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買賣

當天深夜,季陵回到了塔溝寨。

第二天,挑了根不大不小的棒槌給村長黃老頭家送了過去。

離開時,黃老頭的大兒子把季陵一路送到門外,再三感謝后,告訴他再過兩三天,趕山幫的車隊就到了,叮囑他提前做好準備。

塔溝寨地處深山荒嶺,想要出去一趟千難萬難,外地的客商行腳也很少光顧,唯有每年的秋冬之交,才會有商隊趕著騾車進山做買賣。

寨子里把這些來往的車隊稱作“趕山幫”,把他們到寨子里做買賣的這段日子叫“趕山大集”。

其實不止塔溝寨,趕山幫每次進山都會把附近幾十個村寨全走一遍,停留的時間據寨子和買賣規模的大小而定。

像有二三百戶,七八百人的塔溝寨,趕山幫一般都會駐留半月左右,期間不僅寨子里的人,周遭小村小寨里的山民們也會前來趕集,村里村外進進出出的人流絡繹不絕,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的氣氛絲毫不亞于過年。

“趕山大集”也因此被寨民們私下里叫做“趕山年”。

每當這個時候,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會把家中囤積一整年山貨地寶拿出來,換取趕山幫從外面帶來的鍋碗瓢盆、鹽糖茶布等山中罕有的日常用品。

大山荒僻,官府鑄造的錢幣無法流通,山民與商幫之間的交易方式十分原始,除了最常見的以物易物,還可以使用金銀珠寶,甚至從深山老林里刨出來的古董玉器。

金銀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硬通貨,而古董由于近些年世道越來越亂的緣故,已遠不如之前受待見。

天下大亂,戰火紛飛,盜賊蜂起,土匪猖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

眨眼間,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這天清晨,季陵被一陣喧鬧吵起,睡眼惺忪地走到寨中一看,騾馬成群,在一批批風塵仆仆的漢子甩鞭吆喝聲中沿著逶迤的山路遠遠而來。

趕山幫終于來了!

季陵神情一振,頓時困意全無。

山中物質匱乏,前些日子雖殺虎割肉,但缺鹽少料,畜肉腥騷,實在味同嚼蠟。

今日集會,正好將幾根棒槌換了香料美酒,滿足一下口腹之欲。

常言道“有肉無酒食無味,不如兩頭爛洋芋”,吃肉豈能沒有酒?

人皆言修道求仙就要清心寡欲,季陵之前從不在乎,何況今時非同往日。

作為凡人,嘴饞一點也很正常吧?

季陵剛披上棉襖,便有一群提籃挎筐的大姑娘小媳婦嘰嘰喳喳地從他身邊風也似的掠過,喜氣盈盈地向寨口趕去。

年輕真好啊!

望著她們遠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不已。

………

穿過熙來攘往的人群,季陵慢慢悠悠來到集上,隨便找了個無人問津的角落鋪上破布,從懷中掏出棒槌放上,然后雙手插袖蹲了下去,開始閉目養神。

近幾年,隨著進山挖參的越來越多,山里的野參愈發難尋,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東西少了,需求量自然也就上來了。

所以季陵即便沒有吆喝賣唱,也沒豎起幌子,照樣吸引來一大片好奇的目光。

不過野山參這東西水太深,不懂行的人根本拿捏不準,因此眾人只圍著攤位交頭接耳,卻無一人上前問價。

過了一會,打東頭來了兩個伙計撥開人群,從外面走進一個頭戴貂絨帽,一身皮襖皮靴的行商打扮的中年胖男人。

面皮黑中透紅,團團臉,短眉毛,小眼睛,方頭鼻,頷下蓄著短髭,笑起來眼角皺紋聳動,看上去一團和氣,模樣頗顯富態。

胖男人走到近前,低頭看了看擺著的棒槌,沖季陵笑了笑,“老鄉,你這棒槌怎么賣?開個價吧!”

“好說,美酒十壇,精鹽五兩。”

季陵瞇縫著眼,頭也懶得抬。

“成交!”,胖男人笑呵呵地點了點頭,很干脆地一口應下,轉臉對兩個伙計吩咐道:“小二小五,找幾個人把老鄉要的東西抬過來!”

此言一出,圍觀的人群頓時議論紛紛。

尤其是那些寨子里的山民,個個面露驚愕,都用羨慕的眼光看向季陵。

沒想到只一顆枯樹根似的野山參,竟然能換到這么多好東西!

不乏有人動了效仿的念頭,心想:

這看上去平平無奇的老家伙都能找到,我身強力壯,耳聰目明,挖幾根棒槌還不是輕輕松松?

午后我就上山,一口氣挖他個十幾二十顆,拿來賣出個好價錢,再也不用為全家余年的吃喝發愁了!

兩個小伙計效率極高,不到半柱香地工夫,便把季陵要換的東西搬了過來,整整齊齊地碼在攤前。

“老鄉,這十壇都是京城名坊青禾軒的梨花釀,一壇就價值千貫,鹽也是用心挑選的上等精鹽,你看看,如果不滿意咱還能再商量!”

胖男人也蹲了下去,朝季陵拱了拱手,笑道:“老弟我姓崔名少離,老哥您怎么稱呼?”

“俺叫凌紀。”,季陵終于睜開了眼睛,卻沒空理他,只一個勁兒去嗅壇中的酒香,臉上露出陶醉的神色。

又將指頭伸進裝鹽地袋子,伸出舌尖舔了舔,最后滿意地點了點頭。

“你這東西不錯,俺這根寶棒槌歸你了!”

