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十二時辰
復旦大學的邯鄲校區是一片四四方方坐北朝南的龐大區域,最東頭的圍墻外是國定路,從國定路的一扇小門(那時候是小門)出去,過了馬路,就是東區。
我們進校前,中文系的男生也住在東區。1991年4月,學長朱剛畢業的時候,在系報《鍾文》上寫:“只有書架上的酒瓶沒有遺憾。《莊子》曰:醉者神全。被《列子》抄襲了,被劉伶實踐了,被淵明帶入桃源,從15號樓吐到3號樓。”15號樓就在東區,所以之前學長是住在東區的。這些文采飛揚的句子當即隨一張油印小報傳遞到南昌,在軍訓中的準一年生中蕩起巨大的漣漪。誰也沒有想到,不久以后,我們也住到了東區。更沒有想到,朱剛學長多年之后成了我們班的女生家屬。
我們進校后,東區就只準住女生了。不要說男生進不去,男老師和家長也需要經過一些繁瑣的手續才能進去。東區一共有四幢宿舍樓,毛估估大概住了兩三千個女生吧。兩三千人和外界的通訊,全部依靠門房間里的三臺傳呼電話。門房阿姨接了誰的電話,誰寢室里門邊的對講機就會吱吱嘎嘎亂響一陣,隨后傳來阿姨中氣十足的聲音:“419,某某某,電話!”(419是我住的寢室,拿來舉例子。)這時,就會有個女孩子大喊一聲:“來了!”離弦箭一樣躥下樓去。如果這個某某某不在,寢室里會有人對著門口大聲說:“不在!”對講機就又吱吱嘎嘎一陣,不響了。
那也還是全體依賴生活委員的時代,每天兩次,每個人嗷嗷待哺地等著生活委員從6號樓那個真的叫“9011”的信箱里取了信和字條過來分發。收到一封盼望已久的信,可以美上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