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備管理新思維新模式(第4版)
- 李葆文編著
- 752字
- 2022-11-23 13:12:11
第三節 壽命周期費用(LCC)、壽命周期利潤(LCP)和壽命周期管理(LCM)
近年來,國際上在設備壽命周期費用(LCC)、壽命周期利潤(LCP)和壽命周期管理(LCM)方面的討論一直十分活躍。
烏拉圭的撒迪亞哥·布蘭諾(Satiago Sotayo Blano)論述了壽命周期與資產管理的關系。他認為,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是由初期投資、運行費用、維護費用和停機損失費用構成的;而停機損失是設備停機率、平均停機時間與單位時間停機損失三個因子的乘積。在他的這個公式里,包含了停機的機會損失,因而這是一個更廣義的壽命周期費用概念。另外,他描述的投資回報(ROA)公式是壽命周期利潤與設備資產值的比,其中壽命周期利潤是壽命周期收益與壽命周期費用之差。
值得指出的是,撒迪亞哥還構造了維修組織結果的度量公式。他認為,維修組織結果是領導、組織工作質量(也稱系統質量)與員工對計劃和策略接受、認同程度的乘積。這個公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組織績效的實質,但也有其不全面性,除了員工對計劃、策略的認同之外,組織長期形成的規范和執行力也至關重要。撒迪亞哥的公式結構如圖2.3-1所示。

圖2.3-1 撒迪亞哥的公式結構
匈牙利的拉焦斯在項目追求卓越的報告中也提出了項目LCC概念。拉焦斯給出一個更廣義的LCC 概念:從變革和設計、研發階段開始,其費用主要體現在立項、實驗、相關專門設備以及測試等方面;到項目進展、成熟階段,其費用體現在供應、生產和市場運作;到項目衰減和結束階段,其費用體現在維修服務、結算以及拆除等方面。其結構如圖2.3-2所示。

圖2.3-2 拉焦斯的LCC模型
拉焦斯在其LCC概念下提出了卓越維修模型,如圖2.3-3所示。他認為卓越維修模型由10個組織內部要素構成,其中工作程序與控制和維修計劃時間計劃是核心;卓越維修模型還受4個外部要素影響,分別為可靠性導向理念、主動應用外部(社會化)服務、質量管理體系以及管理控制體系。

圖2.3-3 LCC概念下的卓越維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