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試做棗糕,成功!
- 穿書八零:帶著咸魚系統養糙漢
- 十二星辰
- 2338字
- 2022-11-03 19:05:24
第14章 試做棗糕,成功!
蔣南喬穿鞋下炕,端詳著桌上的成品。
蔣母拿的手工活分兩種,一種是勾花編,用針織手法做成方巾;另一種是在白布繡圖案,做好可以用來蓋電視冰箱還可以當桌布。
現在是82年,城里不少人家已經有了電視冰箱,買來好看的布蓋上,既能防塵,也能當做裝飾。
但手工活不僅限這兩種,若擴大規模,就需要有人組織批量加工。
那她可以弄個手工組長當當!
蔣南喬摩挲著白布上繡好的花草,一時手癢便拿起針線。
前世,她跟著村里的老繡娘生活過一段時間,學過一些繡法。
但她還是繡了一會才找到手感。
半小時后,蔣母招呼閨女吃飯,發現她在繡花,頓時瞪大眼。
蔣南喬轉頭看到一臉震驚的蔣母,那眼神像是活見鬼。
哦,差點忘了,原主被寵成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嬌女,現在拿起繡花針,蔣母可不得驚掉下巴。
蔣南喬眼皮不眨得扯瞎話,“媽,我高中同學繡花可厲害了,我覺得好玩就學了點,你看我繡的咋樣?”
蔣母接過布料倏地瞪圓眼睛,“南喬,你繡的牡丹咋這么好看呢!”
白漸粉的牡丹花瓣層層交疊,就跟真的似得!
蔣母目光更是驚異,眼眶卻微微發紅。
上次閨女一頭撞墻,醒來后就像變了個人,愛笑了,上工也積極。
這幾天,村里人都夸她養了個好閨女。
這些以前都沒有過,她心里止不住高興,閨女終于長大了。
蔣南喬伸手抱住母親,輕輕拍打她后背,“媽,我會越過越好的,你也要好好的,知道不?”
被閨女抱著的蔣母情不自禁揚起唇角,一顆心被填的滿滿當當。
哪怕現在閨女叫她去死,她也沒二話。
蔣南喬察覺到蔣母吸著鼻子又想哭,立即轉移話題:“媽,飯好了沒,我快餓死啦。”
“好好,先吃飯。”
飯桌上擺著一葷一素一湯,臘肉香干里肉比菜多,素炒青菜用了豬油,紫菜湯里還臥了個荷包蛋。
這些年蔣父當兵的補貼全寄回家里,一月少說幾十塊錢。蔣南喬沒有爺爺奶奶,大姑和小叔各自成家,不需要蔣家贍養,只是偶爾貼補。
蔣父犧牲后,隊里送了五百元慰問金,還給蔣家鐵飯碗的工作。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蔣家如今住著紅磚房,在十里八村條件算是上乘。相比于真千金一貧如洗的家庭,蔣家就是豪門。
所以當真千金女主找上蔣家時,所有人都覺得真千金窮瘋了,才想找回有錢的家人,都把真千金貶的一文不值。
重生后,真千金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致富路,而當初自詡條件不錯的蔣家在真千金眼中才是微不足道。
到那時,人們轉頭又說蔣家有眼不識泰山,錯把魚目當珍珠,把作惡多端的假千金當調侃對象,踩著假千金追捧真千金。
蔣南喬咬了一口白面饅頭,心思沉沉。
書里人人都說自從蔣父去世,蔣家就走上下坡路,跟奮發向上的真千金相比,云泥之別。
蔣南喬不信這個邪。
原女主能獨自撐起門面,她也得努力升職加薪!
就讓那些見風使舵的人都去見鬼吧!
