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子貢如此說,但是子貢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為孔子的得意門生。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人的氣場,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睿智,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親切溫和。擁有這兩種氣場的人,一個善于分析,一個善于聆聽;一個做事有條理,一個做事有耐性。就像顏回和子貢,氣場不同,那么在人生之路上也會有不同的成績。
生活里有太多的逆境,這是生活中的偶然。但是你的氣場可以讓偶然轉化為令人快樂的必然。因此,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氣場是什么類型的,在自己的性格偏好上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發展,超越自我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天性和才能。
有這么一則寓言:豬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頭牛,工作雖然累點,但名聲好,讓人愛憐;牛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頭豬,吃罷睡,睡罷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賽神仙;鷹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雞,渴有水,餓有米,住有房,還受人保護;雞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鷹,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殺雞。
多數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與其相關的領域,容易羨慕別人。羨慕或許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人因為對別人的羨慕而放棄了對自己的自信和追求,那是愚蠢的。羨慕只是因為我們希望涉及領域,但不熟悉而已。那些我們羨慕的事情,可能并不符合我們的氣場。
生物遺傳密碼的千差萬別,成就了每個人的優點特長和缺陷短處,后天教育與環境的差異更是造就了不同的氣場的展示形式。其中既有令人羨慕之處,又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當這些“氣場”能真實地表露出來時,其魅力一定最動人。牽強自己,一味要求自己與我們羨慕的人看齊,常常會喪失美好的東西。
同時,氣場也是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的動力特征。氣場本身不能決定一個人社會成就的高低,每一種職業領域都可以找出擁有各種不同氣場的人。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并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杰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們抓著扶手,一級一級地爬上去了。下來時,你杰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后面。后來,鉆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杰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看見我鉆出煙囪時干干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杰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別人的成功、經驗、思維是別人的,是永遠不能復制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氣場,人生問題就是如何運用好自己的氣場的問題。你的氣場可以使你樂觀豁達;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困難;可以使你獲得更多的幫助;可以使你心境清明;讓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披荊斬棘。
不同氣場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動機、喜好和欲望等。但是不同氣場的人,由于這些內在因素的影響,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的偏好。
曹操問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曹操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可見,氣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至關重要。如果你忽略了去經營自己的氣場,那么你就會成為一塊不能引起別人注意的璞玉。未經雕琢的璞玉和雕刻后的美玉同樣價值連城,但是雕刻有形的美玉會更受歡迎,更有機會讓市場來檢驗它們的價值,這就是氣場的作用,它可以讓你在人前變為美玉,讓你有更多的機會成功。
每一種氣場都能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氣場,每種氣場都有其擅長的職業。有的人擅長這一行,有的人擅長那一行。我們應該了解自己的氣場,并按照這一氣場去尋找適合的人生之路。
古希臘的“戴爾波伊神托所”的門口矗立著一塊古老的石碑,上面寫著很醒目、很發人深省的大字:“認識你自己!”這句名言被著名的思想家盧梭稱贊為“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巨著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的至理名言”。認識你自己的氣場、發展并經營自己的氣場,只有這樣,你才能更準確地發現自己的最佳才能,找到到達成功目的地最迅捷的途徑。
很多人成功,是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的氣場能給自己帶來什么。這樣他們就有自己的目標和動力,在發展自己的路上不會迷失自己。愛因斯坦說過,“孩子生來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們求知的歲月中,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的他們的天才”。而每一個天才都有自己的氣場,每一種氣場,都可以成功。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老師,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50年前皮特金幼兒園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
這些作文本中,記錄著孩子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理想,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孩子寫道:他未來一定會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水,都沒有被淹死;還有的孩子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其他同學最多的只能背出7個;而有一個叫戴維的小盲童,他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
布羅迪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他的這一想法,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幾天,布羅迪收到了各地的回信。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他們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薄,布羅迪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
一年后,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科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保存著我們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里,我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面前。布倫科特的這封信后來被發表在《太陽報》上,因為他作為英國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
