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培養孩子的高情商(1)

隨著世界步入網絡時代,人際交往的增多,情商(EQ)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它被人們普遍認為是通往成功的必備素質。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智商(IQ)的優劣占20%,情商的優劣占80%。為此,推出的成就方程式為: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由此可知,如果要造就一個優秀的孩子,讓他將來事業有成,從小就要重視對情商的培養。

§§§第1節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父母箴言

父母是對孩子進行情商培養的啟蒙導師,也是孩子情感發展的關鍵。孩子在家里會學到許多基本的信息知識,比如,讓孩子學會自我觀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覺;如何判讀別人的情緒與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等。

情商(EQ),即情感智商,也就是人對自己的情感、情緒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會人際關系中的交往、調節能力等,屬于人的精神范疇。專家經過研究得出結論:人的情商比人的智力更能決定人的成敗和命運。

人是有情感的動物,人的一切行為包括智力狀態總會受到情感的左右。人可以被情感精神所控制,也能夠通過努力,控制自身的情感與精神,使其積極向上富有激情,成為一個高情商者,從而為自己的成才鋪平道路。

一般來說,情商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內容:

1.了解自己的情緒

認識情緒的本質可以說是EQ的基石,這種隨時能感覺得到的能力,對于了解自己來說非常重要。不了解自身真實感受的人必然會淪為感覺的奴隸,相反,只有掌握了自己感覺的人才能成為自己生活中真正的主宰,在面對婚姻或是工作等一些人生中的大事的時候也會做出正確的抉擇。

2.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情緒的控制和管理是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的,即:如何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灰暗或不安的心情。這方面能力比較匱乏的人會常常和那些低落的情緒進行交戰,而對這些掌控自如的人則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出發。

3.用自己的情緒激勵自己

無論是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勵還是發揮創造力,將情緒專注于一項目標是絕對必要的。無論成就什么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克制沖動與延遲滿足。保持高度熱忱是一切成就的動力,一般來說,能夠自我激勵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會有很高的效率。

4.了解別人的情緒

同情心也是一種基本的人際技巧,同樣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具有同情心的人比較能從細微的信息中察覺到他人的需求,這種人特別適于從事醫護、教學、銷售與管理的工作。

5.和周圍的人友好相處

人際關系也是管理他人情緒的一種藝術。一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都和這項能力有關,充分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往往會是社會上的佼佼者。

情商雖然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在后天的培養。那么,作為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1.培養孩子生存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群孩子去山里野餐,最后卻迷了路,他們在潮濕饑餓中度過了一個恐怖的夜。當他們覺得沒有希望走出大山的時候,他們失聲痛哭。“大家永遠也找不到我們了”,有一個孩子絕望地哭泣著說,“我們會死在這兒。”這個時候,有一個11歲的小姑娘站了出來,“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我爸爸說過,只要沿著小溪走,小溪會把我們帶到一條較大的小河,最終一定會遇到一個小市鎮。我就打算沿著小溪走,你們可以跟著我走。”結果,孩子們在這位小姑娘的帶領下,勝利地穿出森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學會生存和自立。

2.培養忍耐力和自制力

許多孩子辦事虎頭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長大以后事業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樣培養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時,不要馬上滿足他,讓他哭一會兒,一邊慢慢和他說話,一邊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給他吃,忍耐時間逐漸加長,從幾秒到幾分鐘;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馬上給他幫助,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很快就會成功的。

3.讓孩子多和外界接觸

有的父母很怕讓孩子出門,總是會為孩子擔心,以至于孩子看到生人就哭,長大后更是容易害羞。有的孩子還會因此而缺乏團結精神,而且還沒有朋友,這些孩子在長大之后就可能會因為人際關系緊張而影響自己的人生。

4.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對外界是充滿好奇的,他們什么都想去摸摸、去看看,如果父母不讓孩子發展自己的好奇心,只會扼殺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對事物失去興趣。

5.讓孩子多多動腦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急著“幫忙”,而是要讓孩子學會動腦筋,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只要孩子能夠稍微留意一下,那么就會想出解決的辦法。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6.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情是不可避免的,父母不要總是教訓孩子,有時候,父母無意中的話語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面對孩子犯的錯誤,父母不要用簡單又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往往會傷害的孩子。

7.多鼓勵和支持孩子

一個人的生活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總會有失敗的時候,孩子的生活更是這樣。當孩子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父母需要做的是鼓勵和支持孩子,而不是向孩子潑冷水。盡管有時候,孩子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夢想,這時,父母應該對孩子擁有這么強的幻想力而高興。

