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我來牽這個頭

  • 營造大宋
  • 閑與夢
  • 3274字
  • 2022-11-01 09:32:39

果然,第二天小院兒就迎來不少人。

都是宋毅這邊的叔伯兄弟,甚至連宋家的定海神針,宋家莊及周邊五村的里正,也是宋毅本族的七翁翁宋澤沖都來了。

宋毅所在的宋家算是本地的大家族,陳留宋氏也曾經有過輝煌,在唐代曾經出過一方節度使,很多先祖在金殿都有一席之地。

到宋毅曾祖父那一代,也還能算得上輝煌。

曾祖父做過后晉和后周的禁軍將領,只不過戰死沙場的時間比較早一些。

留下了七個兒子,宋毅的祖父就是長房嫡子。

曾經在后周和宋初做過廂軍的中級武官。

不過也算是當初陳留宋氏地位最高的人了。

這位七翁翁,就是祖父輩中年齡最小的。

如今是宋氏當代的掌門人,身上有個里正的職務。

里正還有個名字叫做鄉長,負責管理一塊區域的賦稅和民事。

說白了就是協助縣里管理基層鄉村的。

宋家莊和周邊榆丘、北灘、陳莊、廟集同為一里,里正就由這位七翁翁宋澤沖來擔任,其實多數時間還是在村里。

只有征稅的時候,會坐陣廟集那邊的辦公點,賦稅解押到縣城也大都是戶長、手書和民辦去做就好,他只需要點清簽個名。

除了這位七翁翁之外,還有宋軼的叔伯和同輩兄弟。

他是長房的,父輩有五個叔伯,叔伯下面又分排行,他是行九,是以族中大都稱呼其宋九、九郎或者九哥。

“七翁翁,各位叔伯兄長,大家快些進來,屋中還未干透,暫且在院中坐上一會兒,我去給你們沏茶!”

宋毅熱情的將來的這些人引入院中落座,手腳麻利的就開始沏茶,昨日已經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是以提前有所準備。

用剩余的木板,在院里做了個很大的茶臺。

雖然品相一般,起碼坐下喝口水是湊合的。

宋澤沖笑著點點頭,然后就帶頭在宋毅的新院落中轉悠起來,甚至還爬上房頂,去見識了下水池和提水風車。

縱然已經五十多歲的年紀,也不由得嘖嘖稱奇。

其他的叔伯兄弟也都是滿臉的驚訝和艷羨。

對宋毅搞出的這座小院兒贊不絕口。

茶水煮好了,宋毅挨個的送上。

今天來的,除了幾個小的之外,剩下的不是輩分高就是年齡比他大,在這些人面前,他還真沒什么地位。

“九郎,你這院子修的確實極為精致!”

宋澤沖端起煮好的茶湯喝了一口夸贊道。

“七翁翁過獎了,這就是瞎琢磨的,您若是喜歡,等這兩天收了尾,我過去給您修一座,讓七翁翁也能方便些!”

“哈哈哈......你這個小九郎倒是比之前會說話了!挺好,總不能做死讀書之人,人情世故也是學問的一種嘛!”

“七翁翁說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九郎定然不會忘記您的教誨!”

這話一出來,倒是讓宋澤沖驚訝了。

“好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真好!不愧是我宋家的讀書種子,僅憑這句,來日你必會中舉!你今年虛歲不過才十七,有的是時間去博取功名,千萬不可懈怠!”

聽到宋澤沖這么說,其他的叔伯也是連連勸說。

他們都知道原主的宋毅已經在舉人試失利兩次。

生怕打擊了他的信心,是以都是積極地鼓勵。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

讀書是光耀門楣、興旺宗族的唯一方式。

就算有其他的方式,人們也普遍不認可。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登榜天下知,東華門唱名是無數讀書人的終極夢想,從此一步登天進入士大夫的行列。

可惜宋毅真的瞧不上,但還沒傻到去實話實說去。

真若是說了想法,估計這些叔伯兄弟,加上那位七翁翁,會輪番的盯著,將他在這個小院關禁閉、讀四書五經。

“七叔,讀書的事九郎肯定心里有數。咱今天說下正事?”

宋毅的三叔宋恩明笑著請示道,也算是幫宋毅解了圍。

宋澤沖點了點頭,“你們說吧,只是別耽誤了正經事情!也別影響九郎太多時間,他還要讀書做學問呢!”

“放心吧七叔,耽誤不了。九郎指揮幾下就好!”

宋恩明點頭答應,然后將目光轉向宋毅說,“九郎,昨天你那些嬸子、嫂子,看到你這院子可是連覺都沒睡好啊!一大早就將我們趕出來,讓我們找你修個院子。院子我們剛才也看了,確實極好,你給說說怎么弄唄?”

宋毅笑了笑,心說終于來了。

也不枉他費心思做設計。

沉思了片刻,宋毅開口說道,“各位叔伯,你們覺得我這房子可還實用?”

“這是當然!不然我們都放下手中的活計湊來干嘛?”

“是啊!是啊!九哥兒這院子真是舒坦極了!”

“我家那口子看完,說夢話都要住這院子!”

“差不多,家里的說不修院子不讓床上睡!”

宋恩明等人愣了一下,立刻七嘴八舌的接口說道。

宋毅朗聲笑了起來,自家的這些叔伯真是太可愛了,等到大家都收聲之后再次開口說,“其實給各位叔伯修房子,這件事極為簡單,只是我有個想法,正好七翁翁也在,咱們可以商議一番!”

