地廣人稀,到處都是荒野,在這里建倉庫的壓力是最小的。
而他們在這里建倉庫,批地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他們的倉庫選在市中心或者鬧市區,涉及到拆遷問題。和對村民的補償可能好長時間,倉庫才能建完。
可以,但這些倉庫全部全在地廣人稀、到處是荒野的大城鎮郊外。
哪怕是荒地也可以,或者是農民的耕地,到時候張揚的賠償會很快到賬。
郊外的土地轉讓金非常的便宜。張揚本著能大就大的原則,直接在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城市瘋狂買地。
至于建造倉庫什么的,當然是越大越好。
張揚經歷過后世的廠房非常不好批的情況。
也曾經見識過各大城市物流倉庫爆單的情況。
后來他重生到了1988年,而這個年月,經濟百廢待興,剛剛發展,在這個。乘風起揚的大時代,幾乎遍地都是機遇。
張揚想親手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商業帝國。
站在實業的巔峰。
所以,物流這個行業必須重拳出擊,用最快的時間和速度快速占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