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夕顏

  • 草木本心
  • 戴蓉
  • 1374字
  • 2022-11-07 15:27:20

最初讀到“夕顏”這個詞,是在《源氏物語》里。源氏公子某日經過一所宅院,看見籬笆上開著他所不認識的白花。身邊的隨從稟告說:“這里開著的白花,名叫夕顏。這花的名字像人的名字。這種花都是開在這些骯臟的墻根的。”公子讓隨從去摘一朵花來,這時有個侍女開門出來,拿著一把白紙扇對隨從說:“請放在這上面獻上去吧。因為這花的枝條很軟弱,不好用手拿的。”那扇子上面題了一首和歌:“夕顏凝露容光艷,料是伊人駐馬來。”扇子的主人名字就叫夕顏,是個性情溫柔、姿容美麗的女子。

“夕顏”在《源氏物語》里自成章節,而這優美的花名,豐子愷譯注云:“瓠花或葫蘆花,日本稱為夕顏。”清少納言的《枕草子》里寫夕顏,說它與朝顏相似,開的花很有趣味,名字也有趣,只是果實太大。周作人的譯注說夕顏“乃是匏子的花,因為它開在傍晚,在蒼茫暮色之中,顯出那白色的花朵,可以與早上開的朝顏相比。但本文中說它結實太大,那么所說的是瓢了,日本少瓠而多瓢,取其實刨皮為長條,曬干為饌,稱曰干瓢”。我查閱過日本最具權威、相當于一部小型百科全書的日文辭典《廣辭苑》(第四版),關于“夕顏”的詞條有兩種釋義,第一種翻譯成中文大致如下:“夏日傍晚,葉腋開小白花的一年生蔓草,果實為較大的圓柱(球)形,可制‘干瓢’。多變種,葫蘆科。”這個釋義引用的例子正是《源氏物語》中的夕顏。日語版維基百科“夕顏”的詞條說夕顏結的果實都很大,有球形和圓柱形兩種,分別查閱其圖文資料,發現球形的正是中國的匏瓜,而圓柱形的則是瓠子。周作人所說的“瓢”指的是匏,匏在日本主要的用途是制作“干瓢”,就是去皮后將果肉削為極薄的長條,掛在架子上晾干。兩頭膨大中間纖細的葫蘆,日語的漢字寫作“瓢簞”,與匏和瓠是同科屬的植物,苦味較淡,食用價值較高。葫蘆、瓠和匏這些葫蘆科植物夏日傍晚開放,翌日早晨閉合的白色小花,都可稱作“夕顏”。第二種釋義說的是“夏日傍晚,開類似牽牛花的白色大花,原產美洲熱帶地域的一年生蔓草,同‘夜顏’,旋花科。”“夜顏”中文名為“月光花”,花形圓滿,花色皎白如月,夜間開放。有人說夕顏除了葫蘆花、月光花,還包括栝樓。栝樓也屬葫蘆科,因果實從藤上向下吊掛,故名“吊瓜”。栝樓的果實和根都是中藥材,栝樓籽炒制的“吊瓜子”近年來成了熱門的零食,而栝樓花卻沒什么名氣。其實栝樓花相當別致,白色花瓣的邊緣呈散開狀,仿佛鑲了一圈疏密有致的白流蘇。然而我在日本的典籍中并沒有查到夕顏包括栝樓花的例證。

中國食用葫蘆的歷史悠久,《詩經·豳風》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的詩句,“壺”即是葫蘆科果實的總稱,但鄉間竹籬上的葫蘆花無非只是平常的農作物花朵。菜花、野花在王公貴族眼里往往是不入流的。《紅樓夢》里元妃省親時,大觀園中有一處題為“蓼汀花溆”,元春刪去“蓼汀”,只留了“花溆”二字。蓼汀是長著紅蓼的水岸,紅蓼這樣的野草閑花,尊貴的皇妃自然不喜。細想大觀園里,除了李紈的居所“稻香村”種植稻麥,其他園子里盡是奇花異草,公子小姐歌詠的也是白海棠、紅梅和菊花。而日本人總在無常中體會短暫又永恒的美,連纖細柔弱的牽牛花和葫蘆花都頗受抬愛。豐臣秀吉曾專程到千利休家中賞牽牛。源氏公子憐惜夕顏,弱質纖纖、暮開朝合的葫蘆花既是薄命佳人的象征,也是戀人間露水情緣的寫照。葫蘆花有潔白易逝的美,也能結出日常瓜菜,審美與豐足,往昔與當下便是如此構成了人間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武隆县| 金坛市| 阜新| 石景山区| 金湖县| 同江市| 金阳县| 都匀市| 宜州市| 桦南县| 明水县| 和硕县| 葵青区| 清镇市| 宣武区| 江都市| 奎屯市| 横峰县| 延庆县| 衡水市| 始兴县| 锡林浩特市| 建昌县| 武冈市| 韩城市| 木里| 彰武县| 绩溪县| 上林县| 盐源县| 瑞金市| 潼关县| 安西县| 丰县| 苍南县| 虞城县| 宜州市| 汨罗市| 民权县|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