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南國蛇盤山,客棧遇書生
- 詭異西游世界
- 客觀的龍先生
- 2020字
- 2022-12-08 00:01:38
陳玄奘很確定,在洪福寺時,至少他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但仍然沒有發現異樣所在。
更何況,寶物明顯不在洪福寺中。
否則這一路,它也不可能冒著生命危險跟過來,甚至不惜身負重傷,也要施展本體神通與自己的腹中白蓮對抗。
眼前火苗灼熱,樹影婆娑。
陳玄奘頓時恍然,“莫非,泉客要找的東西,一直都在我的體內?”
想到此處,不免后背發涼。
他體內的異物有二,不是羊皮紙便是人面白蓮。
人面白蓮乃是寶生五蓮菩薩所種,想必并非泉客所尋的寶物。
要說腦中的羊皮紙,陳玄奘左思右想,卻總感覺這東西和泉客八竿子打不著啊!
林中人影漸近,腳步噠噠。
抬眼瞧去,來者正是孫悟空,他手中拎著著只去臟脫毛的兔子,以及一布袋的山果,走動間,那嫩生生的兔子肉也跟著上下晃動。
“師父,今晚正好能瞧瞧俺老孫的手藝啊,想當初占山為王時,嘿嘿嘿,吃的滋潤的很。”
“可惜了,俺如今只能看不能吃。”
抱怨了幾句天道不公,孫悟空便將兔子肉串好,又抹了些碾碎的野果野椒。
烈火正盛,表皮被煎出了“滋滋”脆響,油脂滲出表皮,野生山果的香味和肉香相互交融。
深夜,篝火,美食。
在異界奔走逃命數日,今晚倒是讓人神怡心曠,安閑自得。
旭日,晨風拂散薄霧,綿延萬里。
于山中歇息一晚,次日繼續啟程,走停停,到蛇盤山時,已是傍晚時分。
山下有個村落城鎮。
石子道上挑擔的老翁趕著黃牛;草屋門前大公雞翹著尾巴大搖大擺穿過鴨群;光屁股的小孩扎著沖天辮咿呀亂叫,鬧著說要吃老王家的麥芽糖。
村民安居樂業,周圍都是些歡聲笑語。
看著平靜的一切,陳玄奘的心情也變好了不少。
步行沒多久,便瞧見一個開張的鋪子,店門口撐著一桿灰布旗,其上龍飛鳳舞寫著四個字——“蛇盤山客棧”。
孫悟空見狀,指著布旗喊道:“師父,這有個客棧啊,今晚總算是有個住處了。”
“嗯,今晚好好歇息,明早就動身前往鷹愁澗。”
陳玄奘說罷,抬腳踏入了客棧內。
“師父,你去鷹愁澗干甚啊?”孫悟空緊跟上來,笑呵呵問道。
“我要找一個東西。”
陳玄奘說完,便將銀兩遞給肥頭大耳的微胖掌柜,又點了些吃食和酒水。
師徒二人共坐桌前,酒菜上齊,香味撲鼻。
一邊吃著,陳玄奘一邊看向對面的孫悟空:“大圣,有件事為師想問問你,那西海龍族,你可知曉?”
孫悟空的面具臉上看不出悲喜,血紅符文緩緩蠕動,顯得神秘而怪異。
“曉得啊,當初俺老孫的定海神鐵就是在老龍王家里拿來的,不過這具體細節記不清了……師父,你也知道俺老孫這記憶啊,早被面具攪混了!”
將炒肉喂進嘴里,陳玄奘微微頷首。
這些內容倒是沒變。
但腦中一聯想到菩薩和廟宇內的種種異常,加之白腸和泉客的存在,不免對海中的東西有所忌憚,何況是神異奇獸。
“大圣,此界的龍,長何種模樣?可是與廟會時的龍燈一樣?”
孫悟空沉吟片刻,回憶著當初所見。
“俺老孫倒是在天宮見過,其云霧相隨,身形巨大,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
“隱約記得,那相貌和凡間所描繪的倒也半差不差了,就是多些神性罷了。”
孫悟空心中不解,反問道:“師父好端端的,問這個作甚啊?”
陳玄奘飲下一口濁酒,喉間辛辣而溫熱。
他抬頭看向孫悟空的玄色面具:“不出意外的話,鷹愁澗中有一條白龍,他乃西海龍王三子,敖烈。”
孫悟空聞言又驚又喜:“師父還有那未卜先知的本事?”
“并非,有個友人托我前去罷了。”
師徒二人正有一搭沒一搭聊著,忽見客棧門外走來了一名身穿月白布衣的書生。
卻看那書生模樣,正是布衣布鞋風塵仆仆,腰懸暗青玉佩,手拿竹簡,身長七尺有五,發插木簪,薄唇白面。
但雙眼處卻覆著一條三指寬的灰布。
“哐哐哐!哐哐!”
地面發出木棍敲擊的聲音,垂眸一看,正是白面書生杵著拐棍,慢慢悠悠踏入了客棧正堂。
“二位可是要去鷹愁澗?”
白面書生開口說話,隨即對著陳玄奘和孫悟空抱拳作揖,其聲音溫和,舉止得當,透著一股讀書人的儒雅氣質。
“正是。”陳玄奘回道。
白面書生撐著拐杖站里良久,忽然搖搖頭,重重嘆了口氣。
“二位想必是外鄉人吧,這前方的蛇盤山鷹愁澗并非好去處,先前可是出過不少人命,在下這對招子,便是折在了此處。”
“在下這般還算氣運好些,更多的,則是尸骨無存。”
聞言,陳玄奘放下了手中碗筷:“還有勞先生告知,這鷹愁澗中究竟有些什么東西?”
此事關系重大,不可馬虎,他聚精會神,靜靜聽著對方訴說線索。
白面書生不禁苦笑,“在下也說不清楚這鷹愁澗中究竟有何異物,是是非非,有亦或無,豈非三言兩語能說清道明。”
“但在下還是奉勸二位,無論聽到了怎樣的讒言和傳聞,都不要踏入鷹愁澗內。”
“在下是好意,但有些人居心叵測,恐難以辨別是非對錯。”
聽完此話,孫悟空不樂意了,他一拍桌子,起身怒聲喝道:“你這哪里冒出來的重孫,拐彎抹角說了些不著邊際的話,莫非是要誆騙我等?”
“無妨。”陳玄奘道:“等他說完。”
不遠處站著的白面書生仍是笑著,對此并無半點怒意。
“二位不愿輕信于我,在下自然明白,畢竟萍水相逢,如何能因為旁人的三言兩語改變主意。”
語罷,書生轉身離開,出店前,仍舊留下一句話:“不過小生還是奉勸二位。”
“莫要靠近鷹愁澗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