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老師
9011回校讀書之前,剛好是8711離校。朱剛在系團學聯的小報《鍾文》里寫:“《莊子》曰,醉者神全。被《列子》抄襲了,被劉伶實踐了,被淵明帶入桃源,從15號樓吐到3號樓。”這段話當時隨著一張16開的散發著油墨香味的小報紙,被輔導員從復旦帶到南昌陸軍學院,喚醒了每天叫著番號踢著正步日出列隊日落站崗的中文系孩子們的文藝之心。1991年6月的一個清晨,軍校食堂里,9011的孩子們啃著堿放太多了的大黃饅頭,傳閱著這張報紙。他們懵懵懂懂地想到,讀中文系,是要看《莊子》的,也是要喝酒的。
大一的第一堂課,是駱玉明老師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開口就是:“你們來復旦讀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學里學的知識全部顛覆掉。”我們這一班人,先是循規蹈矩地讀了六年中學,一個個爭做好學生,隨即便被時代的車輪帶去了軍校,走了一年隊列,學了一年軍理,突然聽到這樣的話,大家都有點發懵。很多年后,當我在課堂上對一年級的孩子們說出差不多同樣的話的時候,恍然間,覺得自己也還坐在他們中間。
隨后的一個學期,駱老師便開始顛覆我們的“舊知識”了,他講課很奔放,每次講到莊子、阮籍、嵇康、李贄這些特立獨行之輩,便會激動起來,全班也跟著他激動起來。有幾次,課上完了,正下著小雨,駱老師一縮脖子,把書和傘夾在腋下,信步走入雨中。大家就隔著教室的大窗戶,默默地望著他走遠。
嘻嘻哈哈地聽了一學期課之后,迎來了大學時代的第一個期末考試。迎考的日子里,大家都自覺地跑去教室自習,不到熄燈不回宿舍。那一天也不怎么特別冷,雖然第二天就要考作品選了,但坐在自習室里還是不住地發抖,完全看不進書,一跺腳裹上圍巾就回宿舍了。剛踏進寢室的門,肖藝抓住我的胳膊就嚷:“你回來啦!駱老師來過了,剛走!”什么情況啊?原來是明天要考試了,駱老師在家里一琢磨,題型還沒公布過,越想越覺得如果不去給我們提個醒兒,大家都會考砸。于是他沖進寒風,跑完男生宿舍跑女生宿舍,告訴大家,明天要考二十個填空題,范圍是教材里所有作家的姓名字號包括室名、謚號,請大家務必連夜準備,說完便匆匆地回去了。這門課用的教材是朱東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雖然只上了一學期課,教材卻是毫不含糊的六大本,所有作家的名號啊……
就這么不期然地迎來了復旦園里的第一個通宵。宿舍每天晚上十點準時熄燈,只有走廊里有燈。寒風刺骨的冬夜里,9011的女生們,一人裹一件軍大衣,坐一個方板凳,在三間寢室門口一字排開,念念有詞地背誦,直到東方發白,窗外飄起了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