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縣終于迎來了新知縣。
老百姓們都對新知縣很好奇,在新知縣祭拜廟宇時當都擠著觀看,看看新知縣到底長的什么樣子。
“方臉型,一看就知是好官!”
“對屬下不茍言笑,一定剛正!”
“行止得體,應該接手起來很快……。”
在全城百姓們的議論聲中,毛克陽回到了縣衙的驛賓館,第二日起竟像不想上任般,與家人過起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
其實,毛克陽并不是不想接任,而是在等,等著兩個重要的助手。
直到第五天來了兩名文士,毛克陽這才開始走上任程序。
而遠在崇山上的林真,對縣衙的事也是很關心,天天都要聽探子從縣衙傳回的消息。
“哥,我們過一段時間,是不是就不當土匪了?”
林錦顯得很猶豫,像是有些不開心。林真也發現了妹妹的異樣,不由瞇了瞇眼。
“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
“沒有……。”林錦看向五丈外正追著一群小土匪打的林昭,小聲的說:“當土匪挺好的,人人都喊我大小姐,我也能跟著哥一起出去玩。”
好吧,原來是這丫頭當土匪當上癮了!
明白了妹妹心情不佳的原因后,林真有些樂了:“放心,不管當不當土匪,你都會被人喊做大小姐的,也沒人再敢欺負你。”
說著,他又想起了一件事:“今日飛龍嶺大當家要來,還帶了他兒子葉從龍過來,你要不要隨我去見見?”
林真認為妹妹不會想見葉從龍,卻不料妹妹點頭答應了。
飛龍嶺大當家還是那個樣子,一副笑哈哈的嘴臉,葉從龍依然不改從前,一口又一口錦兒妹妹的叫得親熱。
“阿真吶,還是你們好,有沖勁,這手下人數是一茬又一茬的往上漲,聽說你手下那個叫齊添的小子,跟著何長樂把小雪山給拿下了……。”
“看葉叔叔說的,你也是正當壯年,在這一帶可是土霸王般的人物,只是不想欺負別處山嶺而已。”
林真與大當家打著機鋒,聊得熱鬧,冷不丁的,大當家提到了他兒子。
“從龍呢,對錦兒也是夠黏糊的,我啊,老了,搞不懂現在的小家伙,怎的這么小就有了意中人呢。”
“葉叔叔過于多慮了,小孩子沒那些心思,只是想找玩伴而已,有些事我們現在別想那么多,順其自然,順其自然。”
林真一嘴就將飛龍嶺大當家想提親的話給堵住。
都說長兄如父,如果林真不答應的話,那關于林錦的事還是免提。
大當家看著兒子殷勤的圍著林錦打轉的身影,不由得頭疼萬分。
那小子,前些日子還把以前欺負過林錦的那些小土匪給修理了一頓,今日還想抓兩個來崇山,說是要給林錦出氣呢!
唉……。
如果林真還是在他的飛龍嶺,那別說林錦,就算是加上林昭,大當家都可以給兒子弄到手。
可現在林真不在他飛龍嶺,帶領的勢力也比他的飛龍嶺強大幾倍。
飛龍嶺大當家帶著一聲嘆息回去了,縣城的快報又來了。
“山主,毛知縣的兩個師爺到了縣城,今日毛知縣開始著手查帳,據說還與主簿鬧了一場。”
因為各山都有各自的首領,而林真又是各山首領的首領,眾匪就把林真稱為山嶺之主,簡稱山主。
林真得了稟報后,點了點頭,說:“看來,毛知縣這新官上任,有些人不服啊!”
事實也確實如此,毛克陽現在還是個光桿司令,除了身邊的兩位師爺外,沒人可用。
衙差書吏們對新來的知縣不了解,都還在觀望著。
所以他查帳很不順,在發現銀庫、糧庫、料庫這些都與記載有出入后,想了解原因都找不到人問。
等到毛克陽查完帳,清點完縣衙人數,開始接手縣衙事務時,時間已是八月初。
至八月中旬,他才開始上書參奏張縣丞使人暗殺上司之事,一并被他參告的,還有貪贓枉法的縣主簿和參與誣陷忠良的縣典史。
“……臣半途遭人劫殺,歷經磨難得以無恙,據賊所言,乃縣丞使之,臣以為,前知縣之死與其亦有莫大干系,請上諭將其革職查辦......。”
“臣查知,縣主簿私吞公銀公糧三千余貫,其罪不輕......,還請上諭將其革職查辦......。”
“臣聞之,前黃鄉巡司巡檢黃大勇出戰據敵,死戰不退,戰死沙場,卻遭人誣陷為貪生怕死之徒,其子亦遭人陷害……,縣典史參與其中......。”
毛克陽在奏折上,連參縣里的二三四把手,把這些官員全部給貶了個底朝天。
而且,他還在奏折的最后,附上了幾份證據。
也是在這個時候,林真收到林凈之派人送來的信,說在銅爐嶺附近的一座山下發現了一種礦石,經過辨認,最終確定是銅礦!
銅,可以拿來鑄銅錢,更進一步的話,可以用來鑄銅炮!
林真心中狂喜,當即叫上幾名人員,一起騎上馬兒奔向了銅爐嶺。
他知道,如果能偷鑄出幾十上百管銅炮,那他的地盤就可以說是穩固如磐石了,而且以后的發展也會更加順利!
林真一行人在天黑之前趕到了銅爐嶺,然后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發現銅礦的山嶺查看。
銅礦位于銅爐嶺西面三里處,深入山腹內部,地勢險峻,人跡罕至,礦山頂有一條山泉水流淌而下,匯聚成一小片湖泊。
而林真帶人風餐露宿的挖掘了兩天,確認山腳下就是黃銅礦床,甚至還能從中煉出少量金銀。
“凈之,煉鑄之事交與你來操辦,萬萬不可外泄……,要絕密。”
“大公子放心,我會注意的。”
不過從采礦到煉鑄銅炮,這都不是一下子能搞得定的事,須得從長計議。
不僅要有懂得冶煉銅礦的人,還需要有懂得制作銅炮的工匠......。
林真相信林凈之能辦好,也就沒在銅爐嶺多待,帶著一行人又去了桂嶺堡大嶺。
上個月,王厲臣和他說桂嶺堡的鄉老邀其一同造窯燒瓷,他也沒太在意,現在看來還是要去看看的,能造出瓷窯之人,也應該能建造煉銅的爐。
在路上,林真讓人準備了一些禮品,這次是要親自登門拜訪,算是正式拜訪這些鄉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