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水災
- 農(nóng)女有田初長成
- 妃夕
- 3096字
- 2022-12-12 18:54:16
他現(xiàn)在是不敢小看李雨涵了,難怪太傅連夜給他寫信讓他對付對付這個李公子,他還覺得太傅高看了多慮了。
李雨涵直接派人將趙縣令府中的擺件掛飾字畫通通搜了個便,全部搬空,一件不留。趙縣令氣得內(nèi)傷,發(fā)下牙齒往肚子里咽才止住了殺人的念頭。
搜刮完了,李雨涵終于肯用膳了。趙縣令松了口氣,擦了擦背后的冷汗,“李公子,請用膳吧!”
誰知道李雨涵又來事了,她看著滿桌子的珍饈,將筷子狠狠拍在桌子上,“趙大人!”
“李公子?是菜肴不夠豐盛嗎?”趙縣令現(xiàn)在已經(jīng)害怕了李雨涵說話了。
李雨涵眉頭緊蹙,“恰恰相反,不是不夠豐盛,是太豐盛了。外面那些百姓流離所失,連一口饅頭都吃不上。
可你看看,咱們這吃的是什么?杏仁兒酪、小炒螃蟹、氽大甲、炒葷素兒、什錦葛仙米、鰨目魚、八代魚。好家伙,這就是陛下,用膳也沒有這么豐富啊!”
她目光直勾勾地看著趙縣令,皮笑肉不笑,“趙縣令這么富態(tài),難不成是這清平縣太養(yǎng)人?”
趙縣令臉上一陣青一陣紅,連忙解釋,“這……這……下官平常也不敢這么胡吃海喝,只是今日為了款待兩位大人,不得已才做這些菜肴。
李公子不喜歡的話,下官這就撤了。”
說著他就吩咐侍女,“來人,趕緊將這些菜撤了,換成本官平常吃的糙米飯,素饅頭。”
侍女為難,這平常趙縣令都是大魚大肉,那里肯吃什么糙米饅頭,整個縣令府也找不出這兩樣東西來啊。
她趕緊托付人出去買,臨時做了一些糙米飯和饅頭出來,李雨涵和楚風南這一路上都是吃得饅頭。
還是冷冰冰硬邦邦的那種,現(xiàn)在見了軟乎乎的大白饅頭,也不挑食,就著咸菜吃得香甜。
反觀趙縣令,他吃了一口糙米飯,那半生不熟的飯里還夾雜著糠,簡直是難以下咽。
還有這淡然無味的白饅頭,配上那齁咸的豆腐乳,他養(yǎng)的狗都不吃這些。
李雨涵掃了他一眼,“趙縣令,城內(nèi)的百姓可是連吃一口饅頭都是奢望,倘若他們能夠吃上我們現(xiàn)在吃的這一頓,恐怕做夢都要笑醒。”
趙縣令點頭苦笑,一頓飯下來,他的口腔已經(jīng)被糙米打出了水泡。
“兩位大人,舟車勞累,不若先行休息?”趙縣令現(xiàn)在只想溜,然后去廚房大吃特吃一頓。
“不了,本官和大學士掛念城里的難民,現(xiàn)在想去看看,不知道趙縣令可有空?”
趙縣令哭喪著臉,“下官自然奉陪。”
李雨涵和楚風南忙碌了一下午去考察受災情況還有百姓傷亡,幾乎是挨家挨戶地問,一個一個將失去了房屋的難民集中起來,為他們臨時搭建了一個帳篷遮風擋雨。
一下午一行人是累得上氣不接下氣,趙縣令從來沒吃過這種苦,他腳底都打上了好幾個水泡,疼得他走一步便要倒吸一口涼氣。
等到傍晚的時候,天空開始下起了小雨,密密麻麻,沒有任何停下來的苗頭。
還沒到傍晚世界已經(jīng)陷入黑暗,墨黑的色的天和融合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見。
大地似乎是沉沉的入睡了。
然而,雷卻在頭頂隆隆的滾動著,好像被那密密層層的濃云緊緊地圍著掙扎不出來似的,聲音沉悶而又遲鈍。時不時有一道猙獰的閃電在云朵里翻涌,像一條被禁錮得不到自由的長龍。
朝廷派來的士兵們在臨時搭建好灶爐里做飯,咕嚕咕嚕冒著泡發(fā)出一陣陣的米香,昏黃的油燈將外界的黑暗隔離開,仿若合成一界。
百姓們手里拿著碗排著隊去領粥和白饅頭,臉上的憂愁和悲痛終于是散了一些。
楚風南也端著一碗粥大刺刺地坐在地上,倒也是沒了之前的文弱書生樣,他將粥碗遞給李雨涵,“李公子,吃點東西吧。”
李雨涵接過來喝了一口,楚風南望著帳篷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小雨,臉上露出一絲疲倦。
“真是沒找到,治水是這么累人的一件事,我們這還沒開始治水呢,只是收留難民就折騰得筋疲力盡。”
百姓起初見到是他們穿著官袍,掉頭就跑。更有甚者,還會撿石頭對他們?nèi)舆^來,楚風南頭上的大包就是一個小孩扔的。
他和李雨涵只好一個一個對那些百姓們做工作,告訴他們不是清平縣的官,是朝廷派來的官,是來幫助他們重建家園的。
這些百姓才慢慢相信,后來其他的人見到李雨涵他們真的是來幫助他們的,才愿意到這帳篷里來。
“嘖,這算什么,更忙的在后面。”李雨涵看著陰沉沉的天空,心中隱隱不安,這連綿不斷的小雨過后,恐怕就是暴雨。
這清平縣畢竟是挨著京城的,人口眾多原本是山清水秀,但是隨著其他城的百姓移居到這里,為了生計許多人就去山上砍伐樹木做木工維持家用。
這日子確實是過得有聲有色,但是環(huán)境卻大大的破壞了。
現(xiàn)在的清平縣山上都是光禿禿,稍微下一點大的雨,便會山體滑坡出現(xiàn)泥石流,每年到了雨季都是傷亡慘重。
遇見像今年這種雨水很多的年份,往往就會出現(xiàn)洪災,一出現(xiàn)洪災。
趙縣令這些官員又會去山上砍伐樹木來將擋水,雖然是暫時擋住了洪水,但是根本就治標不治本,反而惡性循環(huán)。
現(xiàn)在種樹是肯定來不及了,李雨涵在想怎么才能減低傷亡。
“喂!你干什么呢?”
