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編 以文學介入現實:多麗絲·萊辛的藝術探索

第一章 多麗絲·萊辛的小說創作和文學觀念

多麗絲·萊辛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給我們展現了極為多樣化而且類型豐富的小說圖景,我們很難將這些創作放在一個既定的文學框架中進行嚴格的、精確的歸類,這是不符合作家的創作個性的。對于萊辛的作家身份定位常常引起學者爭論,存在著一些相抵牾的看法。萊辛是女性主義還是反女性主義者,是現實主義者還是后現代主義者,是馬克思主義者還是宗教神秘主義信徒,是英國作家還是后殖民主義作家,這些不同看法也折射出萊辛小說所存在的爭議空間。但是,如果不去過度執著于她小說中的矛盾性,而是將“矛盾性”視為她的批判意識和質疑精神主導下的文學“越界”現象的必然結果,那么我們反而可以從她的文學活動中發現一些寫作活動的規律。在萊辛的早期現實主義小說中,政治活動和女性成長的描寫均與她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她將自傳性元素融入小說虛構,以寫實主義作為表達現實反思的藝術手段。進入60年代后,萊辛嘗試以先鋒派的小說形式實驗和后現代主義藝術來表達她對當代生活的復雜性認識,并獲得成功的文學實踐。但是,出版于60年代末的《四門城》反映了作家選擇現實主義還是藝術實驗的搖擺不定的立場,對后現代主義的不確定感促使她在小說藝術領域做出進一步探索,這預示了她在七八十年代年代轉向內心空間小說和科幻小說。萊辛晚年的創作體現出對冒險、幻想、寓言等次級小說類型的偏愛,但是這類作品依然具有她早期作品中常見的一些主題類型和藝術特征,比如代際沖突、族裔政治、性別政治和非洲景觀等。“萊辛對歸類的抗拒,以及她在工作和生活中跨越各種邊界的執著沖動”[1],使得她不愿因循守舊、固守既定的文學模式和思維框架,這不僅源于她置身于不確定性的、斷裂的當代世界中的個人經驗,也源自她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與思考,“在我的思考中,這個世界的推進、延伸與發展是朝著更復雜、更多樣、更開放的方向進行的,它允許一個人同時擁有許多想法,有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想法”[2],她對現實社會的責任感和她所始終主張的冷靜的、批判性、質疑的思考方式決定了她在對現實主題的切近和緊密關注中不可能以一種固化的理念和模式化的藝術方式進行寫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凤山市| 历史| 马关县| 凯里市| 囊谦县| 桃江县| 罗田县| 龙南县| 达拉特旗| 万全县| 武清区| 聊城市| 包头市| 理塘县| 西丰县| 渝中区| 新民市| 来宾市| 三江| 安阳县| 衢州市| 和政县| 五原县| 郓城县| 延长县| 新竹市| 徐州市| 睢宁县| 法库县| 正镶白旗| 古田县| 青海省| 泾阳县| 同心县| 延庆县| 广饶县| 肥西县| 镇赉县| 黑山县|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