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是仙子?”
小貓瞪大了眼睛,猶自不可置信。
“是華妍仙子?天啊,我都百余年沒有見過仙子,還當仙子又閉關了呢,怎么會出現在下界,而且命運線還與星君的糾纏到了一起,這、這又怎么可能呢?”
小貓起了好奇,抓心撓肺的,根本忍不住,忙是催促起來:“快說,快說?!?
紅衣女子也沒有再賣關子,終是將這番前塵娓娓道來。
“此事說來,緣由歸根究底其實還是出在了泊川星君的身上。”
“當年,泊川星君不知何時動了凡心,思慕起碧桃閣主座下的華妍仙子。他自己雖不曾明言,但卻被其師尊通明上仙所察覺。通明上仙是個疼徒弟的,便私下尋到碧桃閣主那邊。”
“碧桃閣主與通明上仙之間倒是算得上私交甚好,兩人私下里說這些話也不覺唐突。而且,等閑女仙,以泊川星君的條件,若是能結成道侶,對女仙自身一樣同樣大有裨益。便是碧桃閣主,也愿行這個方便,屆時兩廂便宜?!?
“只是,此世間,但凡草木成精之流,于情愛一事上,總要遲鈍一些。碧桃閣主既是不忍好友為難,又怕強拉姻緣,會壞了華妍仙子修行?!?
“還是華妍仙子不忍見碧桃閣主左右為難,遂主動提出,稱泊川星君不日就要下凡歷練,她便不如隨著走上一遭,以凡人之身與他做一世夫妻,也算全了泊川星君的思慕之情。”
“碧桃閣主因為這事,總覺得是自家女仙吃了虧,明明和她沒有關系,只不過是旁人傾慕于她,倒要白白浪費百年時間,心氣不順,也不曾提前支會通明上仙?!?
“通明上仙道法自然,雖有察覺到一點苗頭,但碰了幾次釘子之后,也不敢再去招惹碧桃閣主,只私下里云山霧罩的提示了泊川星君幾句,便坐等看戲了?!?
“其實泊川星君的這次歷練,原也沒什么目的,只是隨意入世走一遭而已。本該是一生富貴,兒孫滿堂的命格才對。卻未想有雞鳴之輩,從中插手,致使華妍仙子早夭,也連帶著壞了泊川星君的命格?!?
“待到百年后,泊川星君歸位,雖一無所得,但因著本也沒有期望,便不了了之了。就是通明上仙看在眼里,也只當是碧桃閣主最后反悔,不肯讓座下女仙入世罷了?!?
“可另一邊的碧桃閣主卻是急的不行?!?
“本來華妍仙子下凡,是準備以一世夫妻恩義,了斷與泊川星君間的情緣糾葛,卻未想年少早夭,又無端受了泊川星君幾十年的香火供養(yǎng)。這下子,可就壞了事了?!?
“華妍仙子原乃是桃花化形,桃花主姻緣,修行時本就最是忌諱情愛因果,不然當初碧桃閣主也不至于那樣諸多顧慮?,F今無緣成了有緣,良緣成了孽緣?!?
“若不是有泊川星君先行歸位,打開了通天路,華妍仙子甚至無力向碧桃閣主求救,一身修為險些毀于一旦?!?
“危在旦夕之際,碧桃閣主將華妍仙子送去異世修養(yǎng),轉而殺向通明上仙之處。未想,通明上仙那邊也出了事。”
“早先泊川星君歸位,冥冥中發(fā)現自己身上多了一道因果,后修行偶有滯澀。待碧桃閣主送走華妍仙子后,星君更是一同直接陷入沉睡?!?
“倆人的子弟全都出了事,這下也不急著打架了,忙是卜卦掐算,才知事情始末。后以大法力扭轉時空,就是想要彌補因果?!?
“而另一邊,當年出手之人也后知后覺發(fā)現它是干預了一位星君的歷練。”
“那人可不會有什么悔恨、后怕的心思,只是覺得,單單結了善緣,便得了如此莫大好處,若是能和星君修成正果,怕不是能夠直登仙位?趁著上仙施法之時,又是故技重施?!?
“喏,你看那里,就快來了。”
小貓不可思議的瞪大雙眼,“竟然發(fā)生了這么多的事情,怎么我半點都沒有聽到過風聲?!?
“這又不是什么露臉的事情,上仙們自然瞞都瞞不過來,哪里會叫外人知曉。若非我常年游走在這異世間隙,也不會得上仙示意,出手護上一護。當然了,即便沒有我,這一世那妖徒也有不了什么好下場。”
小貓恍然大悟的點點頭,然后又有了新問題,“可是,你剛剛說,那妖徒因與星君結下善緣而得了莫大好處?額……我怎么不知道星君還能有這般運道?”
“泊川星君居破軍位,自然是不行的?!?
“只是,這世間雖屬草木成精最難,但舉凡能入道修行,無一不是身負大機緣者。”
“所以,與其說那妖徒是沾染了星君的運道,不如說是偶然之下,搶占了仙子的運勢,這才會有所進益?!?
“是這樣嗎?”小貓奇怪,“按理來說,那妖徒雖不入流,但對于這種偷天竊運之事還是做得多了,竟然也沒有察覺出區(qū)別嗎?”
“大概也是真的沒有見過吧。你自己想想,曾有草木之仙下凡歷練的,是否都是愛化做原型,等睡上一覺便重登天路?即便當世有妖徒存在,也無從交集?!?
“???”
“畢竟草木之流,從誕生到有靈,啟識、開智,再至踏道修行,每一步皆是有千年萬年的積累,漫長的時光早已將道心打磨圓滿,無需再畫蛇添足。”
“所以啊,那妖徒認不出,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偷來的東西終歸是偷來的,早晚是該要還給仙子?!?
小貓咂了咂嘴,“是這樣嗎?可在我印象中,仙子一向都是與世無爭的性子,莫要等到最后,見那妖徒隨便的求上一求,然后仙子便不再追究,那就太氣人了。”
“你這傻子,你只見草木諸仙不喜爭斗,可莫要忘了,正因為是草木成精,才沒有那么多多余的情感。不是心軟,是根本沒有心。不是良善,而是無欲則剛。他們雖不喜爭斗,可若是送上門來……”
“你有見過樹是怎么從花泥中吸收養(yǎng)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