吃過飯,蔣南喬跟蔣母了解手工活的事。
原本供銷社不單收手工品,但供銷社主任是從西河村走出去的,所以讓婦女主任召集繡工,按照一件一毛收。
婦女主任挑選嚴格,只選了十個人做手工。婦女們都高興壞了,能掙點零花貼補家用,蔣母就是其中之一。
但蔣母打算做完這一批就不干了。
不是她不想,而是蔣家本家的姑婆不讓她繼續干。
因為他們認為蔣家不缺吃喝,也不需要額外掙錢貼補家用。
她不善爭搶,只要閨女過得好,兩個兒子順心,別無他求。
可她怕蔣南喬擔心,便找借口搪塞,“南喬,我這脖子不受用了,干完這一批就不干了,你看行不?”
蔣南喬瞧蔣母摩挲著她繡的牡丹,一副不得不放手的樣子,直覺這里面有隱情,細一想就想通了。
如今她干著記分員,一月有二十;大哥在鎮上修大壩,一天2塊;二哥準備高考,念了大學更是前途無量。
和那些吃糠咽菜的人家相比,蔣家條件優渥,日子過得不要太瀟灑。
所以眼紅蔣家的人又怎會讓蔣母再去干私活兒掙錢,必然會在背后使壞。
對此,蔣南喬無法理解。
貧窮不是阻礙別人進步的理由。
窮,自己想辦法掙錢去,攔著不讓別人賺錢算怎么回事?
老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也不無道理。
蔣南喬決定去找婦女主任問問,她還惦記著手工組長呢。
不過這空手去不太好,她思忖再三決定做點點心帶去。
這樣心意到了,也不會給人負擔。
“媽,咱家還有紅棗和麥乳精不?”
“你沒吃飽?等著,媽給你去拿。”
蔣南喬心里一暖。
這么寵閨女的媽,她可得好好護著。
下午,蔣母去上工,蔣南喬留在家里做棗糕。
她將大棗剪成一塊一塊的,放進沖好的麥乳精里先泡一個小時,然后用搟面杖將泡軟的紅棗一點點搗成泥。
做好棗泥,蔣南喬準備面糊。
打了三個雞蛋加入紅糖用筷子攪動打發,融合后加入面粉和酵母,再倒入棗泥攪拌均勻。
她在盆里刷了一層油,倒入糊糊醒發一會,然后放進鍋里蒸。
這年代沒有打蛋器和烤箱,只能手動操作,也知道做出來味道怎么樣。
蔣南喬小心看著火,蒸了半小時。
揭開鍋蓋的瞬間,甜香味撲面而來,暗紅色的棗糕從盆里滿出來,表面咧著一道口子,看起來異常蓬松綿軟。
蔣南喬切了一塊棗糕,吹涼了放進嘴里,但還是燙得她原地蹦了兩下,“嘶哈……”
棗糕雖然燙,但香甜可口不粘膩。
好吃,她成功了!
蔣南喬趁熱將棗糕一分為三,取了三分之一用布包好放進籃子提去村長家。
村長也姓蔣,算是蔣南喬本家的叔叔,村長媳婦就是婦女主任,按輩分她該喊一聲嬸兒。
這會村長和婦女主任都在大隊,家里只有村長二兒媳婦在。
“南喬,你咋來了,快進來坐!”蔣二嫂招呼蔣南喬進門。
“二嫂,我來送點自己做的棗糕。”
蔣二嫂趕緊擺手:“你這是干啥!”
蔣南喬笑吟吟說道:“二嫂,聽說你剛出月子沒多久,還是得補補身子。哎呀,你快進去吧,外面風大別再受涼了。”
蔣二嫂推脫不過,只好提著籃子進門。
一股子甜香味一個勁往她鼻子里鉆。
理智告訴她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尤其公婆在大隊身居要職。
可……實在太香了,她就沒聞過這么香的棗糕!
蔣二嫂咕咚咽下口水,眼睛時不時瞄向籃子,心底冒出一個念頭。
就嘗一口!
哪怕到時候送回去,也不會有人發現!
蔣二嫂成功說服自己,用筷子夾了一小塊,迫不及待放進嘴里,騰得瞪大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