8.讓孩子學會和他人合作

孩子不能只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中,早晚有一天他會踏上社會,而社會是一個群體,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父母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想讓孩子做到這些,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并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第2節提高孩子的情商應先由父母做起

父母箴言

消極的情緒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像傳染病一樣在全家彌漫。所以,父母應當以理智的頭腦控制自己的情緒,應該學會掌握調節自己的情緒,同時幫助孩子擺脫消極情緒的控制,學會自我調適,變得樂觀自信起來。

家庭是孩子學習情商的第一所學校,是孩子情感發展的基石。在家里,他們將學到許多基本信息知識,比如他們的自我觀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覺,如何洞悉別人的情緒與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根據研究顯示,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對子女的情感世界有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因此,想要孩子具有高情商,父母必須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用榜樣的力量去塑造孩子。

2.父母要用好的情緒影響孩子

孩子的情緒往往受家長的影響,平時在生活中,家長要用熱情、豁達、樂觀、友善等好情緒對待孩子和他人,控制住自己不好的情緒,這樣孩子才會具有活潑、大方、快樂、關心他人的優良情緒和性格。同時大人還要及時排除孩子恐懼、抑郁、悲傷、憤怒等不易被社會接受的壞情緒。父母還要讓孩子懂得:應該在什么場合,用什么樣的情緒,以便讓孩子能自覺地掌握,逐漸形成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

3.要注意孩子情感的細微變化

父母要與孩子做一些心靈溝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對于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能夠滿足的,父母應該盡量給予滿足;不合理的、不能滿足的,則要向孩子說明為什么不能滿足的道理。父母千萬不能不關心孩子的痛癢,也不能讓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動輒訓斥、打罵,壓抑孩子的情感流露。相反,父母應讓孩子的情感得到合理的流露,并要了解它產生的原因,需要解決的,應及時加以解決。

4.要為孩子創造各種人際交往的條件

如果家里來了客人,父母要讓孩子相識相伴、沏茶接待。父母也要適當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聚會、晚會,讓孩子見見各種場面,學習與各種人打交道。另外帶孩子上街時,要鼓勵孩子問路。乘車、進公園、購物等,都可由孩子付費。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當了小干部,都要予以積極鼓勵和支持。

5.要帶孩子多參加各種集體活動

在集體活動中,孩子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生活游戲,他們會相互教會怎樣玩耍、怎樣相處、怎樣生活。父母要歡迎孩子的朋友上自己家里來玩,也要鼓勵自己的孩子到別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父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

教孩子學會情緒的自我調適,是父母們日常生活中應該特別給予關注的。

“啪、啪!嘩啦!嘩啦!”小輝又在摔東西了,這次可非同一般,他摔碎了爸爸心愛的瓷茶杯,還砸壞了媽媽梳妝臺上的大鏡子,接下來是一場席卷全家的“疾風暴雨”。當小輝被三四個大人“押”到心理老師面前時,他手上纏著紗布,臉上、手臂上都有青紫的傷痕。父母回避后,小輝對心理老師慢慢道出自己的苦衷:“還不是因為我期中考試沒有考好?父母不許我做任何解釋,這次題目特別難,班上十幾個人沒及格,我都及格了,比上學期名次還提高了。可爸媽不相信我,說我貪玩、不努力,我能不跟他們急嗎?我一回到家里就感到特別壓抑。我學習很努力,可沒有父母期望得那么好。爸爸見到我總是板著臉,除了問學習沒有別的話說,我出點小錯就打罵,他手可狠了,摔東西可厲害了,老拿我當作出氣筒;媽媽愛嘮叨,又動不動就哭天抹淚的;爺爺有心臟病,不讓大聲說話;只有奶奶真疼我,可又管不了爸爸。一放了學,家里人都不讓我出去,說我脾氣大,怕我惹事,不讓我下樓踢球,也不讓聽音樂,我覺得家里簡直像牢籠一樣!我心里一感到難過,就想學爸爸的樣子摔東西,聽到那刺激的響聲,我才覺得心里痛快些!”

其實,所謂脾氣大、情緒易波動的青少年,往往是情商較高的孩子,同時也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屬于強型,所謂“發脾氣”,是因為缺乏宣泄和表白的機會,只不過是想讓父母了解自己的內心。近年來,“情商”這個時髦的心理學名詞引起人們的興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情商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內容,也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情商包含著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正確表達和適度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二是理解和接納他人情感的能力;三是與他人交流情感,以自己情感影響和感染他人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應重視對孩子的情感教育,家長應引導孩子努力提高情商,懂得愛自己和愛別人。