“他搶我東西吃!”
“他明明就來領過吃的了,還要來!”
難民們辦法出了一陣爭吵,那名眾矢之的的少年被趙縣令推搡到地上。
聽聞他已經(jīng)吃了還要再吃第二碗,心中憋著的一股火燒了起來。他被李雨涵折騰了一下午,索性打算全部將怒火發(fā)泄到這個少年身上。
“媽了個巴子的,小賤種!”趙縣令一耳光打在少年臉上,將少年打得眼冒金星半天在地上起不來。
原本告發(fā)少年的那個中年女人抱著自己的小孩于心不忍,她原本也是惱這個少年要多吃,但是趙縣令這是要將人打死不成。
她連忙去拉趙縣令的褲腳,替少年求情,“縣令老爺,你放過這個孩子吧,他可能只是餓了太久了。”
趙縣令正在火頭上,一腳蹬在那個中年女人的肚子上,“別拿你的臟手碰本官,你們這些賤民就是沒有規(guī)矩,老子今天偏要打死這個小賤種。”
李雨涵皺了皺眉頭,走過去抓住趙縣令的拳頭,“你干什么呢?”
趙縣令嘿嘿一笑,“李公子,我是在教訓這些沒規(guī)沒矩的難民,你就不要插手了。”
那個被打的少年終于回過神來了,連忙躲在李雨涵后面,哭訴,“大人,草民并不是要騙吃騙喝,只是我家的姥姥年紀大了行動不便,草民只是想替我姥姥討一碗粥拿回家給她吃。”
“你給我閉嘴!”趙縣令狠狠瞪了他一眼,又對李雨涵說,“李公子,這些倒霉孩子鬼話連篇就愛撒謊,大水都將他們的房子沖沒了,拿來的家給他姥姥住。”
少年哭著搖頭,“大人,我說的是真的,我家因為靠近上游,所以大水并沒有沖垮我們家的房子。但是大水淹了我們家的地,糧食都沒了,不得已才到這里來討要一碗粥。”
“是真的,小楓沒有說假話,他家確實沒有被水淹,他姥姥生病在床也是真的,我可以作證!”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站出來替那個叫小楓的少年作證。
“我也可以作證,小楓是我們清水村的人,我是清水村的村長。”一個白胡子老人也站了出來。
楚風南見少年不像說謊的樣子,不悅地看著趙縣令,“趙大人,在打人之前還是要搞清楚狀況,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人,難怪清平縣的百姓看見穿官服的就怕。”
趙縣令悻悻將拳頭放下,“是是是,楚大人說得是。”他轉身想要走,李雨涵卻叫住他,“等等!”
“李公子還有什么事啊?”
李雨涵將少年從地上扶起來,對趙縣令揚了揚下巴,“趙縣令,冤枉了人好歹也要給別人道歉吧。”
趙縣令鼻子下的八字胡須動了動,他懷疑自己耳朵聽錯了,指了指自己,“本官向他道歉?”
李雨涵面無表情點了點頭,“不然還能是我?”
趙縣令拂袖,“不可能,本官可是縣令,哪有當官的向他們這些賤民道歉的!”
李雨涵將腰間的尚方寶劍拔出,直接架在了趙縣令的脖子上,“你道歉不道歉?”
“你……”趙縣令沒想到李雨涵竟然想要殺了他,他只好老老實實對著少年說,“本官錯了。”
“大聲點!”李雨涵又將劍身挪了挪,嚇得趙縣令臉色發(fā)白,扯著嗓子大吼一句,“本官錯了!”
他又氣又怒,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揚著頭大吼活像一個王八似的,十分滑稽可笑。周圍的百姓都笑出了聲,就連小楓也忍俊不禁。
李雨涵收回劍,趙縣令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李公子,今日之時本官記住了。”
說罷他不顧外面的雨,怒氣沖沖走了出去,他身邊的章師爺連忙跟在他似乎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