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見面,兩個人都變了。
兩個人都染上了風霜,褪去了青澀。再大的恨,也磨滅了干凈。
但是他們之間,也再無話可說。
封晟越發(fā)沉穩(wěn)了,他的眼睛沉沉的,看不出任何情緒。
他在這五十多幅畫前一一瀏覽。
在眾人眼里是色彩斑斕的抽象畫,在他眼里,卻是一個個具體的描繪。
這幅由不同種紅色暈染出的作品,畫的是吳家暖房里的月季。
這幅棕色與白色相間,看起來莫名誘人的,是她最喜歡吃的巧克力。
這幅草綠色的清新畫作,畫的是,他的味道。
“你聞起來,香香的,像曬過的草,也像一種很好聞的樹。”
她的聲音,從腦海深處蹦出來。
傻子。
“我不是傻子。”
這個聲音再次反駁。
那個時候,她穿著他的襯衫,在床上蹦蹦跳跳。
她雙手捧腮,作出了一朵花的樣子。
“我本來是一堆土,現(xiàn)在開出了花。”
她笑的這樣傻氣,笑的眼睛里有星星。
他也笑了。
一個小朋友扯了扯媽媽的衣角,用法語問:“媽咪,為什么那個叔叔在哭?”
他媽媽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因為,他有一個悲傷的故事。”
小朋友若有所思,被媽媽拉著,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來到博物館外,小朋友的手不小心松開,手中拿著的紅心氣球就這么飛上了天。
氣球飄飄蕩蕩,引人駐足觀看。
在同一片天空下,于小連也在呆呆地看著天上那個被自己放跑了的氣球。
李娟溫柔地笑了:“我再給你買一個。”
于小連噘嘴,可是她就喜歡那一個。
最終她搖了搖頭,沒再要求買一個新的。
李娟看著這個孩子,心里微微嘆氣。
別看這個孩子傻,但是性格倔,她認定了一個東西就不會更改。
她們現(xiàn)在住在李娟的老家,黃陵縣的一個小山村。
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開發(fā)成一個小有名氣的旅游景點,每到周末,會有一些城里人自駕來到這里的農(nóng)家山莊,放松心情。
李娟的老家在深山處,與一個寺廟相鄰。她將父母的荒地重新開墾, 種上了一些蔬菜。
后山有一些桃樹和柚子樹,她去買了枝條嫁接著,五年過去了,竟然結出了味道很不錯的果子。
寺廟香火尚好,不算旺盛,但是終年不斷。
不少驢友會偶爾來到這里采風,春天的時候,李娟家的桃樹會成為一景入鏡。
有一天,于小連坐在樹下畫畫,突然聽到一聲“咔擦”。
見于小連看了過來,這個攝影師不好意思地移開了手中的相機。
“小美女,不好意思啊,我沒別的意思,就是覺得畫面很美,拍了你的照片,可以么?”
“不可以。”
于小連還沒反應過來,剛好來喊她吃飯的李娟生氣地打斷了這個人的話。
“你把照片刪掉。”
這個人只能把于小連的特寫照片刪掉。
他看著李娟將于小連帶走,拍了拍心臟。
“真是嚇人,沒想到這個當媽的這么敏感。”
不過特寫雖然刪掉了,但是還有一些遠景,攝影師覺得刪掉了那幾個特寫好可惜。
“多好看啊。”
第二天,他將照片傳上了微博。照片里,一片桃花林開的絢爛,如云如霞,一個穿著寬松襯衫的女孩在畫畫。
他配上文字。
“白云深處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