氣場可以讓我們順應自己的天性,只有這樣才能開啟通往成功的大門。要知道,每一種氣場都能成功,關鍵就在于你是否真的有這樣氣場來幫你實現人生的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天才,只是你自己不知道在哪方面可以發展成天才。
一個人成功的最好訣竅就是打造屬于自己的氣場。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坐標中,失去了符合自己的氣場,這個人會在無數的失敗中變得失意和沉淪,找不到自我。善于發現、經營自己的氣場,將會譜寫美麗的人生篇章。這是因為經營適合自己的氣場能給你的人生增值,富蘭克林曾說:“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成了廢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代先師孔子,初時以建立以“仁”治國的完美社會為志。周游列國之后,終于沒有成功。然而他卻是很好的老師,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終成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見,只有找到自己的枝頭,你的氣場才能得以發揮作用,生命的意義才能實現。
事實上,由于個人條件不同,資質各異,加上成長環境的差異和所掌握資源的多少,人與人之間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也是很難進行有效對比的。每個人的氣場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的成功之路也不盡相同。與其自尋煩惱,不如調整自己的心態,坦然而對。只要努力了,就不必對結果、對自己過于苛求,更不必感嘆命運的不公。上帝是很公平的,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年少時因相貌不佳總是成為別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劇生涯中這恰恰成為一種優勢,他主演的無聲喜劇電影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這不得不說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而我們現在,看到他的表演畫面就想笑,也是因為,我們認同了他的獨特的氣場,認同了他的氣場想表達給我們的東西。看到他,就好像能看到他的周圍都是笑的音符。而這,就是氣場。
在人生的坐標系里,保持一個較強的氣場非常重要,它可能是你改變命運的一大財富。
膽量是克服弱氣場的前提
膽量是克服弱氣場的前提。中國有句古訓“才、學、膽、識,膽為先”。有人以為膽量算不上什么,然而仔細看一下我們周圍的人,你就不難發現,天下其實永遠都不缺少有才華的人,有才華的人到處都是。但是,很多才華橫溢的人卻沒有很強的氣場,讓人感覺不到他存在,甚至有很多人的才華一生得不到彰顯,心中充滿懷才不遇的苦悶,究其原因,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氣場太弱了。而氣場弱的真正原因是,缺乏膽量。有才華的人很多,但真正有膽量的人,人群里卻是少之又少。光有才華,但是卻沒有膽量實踐,氣場就不能完全的顯現。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多次在青年創業論壇上發表演講,強調敢想敢干的創業膽量的重要性。創業不僅需要商業眼光,而且更需要敢想敢干的創業膽量。因此,膽量是決定一個創業者成功與否的關鍵。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們說難在哪?難就難在我們沒有膽量邁出第一步。每當遇到一個困難時,內心首先都要打個問號,這個我能辦到嗎?其實人人都能忍受災難和不幸,并能戰勝它們。但是就是有人懷疑自己的能力,此時也變得沒有膽量。殊不知,人類有強得驚人的內在源泉。只要我們加以利用,便能引領我們渡過難關。我們其實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堅強,更有膽量,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后,有了膽量,也就能夠提升氣場。
曾經有名人說過:懦夫可以死過很多次,但勇敢的人卻只能死過一次,勇敢的人擁有強大的氣場,死神也會敬而遠之。因此我們要學會控制恐懼,不要讓心里莫須有的恐懼來影響我們。失敗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是由自己告訴自己已經失敗,失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氣場自然就會很弱,直到消失。
在這里,我們先介紹一下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的經營理念:我們從不對核心技術感到害怕。別人有,我敢做,別人沒有,我敢想。比亞迪每個單位遇到問題,我們都會說,你解決不了,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因為你缺少勇氣。”比亞迪一位副總裁這樣解釋他們的企業哲學。
王傳福的看法更實際。針對中國企業普遍面臨的“技術恐懼癥”,他說,這種恐懼正是對手給后來者營造的一種產業恐嚇,他們不斷地告訴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發很難,直到你放棄。汽車?說穿了不過就是“一堆鋼鐵”。
正是有著敢為天下先的膽識,王傳福打造了自己的汽車王國。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人,但卻一定都是有膽量的人。做一個有膽量的人,一個氣場強的人難,做一個有能力的精明人更難。
所謂的膽量,說的是失與舍,以及對未知事物的甘心承受。這種膽量,往往是特指承受失敗的膽量和勇氣。勇氣是不限于任何人的,任憑你是誰,只要你能夠勇于面對自己,坦然面對天地,不懼,不恐,不驚,能夠勇于獻出一切,乃至于自己的性命,你便是一個有勇氣的人,有氣場的人!
那些膽小害羞的人往往因為膽怯而不敢與人交往,結果僅限于很小的朋友圈子,變得越來越孤僻、退縮。膽小退縮的人很少與人交往,并不是他們自恃清高,而是相反,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不受歡迎的,別人不愿與之交往的。如果他們形成了這樣消極的自我概念,那他們在行動上就會有意無意地表現得讓人很難接近,很難交往。其實膽小害羞的人越是退縮,就越是沒有強大的、能夠吸引外界的氣場。
下面這個例子似乎更能說明問題。1906年的一天上午,美國密蘇里州華倫斯堡州立師范學院,一位連續參加十二次學院演講比賽失利的小伙子準備參加第十三次比賽。賽前,他向一名教授請教。教授贈給他一句話:“貓抓老鼠的時候,它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老鼠身上,它可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注意自己。”小伙子沉思良久,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小伙子又一次走上演講臺,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他所演講的題目上。當臺下給予雷鳴般的掌聲時,他才意識到他的演講結束了。他以“童年的記憶”為題的演講獲得了此次比賽最高獎。從此,這個小伙子深刻領會了老教授所說的話,才華發揮得越來越出色,終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就是美國卓越的企業家、教育家、演說家——戴爾·卡耐基。
一旦他敢于說話了,他的氣場傳達給眾人的信號也會改變,人們會被他的氣場征服,會被他的氣場俘獲,而他的演講才能真正的打動人心。
解決“敢說話”就是必須克服心理障礙,消除恐懼心理!連話都說不了,你還能干什么?人人都具有說話的潛能,關鍵就是你敢不敢開口說話,把你的這種潛能開發出來!只要具備足夠的膽量,你就敢說話!只要敢于在眾人面前說話,就能克服自己的弱氣場,從而讓自己擁有強氣場,最終贏得眾人的喝彩,取得成功。無數事實證明,即使害怕說話的人也能成為一代說話大師,比如美國總統林肯、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美國口才大師卡耐基等,都曾經是害怕說話的人。因此,你完全沒有必要害怕說話,只要敢說多練,你也能夠成為口若懸河地說話高手。
講話的膽量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鍛煉出來的,同樣,弱氣場也是可以不斷提升的,關鍵是要有膽量。著名京劇藝術家周信芳的女兒周采芹,是一位國際著名的戲劇和電影演員,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而這樣一位著名的藝術家,在她少年第一次上臺時,卻被嚇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