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與城中那些害怕遭到殘害凌辱的百姓不同,赤忠于大明之人,卻是依舊對長寧軍充滿敵視。
有人全家赴死以明心跡,有人收拾東西計劃著逃離,還有人則是準備拼盡一切抵抗長寧軍的統治。
府學廩生丁寧便是堅定的抵抗者之一。
他先是回到家中將賢妻愛子殺滅,再去到位于縣衙后面的府學與幾名好友匯合,繼而一同前往衛署拜見兵備副使林一柱。
他已孑然一身,沒人能夠再威脅他,也沒人能打消他的衛國之志。
“林兵憲,如今賊軍入城,人人驚惶恐懼,我等雖人少力薄,卻愿同林兵憲一道,奮勇殺敵,與贛州城共存亡!”
“對,現下贛州官員大多落入賊人手中,唯林兵憲在此,便請林兵憲領我等與賊人抗爭。”
“以學生之見,可放火將府城義倉燒了,免得賊人以倉內米糧為補給。”
“也怪這老天,竟下雨,我等不能以猛火拒之……”
“不如……”
面對幾個你一言我一語、出謀劃策要給賊軍找麻煩的府學生,坐在大椅上的林一柱沉默了。
他從會昌逃來贛州城后,沒能組織起贛州衛兵馬前去奪回會昌縣,又不敢前往江西按察司述報,只好待在贛州衛的署衙內,想著在這邊立下些功勞,好將功補過。
可他沒想到的是,前時賊軍貪生怕死不敢攻城,只敢躲在城頭炮火射程之外耀武揚威,使得他寸功未立。
而現在,隨著屠珅的叛變,贛州府城在繼會昌城陷后傾刻間又落入了賊軍手中。
死罪啊,死罪啊!
會昌城陷是李明武與賊人內外勾結,贛州城破是屠珅叛敵開了城門。
兩次發生這種叛變之事,他這個身負監察兵將之責的兵備道主官難逃罪孽。
林一柱此刻全身充斥著滿滿的恨,既恨李明武,又恨屠珅,還恨那個與他同一姓氏的賊首。
這股生生不息的恨意,差點就能將他的身體給撐爆。
他平復了下心中的情緒,目光微閃,點頭道:“本憲也有一計,或可讓賊人投鼠忌器。”
“計將安出?”
眾位府學生員俱是精神一振,做出聆聽之態。
“來,我與爾等細說。”
林一柱低聲在幾人耳旁嘀咕了一番后,幾名府學生員皆是大吃一驚。
這計策或許為世人所不恥,卻是現下少有的妙計!
丁寧接下了任務,成為了計策的執行者。
他與要前往鎮南門白衣巷將義倉毀壞的幾人拱手道別,堅定的踏出了衛署。
此時的贛州城,上空下著瓢潑大雨,敢于抵抗賊軍的朝廷兵將已在街上絕跡,城里充斥著的都是些混亂的百姓。
這些百姓們背負行囊、拖家帶口的,在雨中大步疾行。
他們,即便是聽了長寧軍的軍令,依然驚慌失措;
他們,即便沒被長寧軍冒犯,也依然害怕得要往城門奔逃而去。
“要出城的父老鄉親們,都別亂,按序出城……。”
有長寧軍兵卒在大聲的維持著混亂的秩序,盡量減少百姓們的恐慌。
兵卒們并不阻攔這些想要出城的百姓,只需屠珅麾下的兵卒篩選辯認一番后,證實是普通城民便可被長寧軍放出城。
丁寧混淆于百姓中,徐徐經過了巡撫署衙。
撫衙現下已經被賊軍給占據,賊首的帥旗便豎在撫衙院內,撫衙外一排排賊軍正在雨水中巡視。
丁寧一雙眸子冷漠又堅定的盯著街道,繼續前行到府衙。
府衙,也已被賊人所封控,留守府衙的程同知似乎很受賊人重視,被賊軍以大傘護送著往撫衙方向走去。
“程同知……莫非……也叛變了?”丁寧喃喃自語著,眼中閃過一道厲光。
贛州府的兩名府同知他都很熟悉,另一名同知,隨劉府尊前去迎接新巡撫時落入了賊手,而程同知因與劉府尊有仇隙,沒能去新巡撫面前露臉,逃過了一劫。
沒想,現在卻是降了賊人!
丁寧見有賊軍望來,忙收回目光,繼續冒著大雨往推官沈光裕的府邸跑去。
林兵憲說,沈推官讓人去長寧縣將賊首的妹妹抓了過來,如今就養在沈家大宅里。
而他丁寧此去,便是要將賊首的妹妹林錦給捏在手中,若賊首在意妹妹的性命,他便能以此逼迫賊軍停止對贛州城的進攻,甚至還能逼迫賊首退兵。
想到此處,丁寧心中涌起了一絲激動,有種戰場上斬獲敵酋的快感充斥全身。
若他功成,不但可以挽救整個贛州城,還能為自己增添榮耀,成為流芳百世的英雄。
在這種心情的影響下,丁寧加快了腳步,與百姓擦著肩穿過了府前街,很快就到達了沈家府邸,然后敲開了沈家院門。
通報姓名后,丁寧被迎入了沈家,然后見到了他此來要抓走的賊首之妹——林錦。
這是個臉蛋略黑、卻又很漂亮的小姑娘,那瘦削的身子,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特別的惹人憐愛。
她怯生生的站在面前,靦腆的微微低著頭,像是一朵害羞的花兒似的。
“你……便是林錦?”
“啊,不……是……是的。”
“嗯?”
丁寧皺眉,俯視著小姑娘,喝問道:“你是不是叫林錦,今年十一歲?”
“啊,對......對啊......”小姑娘慌慌張張的點頭,小臉紅撲撲的。
她本名陳春畫,原是一戶農家女兒,自幼便跟在父母身邊幫忙干著農活,因不是父親的親女而時常遭罪。
前段時間,有個姓沈的大姐姐相中了她,給了她家人很多銀錢,將她從父母身邊帶走,又讓人把她帶來了繁華的贛州城。
沈姐姐的叔叔安排她住進了沈家,讓她每天都能享受著富足的生活。
她的日子過得很舒服,很幸福,所以她很滿足。
而且沈叔叔還找人給她學文習算,又給她改了名姓。
所以,她現在不再是以前的陳春畫,而是叫做‘林錦’。
就在小姑娘對沈家感恩戴德之際,丁寧突然上前,一把扣住了小姑娘的脖子,將她提了起來。
……
而離沈家不到一里的撫衙里。
林真正在匯總著贛州城各門的戰報,發出接下來的命令。
與涌金門鄰近的建春門已被拿下,百勝門明軍守卒俱降,西津門守將蕩舟出逃,興賢門因有山洪涌入,守卒全部撤至鎮南門,與鎮南門的明軍守將一同對抗著長寧軍的攻勢。
若忽略城中各處的零星反抗,長寧軍已算是把除了鎮南門外的贛州城給控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