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四川“回鍋肉”
- 山食物語
- 坤靈伴赤子
- 1023字
- 2022-11-21 10:49:58
嘿呦,話說回鍋肉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發明。然而,真相并非如此,回鍋肉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北宋,具體于何時誕生、由何人刨制、自何時流行已無法考證。古時稱為“油爆肉”,味道偏向于咸鮮,到了明清時期,辣椒的傳入,致使回鍋肉基本定型。清末豆瓣的創制,大大提升了回鍋肉的口感和品質,使回鍋肉成為川菜中最著名的一道菜。要是如果說還不能斷定宋朝爆肉與回鍋肉是否相同;那么,明代的油爆豬則清晰地呈現出回鍋肉的基本特征。明人宋翊《竹嶼房雜部》這樣記載:“油爆豬,取熟肉細切膾(切片),投熱油中爆香,以少醬油、酒澆,加花椒、蔥,宜和生竹筍絲、茭白絲同爆之。”。古代時期稱作油爆鍋咧,四川地區大部分家庭都會制作的“家常菜”。所謂回鍋,說白了就再次烹調的意思。
回鍋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大家伙兒必然想到回鍋肉。回鍋肉色香味俱全,是下飯菜中,你我的菜。但是配料各有不同,還真別說蒜苗(青蒜)彩椒,洋蔥,韭菜,鍋盔等來制作回鍋肉也是常角兒,偶對了給您說說“家常”顧名思義,“調料家常有之意,”所以每一家制作出的味道都不相同,這一特性,也是賦予了回鍋肉這道菜獨特的魅力。呦呵,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四川回鍋肉“被評為“中國菜”四川十大經典名菜。可真牛逼哄哄,那叫人佩服,比有錢人還崇拜。
口味那叫一個絕絕子,色澤紅亮、咸鮮微辣、略帶回甜。主要食材跟你好好嘮嘮。豬后臀肉、青椒、蒜苗、豆瓣醬、豆豉、白糖、生姜、大蒜、鹽、甜面醬還有好多不過主要就指望這些就夠啦。功效對男同胞那太友好了營養豐富、開胃、補腎養血。呦呵這才叫中國美食。
營養學家曾經調侃地說:“日本人用眼睛吃飯,講究顏色與營養的搭配;美國人用腦子吃飯,吃什么東西都注重衛生不衛生?有沒有足夠的熱量?法國人用鼻子吃飯,注意香料的搭配;唯有中國人用舌頭來品味,注重色、香、味與養生。”這也是中華美食在世界烹飪史上久負盛名的所在。中國菜就是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味”即調味、美味。“養”即營養、養生。
入舌回鍋肉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濃香。回鍋肉作為一道傳統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級經常用回鍋肉作為首選菜肴。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它色香味俱全,顏色養眼,是下飯菜之首選。那叫一個入口就深處桃花源的美好,那叫一個地道,不過不是我吹,真的回鍋肉是世間煙火里的獨特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