“大宋立國到現在已經四十余年,雖說不上風調雨順,但也算的上政通人和、百姓安樂,各家如今別的不敢說,起碼一些閑錢還是有的,是吧七翁翁?”

宋澤沖下意識的點點頭回道,“這倒是!這些年沒甚大的天災,兵禍也沒有到這邊來,倒還算得上安居樂業。”

“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很多人都有修房子的想法呢?我這樣的院子,滿打滿算、連工帶料也不到二十貫。若是再簡單些,去除一些無所謂的鏤雕,十貫都不見得。”

看到大家都沉思起來,宋毅再添了一把火,“而且有五叔的磚瓦窯、我拜托七叔改造的石灰窯,這些原料也都不缺。咱們為何不去組個隊伍,為附近的村子將房子修了呢?一座房子連工帶料十五貫,大部分家庭也就是積攢兩三年就能修了!咱們在里面至少能掙五貫出來,所需人工不過十余人、十余日而已!”

“這......九郎,你這是要做生意嗎?”宋恩明當即嘴有些不太利索的問道,臉上表情有些驚詫。

宋澤沖也是一臉詫異,其他的叔伯兄弟倒還是沉浸在“算數”的海洋,琢磨一座五貫,全修完大概能掙多少。

“七翁翁,三叔,圣人曾言: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幼者有所教、老者有所養,其可謂大同也!咱們并非是做生意,咱們是在行善啊!”宋毅連忙滿嘴跑起了火車。

“圣人說過這句話?”宋澤沖抓著胡須思索起來,他也是讀過書的,怎么不記得有這句話的印象,不過聽起來倒蠻有道理的。

“這都不重要!七翁翁,我的本意也是想給族中的叔伯兄弟找個營生。你們想,咱們宋家人丁興旺,幾百口子人不能都圍著田地打轉兒吧?磚瓦窯做的不錯,但也是靠需求吃飯的,哪有自己修造,自己消化磚瓦來的穩當?這件事我思索良久,覺得咱們可以試試!”宋毅立刻趁機說處自己的想法。

看到還在猶豫,宋毅立刻補充道,“退一萬步講,就算不行,咱們也并無損失對吧?不過是多學了門泥瓦手藝,還將自家的房子給修了起來,怎么算都是不吃虧的!”

“七叔,我不太算的來,您說呢?”

宋恩明心中有些沒底氣的問宋澤沖。

“九郎,你實話跟七翁翁說,這事真是你琢磨出來的?”

宋澤沖緊緊地盯著宋毅問道,心中充滿了震撼。

若是真能夠做起來,那著實對宋家大有裨益。

北宋是封建王朝之中最好的時代,沒有之一。

在這個時代,除了士大夫很少有人輕視經商。

再說宋毅的想法也不算是經商,最多也就是跟工坊差不多。

他們宋家莊的青磚藍瓦,不也屬于是工坊產業嗎?

宋毅點點頭回道,“是的!讀萬卷書,也要觀察普羅大眾,知道當前百姓之所求,同樣也是印證學問、求道求真的方式!”

“好!果然不愧是我宋家麒麟子!這事可行,能做!”

宋毅也算是把住了宋澤沖等人的脈,什么事情只要扯到先賢學說和為官之道上,那就很容易得到認可。

“七叔,能做是能做,但這事誰牽頭啊?咱都不懂怎么運作,九郎他還要讀書準備科舉,不若您老勞累一番?”

宋恩明聽到這事可做也是很高興,但馬上又皺眉犯愁起來。

這邊宋毅倒是著急了,咋說半天還將他這個正主兒給甩出去了?進學個屁!科舉個球兒!這事兒必須他牽頭!

“可我也不太懂啊!”宋澤沖也是犯難了。

宋毅見此趕忙說,“七翁翁,三叔,不若這件事我來牽頭吧,一來本就是我提出的,我有詳細計劃;二來我有技術,也有相關的經驗,可以調配好;三來此事涉及到許多的賬目往來,一般人恐怕也做不了,好歹我也是讀書人,這方面能管好!”

“可是......你畢竟要參加科舉的!”

宋澤沖滿臉猶豫的看著宋毅,在他心里科舉最重要。

“不會耽擱的!再說總要學以致用才好,您也不想有朝一日我金榜題名做了官,是個什么都不懂的昏官吧?”

宋毅嘴角含笑,大招出來,就不信拿不下你們。

“此話倒也有理!如此,九郎你就先管著,老三、老五、老七,還有五郎你們幾個,定要盡心竭力協助九郎,讓他輕松一些,別耽擱了讀書的事情!”

“好的,七叔/七翁翁!”

宋毅也終于松了口氣。

終于還是做成了!

瑪尼,我來了!

大宋,你等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玉龙| 弥渡县| 贡觉县| 贵溪市| 玉龙| 塘沽区| 平泉县| 奉化市| 宁都县| 巩义市| 定结县| 旺苍县| 偃师市| 赤壁市| 丹阳市| 玉龙| 商洛市| 建水县| 吴忠市| 榕江县| 湖南省| 临沂市| 东丰县| 永福县| 雷州市| 宣城市| 锡林浩特市| 汕尾市| 湖口县| 淮安市| 桃园县| 黄梅县| 乐都县| 青田县| 拉孜县| 芷江| 大庆市| 东安县| 夏津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