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陷進去了
- 開山做祖
- 七月火鍋
- 2188字
- 2022-12-02 12:01:00
“府城有重兵把守,鬼蝶郎君貿然跑來攻打,是不是太膨脹了?”
丁太初聽到袁千總那翻話,感到不可思議。
“談不上攻打,就是偷襲。”
“鬼蝶郎君來無影去無蹤,本是老大難問題。”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如今我鎮邪司在明處,那狗賊在暗處,突然上門來一下狠的,能讓人猝不及防。”
“江湖上有個說法,厲害法器,能讓三流修士,變成一流高手。”
“如今喬都尉不在,茍都尉又受了傷,我鎮邪司后方空虛。鬼蝶郎君得了法器加持,膽子肥得很,保不齊今晚就殺過來。”
袁澤長吁短嘆,眉頭皺成了“川”字。
丁太初問道:“大哥,我好奇多問一句,如果涉及到什么機密,你可以不回答。既然算到了鬼蝶郎君要來,何不上報省城鎮邪司,派個高手來個甕中捉鱉?”
“老弟你是鐵牌供奉,跟你說說也無妨,那鬼蝶郎君警覺性極高,稍有風吹草動,跑得比兔子還快。若是從上面請來了高手,那狗東西怕是躲起來不肯現身。”
袁澤苦笑道:“再者,又不是來了鬼道大軍,也沒冒出七境鬼王。我們臨海城本身有六境都尉坐鎮,遇到這點麻煩就上報,上面會質疑我們的辦事能力,以后日子不好過。”
丁太初秒懂了:“我這供奉也該為鎮邪司出一把力,不如我去客卿居小住幾日,也不知道方不方便。”
“老弟,還是你仗義!”
袁澤就等這話了,頓時如釋重負:“翰林院和鎮邪司一向不對付,除非鬼怪大舉攻城,否則翰林院那幫只會窩里橫的讀書人,是不會幫忙的,說不定還要看我們笑話。至于府尹衙門,能自保就不錯了,老哥也是逼得沒辦法,厚著臉皮來求賢弟搭把手。”
“沒問題,大哥的事就是我的事。”丁太初求之不得。
“好兄弟,客套話我就不多說了,我這就叫人收拾客卿居,安排你住下。”袁澤說完長舒了一口氣。
“稍等,我把書稿整理一下。”丁太初說著開始整理兩箱子的書稿。
“這么多稿子?”
袁澤看得眼花繚亂,好奇心上來了:“賢弟寫了什么大作,能否給我拜讀一下?”
“哪里是什么大作,瞎寫了一篇話本。”丁太初心里沒譜,不確定這個新世界的人是否認可《水滸傳》的文學價值。
“老弟你身為舉人,竟然寫話本?”袁澤震驚不已,他印象中寫話本的,大多是考了十幾年也沒考上秀才的落魄文人。
“慚愧,讓大哥見笑了。”丁太初大方承認了,反正他鐵了心要出版《水滸傳》,這是他未來的搞錢之路。
“哈哈,還真是巧了,高深的經史子集我看不懂,就愛看話本。”袁澤大笑道。
“大哥也對話本感興趣?”丁太初很意外。
“老弟你有所不知,鎮邪司坐到百戶位置,就得多看話本,從那些民間鬼怪故事中獲得啟發,有時候用來對付邪魔外道還真有效果。我這當千總的,更要多研究話本,一來是打發時間,二來也是從書中找找破案線索。”袁澤說了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原來如此,那你大哥你先看著。正好我要去找葉兄和妙妙姑娘打個招呼,跟他們說清楚我要去客卿居小住幾日。”丁太初說完就了出去。
袁千總和丁老弟混得很熟了,也不拿自己當外人,坐在書房椅子上看了起來。
他從第一回看起,漸漸露出了饒有興趣的表情。
當他看到第三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情不自禁攥緊了拳頭,整個人進入一種狀態:陷進去了!
那模樣完全是入迷了,嘴里時不時蹦出兩句粗口。
丁太初出去找葉晚星和妙妙談完,回到書房里的時候,看到了離奇的一幕。
只見袁澤擼起袖子,破口大罵:“高衙內,別讓我看見你,老子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罵了一大通還嫌不過癮,他又怒氣沖沖地瞪著丁太初:“老弟,你來得正好,這大宋國在哪里?你給我指條路,便是漂洋過海我也要殺過去。”
少年訝然:“袁大哥這是作甚?”
袁澤身上爆發出殺氣,武者血性拉滿了:“我忍不了,這件事我忍屎忍尿也忍不了!告訴我高衙內在哪里,我要弄死他!”
丁太初沒想到對方入戲這么深,代入感未免也太強了。
少年忍俊不禁道:“大哥,話本故事,純屬虛構,那大宋國和那高衙內,皆為書中虛構出來的東西,你又何必當真。”
袁澤愣了一下,過了片刻才緩過神來,贊嘆道:“老弟你寫得實在太好了,我剛才沉浸書中無法自拔,一時忘了現實與虛幻。”
不等老弟謙虛一句,袁千總又說道:“老弟,你們讀書人有句話怎么說的來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此佳作,都寫了這么多,為何不印刷出版?”
“我在臨海城人生地不熟,正要請教大哥,有沒有書局方面的門路。”丁太初順藤摸瓜,天書已成,接下來就該印刷出版了。
“門路當然是有的,我看你這書足有一百二十回,分為十卷印刷,陸續連載出版。若是賣得好,能掙不少錢。”袁澤笑道。
“水滸傳全文九十六萬字,若是分為十卷,每卷才九萬多字,是不是太少了點?”丁太初問道。
“這還叫少?”
袁千總一臉驚訝:“老弟,你只看圣賢書,怕是對話本有什么誤會。時下的話本,四五萬字便印刷成了一冊書。比如說前兩年名氣頗大的《江湖游俠傳》,全文一共八卷,分為兩年陸續出版,每卷也就五萬字。你一卷十二回,差不多十萬字,稱得上量大份足!”
丁太初一拍腦門兒,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常識性的錯誤。
他記憶里前世那些書籍,單本二十萬字很常見,主要是因為字體很小。
而在文昌皇朝流行線裝書,活字印刷的字體,個個都有指頭那么大,一本書四五萬字很正常。
還有人出版的詩集,加上扉頁間的名家點評,以及商業吹捧,也就兩三萬字。
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點,醉銀劍不允許自己再低調下去了:“大哥一語驚醒夢中人,不知袁大哥在哪家書局有門路?”
袁澤大笑起來:“哈哈,你這回可問對人了。文墨書局的錢大掌柜,去年被惡鬼纏身,那案子是我辦的,也算救過他一命。老弟,把你書稿帶上,我這便帶你去拜訪錢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