世界醫藥學的鼻祖希波克拉底曾經說,軀體本身就是疾病的良醫。七情六欲,人所共有之。但是,同樣是情緒,可以給人帶來健康,也可以給人帶來疾病。而人本來就有能力和辦法來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感和情緒,使之利于健康和生命的。兒童、青少年處在心理尚不成熟、情緒情感十分豐富而脆弱,且又復雜多變的時期。在家庭中,父母的情緒直接影響孩子的情感水平,是孩子的情緒的主要“影響源”。因此,父母應該學會駕馭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情商,保持自己情緒的樂觀、穩定,給孩子做出健康情感的榜樣。并成為孩子情緒的鎮靜劑、安慰劑和調節劑。

喜怒哀樂,人皆有之。在家庭中,教孩子學會情緒的自我調適,以下建議可供父母們參考:

★加強自身的情感訓練,提高自身的素質,具備基本的情商。

★對孩子細心一些,發現孩子情緒不佳時,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感受,努力去了解引起孩子情緒不佳的前因后果,進而協助孩子以適當的方法撫平情緒。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同情心,促進其情商的發展。

★每天和孩子聊天10—20分鐘。為了避免拘束,可以采用共同的游戲、文體活動,或者是在睡前陪伴孩子一會兒,創造一種輕松溫馨的氣氛,使孩子愿意說出想說的話。創造輕松活潑的氣氛,保持樂觀、平和的心境,處事不驚,順其自然,應變能力較強,知足者常樂,能夠輕松做事。

★開朗豁達處事。凡事想得開,對人大度開明,虛懷若谷,在家庭中講究寬容,有話好好說,運用對話、談心、討論等方式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

★保持深邃穩定的人格魅力。遇到任何事情能夠鎮定自若,引導孩子善于以自信和自強之心來戰勝挫折和失敗,使他們真正學會主宰自己的情緒。

★以幽默機智化解家人之間的矛盾。要能夠承受一切外界和內心變化所帶來的危機,總是會轉危為安,保證在家里不動武,不喊叫,以幽默機智,保持和諧平靜的氣氛。

★如果父母出現言行、情緒失控的情況,向孩子發了脾氣,則應當在事后做檢討。反省自己,以得到孩子的理解和原諒。

★對于進入青春期年齡的孩子,父母更要注意盡量不與孩子發生正面沖突,而是要心平氣和,冷靜處理所有的問題。

★情感的交流是相互的。父母也應該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告訴孩子,使他學會關注別人的內心,學會分享別人的快樂,分擔父母的憂愁和煩惱。

★鼓勵與肯定孩子對不同情緒的表達。尤其是對不好的情緒,也要表示理解和尊重;還要教孩子通過正確的方式宣泄負性情緒,比如,通過向親人傾訴,通過向自然環境的宣泄等,達到敞開心扉,緩解緊張焦慮的目的。

★培養孩子對藝術的愛好,以使他的情緒得到轉移和升華。引導孩子學會專注地欣賞藝術作品,讓孩子明白,這是一種藝術修養,可提高一個人的品味。使孩子學會用音樂、繪畫、朗誦、做詩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也是完全可以逐步實現的。

§§§第3節培養孩子自信的好品質

父母箴言

自信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質之一。自信的孩子會更快樂、更獨立,并且更容易取得成功。父母要鼓勵孩子,愛孩子,跟孩子多交流,傾聽孩子的說話,最重要的相信孩子的能力。

楊振寧在16歲時對父親說:“爸爸,我以后要爭取諾貝爾物理獎。”20年后楊振寧真的站在了諾貝爾物理獎的領獎臺上。戴高樂在1940年法國投降以后就充滿自信地說:“該由我來擔當法國的責任。”他飛到倫敦,發表廣播講話,明確宣告他要領導法國人民擊敗希特勒。這種堅定的信念使他領導了法國的反法西斯事業,成為在民族危亡的時候站出來的民族英雄和國家的領袖。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事無巨細,物質上應有盡有,精神上百依百順,事事不必自己操勞和付出努力,孩子很容易養成一種凡事均要依靠家長的心態,認為自己離開家長就一事無成,對任何事情也不想費力去做。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的依賴性極強、缺乏自信的人。

要使孩子學會自信,父母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不要不切實際地要求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伊通| 茶陵县| 田东县| 分宜县| 崇信县| 晋中市| 个旧市| 灌南县| 吉首市| 土默特左旗| 砀山县| 夏津县| 临夏县| 沙河市| 凌云县| 永和县| 广水市| 成安县| 武平县| 赤水市| 五家渠市| 霍山县| 辉县市| 即墨市| 阳东县| 荆州市| 开江县| 凯里市| 武宣县| 十堰市| 宜都市| 偃师市| 娄底市| 建昌县| 绥棱县| 南昌县| 太和县| 大邑县| 来安县|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