說完不等對方反應,便拾起地上的野山參便硬塞進了他的懷里。

“這…”

崔少離哭笑不得,無奈地搖了搖頭,順勢將野山參包好,小心翼翼地收入懷中。

接著走進幾步,湊到季陵耳邊低聲問道:“恕老弟冒昧,凌老哥莫非是參幫里的好手?”

“參幫?”季陵心中一動,面上卻不露聲色,擺了擺手,含糊道:“不是!俺向來一個人進山,從沒入過伙…”

“對了,俺這還有兩個,你還要不?”

說到這,他話鋒一轉,從懷里又摸出兩根比之前那根還大的棒槌,遞到對方面前。

“哦?還有?”

崔少離見狀故作吃驚,眼里一道精光閃過,接過棒槌觀瞧了半晌,嘴里嘖嘖不已:“凌老哥,你這兩根棒槌可了不得啊!看這色澤紋理,最少得有四五十年的參齡了!”

“嘿嘿,算你識貨!”

季陵咧嘴,露出滿嘴的老黃牙。

“不瞞你說,這兩根棒槌都是俺老漢冒著生命危險去西面的山溝溝里挖的!”

“你外來的不懂,那山里可有吃人的大蟲哩!”

“呵呵,老哥身手果然了得,老弟佩服!”

崔少離不咸不淡地贊了幾句,依舊是一副和氣生財的模樣,問道:“不知凌老哥想用這兩根寶棒槌換什么?”

“實不相瞞,老弟我這次進山做生意,帶了不少南北的大貨尖局,想要什么盡管開口,只要價錢合適,一切都好說!”

季陵聞言,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那俺就不跟崔掌柜客氣了!”

說完附耳過去,好一番獅子大開口。

本以為對方不會答應,誰知那崔少離聽后大手一揮,表示小菜一碟,根本就沒有討價還價的意思!

“崔掌柜的果然敞亮!”

季陵心滿意足,眉梢的喜色掩都掩蓋不住,豎起大拇指贊道:“以前總聽村口的王二麻子吹牛扯屁,說山外城里的老爺們如何財大氣粗,俺還不肯信,今天總算讓俺老漢開了眼!”

說到這,他語氣一頓,似有意似無意地感嘆道:“俺看以崔掌柜的手筆,別說這幾根小棒槌,就算是那山中千年的參王,也不過動動嘴皮子的事…”

這老疙瘩果然有貨!

崔少離聽到這句話心中一喜,眼睛霎時大亮,趕忙上前壓低嗓子問道:“怎么凌老哥?您知道這山里哪兒有千年的棒槌?”

其意昭然若揭。

“這個嘛…”,季陵搖頭晃腦,眼往上瞟,賣起了關子。

崔少離見他裝傻充愣,氣得咬牙切齒,暗罵一聲老畢登,臉上卻不敢露出絲毫不快,堆笑道:“凌老哥,大家都是放山拉幫混飯吃的,何必這么見外呢?”

“老弟我就直接問了,只要您愿意將寶參賣給我,或是將那寶參的所在地詳細說與老弟,我會先付一部分定金,等事成之后,再出這個數作為報酬!”

崔少離邊說邊伸出一根手指,在季陵眼前晃了晃。

“多少?一百兩金子?!”

“一百兩?”,崔少離聞言啞然失笑,似乎很是不屑,搖了搖頭,聲音驀地拔高,“我愿出‘一躺金’!”

“一躺?”,季陵愕然。

這是什么丈量單位?

從來沒聽過。

“老哥你有所不知。”,崔少離笑著解釋道:“按江湖規矩,這所謂一躺金,就是老哥你往地上一躺,老弟便用五十兩一個的金元寶,一錠一錠豎著從頭頂碼到腳底,少一錠也不成!”

“俺滴個娘嘞,那么多金子!那得花到什么時候啊!”

“這輩子花不完就留到下輩子花,只聽過債多不壓身,還怕錢多了花不完嗎?”

崔少離哈哈一笑,沖季陵使了個眼色,“老哥如果覺得這筆買賣劃算,不如咱…”

季陵對他的明示視而不見。

開玩笑,他當然拿不出千年的老參,總不能說剛才其實是騙你的,故意逗你的玩吧?

………

這天過后,苞米地挖參的凌老頭用三根棒槌換了整整一屋子酒肉米糧的傳言不脛而走,在山民中刮起偌大的議論風波。

對此,有人信有人不信,有的眼紅有的不屑,但更多的還是由衷的羨慕。

也就是從這時起,塔溝寨掀起了一股進山采參挖棒槌的熱潮。

有那心眼多的,每日不思打獵耕田,專找由頭往苞米地里鉆,費盡心機想要拜季陵為師,跟隨他學習挖棒槌的本領。

多虧村長黃老頭及時出面,這才阻止了勢頭進一步擴大。

而正當塔寨溝趕山大集如火如荼地進行之際,趕山幫里一個長相不起眼的牙商趁著侍衛松懈,偷偷溜出了車隊。

一路翻山越嶺,直奔幾十里外的鐵駝嶺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邳州市| 安义县| 栾城县| 新田县| 岗巴县| 巩义市| 西乡县| 沂南县| 娄烦县| 三亚市| 望奎县| 定日县| 芮城县| 临桂县| 自治县| 琼结县| 大同市| 大同市| 海兴县| 葵青区| 大城县| 五寨县| 威宁| 前郭尔| 共和县| 札达县| 新源县| 剑河县| 望谟县| 邻水| 电白县| 五莲县| 庆安县| 长白| 瑞安市| 房产| 墨竹工卡县| 融水| 阿坝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