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患者離開后,陳東拿起水杯喝了一口之后,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小葉啊,這次真的多虧你了,不然我就診斷錯了”
其實陳東也是很后怕,雖然對于他這種實力的醫生來說,肯定不會有什么嚴重的事故。
但是對于他自己來說,如果不能對癥下藥,這就是最大的失誤。
“老師,我也是看到患者一直喝水,還揉眼睛,總感覺不對勁又說不出來,摸脈的時候就想會不會是另一個癥狀了。最后一問,才問出來”
葉然急忙解釋道。
“唉,還是多虧你了,不然這次可是要出問題的了”
陳東放下水杯笑著搖了搖頭。
“怎么會,您老可是江中院的定海神針,再說了,有時候病人不說出來,我們也記不得問啊”
葉然見陳東情緒不對,急忙開了個玩笑。
陳東他是知道的,醫術高超,醫德高尚,八個字來形容他絕對沒問題。
“哈哈,好小子,看來未來的中醫還是得你們年輕人來啊,哈哈”
陳東爽朗的笑了起來。
現在的他是真心喜歡這個年輕人了,對待病人一視同仁,事無巨細都要問個清清楚楚,對待患者更是和顏悅色,單單這一點就比某些醫生好太多了。
“對了,明天跟我去住院部看看,門診一般都是些感冒這種常見病,去住院部你才能學到的更多”
陳東正要跟葉然再說幾句,又有患者進來了。
陳東的內科門診患者總是排成一個長隊,前面的剛走,后面的馬上見縫插針的擠了進來。
“請坐,請問哪里不舒服?”
陳東看見患者進來,很是客氣的招呼道。
葉然在一旁看著,心中對陳東敬佩不已,其實門診里每天要面對的病人好幾十個,誰都有疏忽的時候,沒有誰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事無巨細的去問診。
。。。
終于送走了最后一個病人,陳東站了起來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老腰。
“上了年紀就是不一樣,比不得你們年輕人了”
他一邊活動著身體一邊問道:
“怎么樣?今天學到的東西多不多?有沒有發現跟書上的有好多地方不一樣?”
葉然苦笑了一聲還真是這樣。
書上說的典型病癥,其實真正發生在患者身上的時候一點也不典型。
看著葉然一臉苦瓜樣,陳東笑了起來:
“哈哈,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小伙子你的路還長著呢”
看了看時間,陳東看向了葉然
“跟我去住院部看看?”
“好的老師”
“走吧”
陳東拿起自己的水杯,走向了旁邊的電梯,葉然跟在后面。
其實有很多人肯定好奇,陳東和葉然一直在門診,那么那些住院的病人是怎么回事?
內科有自己的住院部,其他醫生如果沒有排到門診的時候,大部分都在這里,同時分清楚誰是主班。
主班的意思就是,今天住院部病房里的病人你得全部負責,包括查看原本的醫囑,照看病人情況等。
門診看的都是些小病,要么就是來做檢查體檢的人。
如果真的碰上嚴重的會直接拉去做ct或者彩超,然后直接送去住院部住院。
這個時候,住院部的內科醫生就得忙起來了。
陳東作為內科的一把手,自然會有很多醫生遇到問題來問他。
可以說他不僅得照看門診,還得在住院部查房,每天忙的兩頭跑,像今天這樣這么長時間在門診看病的情況很少。
不然怎么會說,陳主任的號這么難掛呢?
因為人家忙??!
“小葉啊,去了住院部好好看看,明天開始和我早上去查房,多看看病歷”
看著電梯上方跳動著的紅色數字,陳東對著葉然說道
“我們是中醫醫院,可是在住院部依然有不少西藥,沒辦法啊,咱們中醫沒有特效藥。你去了多看看用藥,內科的病人多啊!”
葉然似乎聽出陳東話音里的無奈。
是啊,中醫在歷史的長河里流失的太多了,能保留到現在的很少了,沒有特效藥一直是中醫的軟肋。
這也成了好多人不相信中醫,批評中醫的借口。
比如好多人感冒了要去吃藥。
其實她們不知道的是感冒被譽為三大“絕癥”之一。
之所以說他是絕癥是因為,我們治療不了,好多人會發現一個問題,感冒了吃藥不吃藥都是一周左右好。
這就是原因,感冒治不了,只能靠著你身體的免疫力,藥物只是提高免疫力的一個催化劑而已。
“對了小葉,你知道我們常見的幾個內科病嗎?”
陳東突然想道便問了起來。
“最常見的應該是高血壓糖尿病了吧?”
葉然想了一下回道。
“是啊,我們是中醫,這些疾病我們需要用我們的理論去解釋,比如糖尿病在我們中醫的說法里就是消渴!對癥下藥,只要我們發現病癥,我們就能開方”
陳東語重心長的說道:
“是啊,我們中醫一定要把疾病用我們老祖宗的理論解釋出來”
說道這里陳東嘆了口氣。
當下的現狀是什么?
外國人視作珍寶,我們自己人卻不相信。
“現在好多人都不想學醫,太累太苦了,當初我們班上如今還從事這個醫療行業的不超過十人了,孩子你天賦很好,堅持吧”
葉然聽后鄭重的點了點頭。
國醫傳承系統,傳承國醫,發揚國醫。
這是葉然的使命,在得到這個系統的時候,他就得承擔起這個責任!
兩人一進住院部科室,葉然這才發現這個中醫院有多大。
寬敞的走廊來來往往的醫生護士忙碌著,外邊有意一圈小跑道可以讓老人走路鍛煉,走廊盡頭是幾個大型的醫療設備..
一路上,患者看到陳主任是一臉的尊敬,
“陳主任好”
“陳醫生辛苦了”
“陳醫生謝謝你”
旁邊忙碌的醫生護士看到陳東身后的葉然很是好奇。
住院部已經兩三年沒有來過新人了,她們紛紛猜測葉然到底是什么來路。
其實葉然不知道的是,這幾年只要陳東有空,他都會自己帶實習生,他想要教出一個真正投身中醫的年輕人。
可是結果都不合人意。
要么吊兒郎當,要么是靠關系,要么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只有葉然,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醫德醫風,都讓他心里很滿意。
這時。
一個乖巧的護士一路小跑過來,先是詫異的看了看葉然。
一雙大眼睛有一種卡哇伊的感覺。
“主任,急診科來了個病人,很著急,王主任讓我來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