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一個朋友,見到她的時候,心情都會變好。
我的心情有很多不明朗的時候,但每當想起一個人,就覺得呼吸都變得清明了。
從高一的唯一好友到高三剩下的唯一好友,她最后會成為我一生的唯一好友。
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想起校園里還有這么一個好朋友,雖然每天不一定能見得到,但我知道你在這個學校里,就算是陪著我了,心里的難過便會少許多。
我們在學校見的面不多,哪怕各自的班級就在隔壁。
是因為我們都有各自的空間和社交圈,不能因為說要為了一個人,忽略掉隨時陪在自己身邊的其他朋友,我們都知道被人忽略掉的滋味不好受。
她是個熱心公益的女生,性情開朗,去過很多地方,至少不會像我一樣容易迷路。
還記得,剛上本部那會兒不久,放學回家,我給她發消息,她說有事提前請假回家了,隨后開始千叮嚀萬囑咐告訴我走哪條路去車站。
“你不要迷路了喂。”
“放心放心,不會的。”
“那你說,從校門出來,從哪里走到哪里,你告訴我。”
“啊?哦——從校門出來,呃左轉直走,然后嗯……”
“你是不是忘記怎么走了。”
“啊,沒有吧,我沒全忘記。”
“……到時候你會看到一個十字路口,往右邊直走,有一個紅綠燈。”
“哦哦哦哦哦。”我狂點頭。
“你記住沒?”
“嗯嗯嗯嗯。”我狂點頭。
“說實話,你自己一個人走,我都怕你迷路,哭笑不得臉。”
“放心,我都走過一回了,一定能走到車站的,別慌,不是什么大事兒。”
“那好吧,要是迷路了你別慌,看導航,實在不行還可以問路人,有什么問題可以問我。”
“好的,沒問題。”
事實上,我是跟著別人一路走到車站的,有點像個跟蹤狂,可是那么多校友也走,肯定都是去車站的,跟著準沒錯,嘻嘻我可真是個大聰明。
我沒告訴她這個事兒,畢竟也不是啥大事兒,還丟人,不過就算我說了,我估計她也會說,這個方法不錯,為你鼓掌,我估摸著如果我倆要是角色對調的話,我也會這樣對她說的。
我們有很相同的喜好,甚至在高考結束后就去獻了血,那年,她十九歲,我十八歲。
后來在網上看到有很多關于獻血得不到任何好處,告訴大家不要獻血的事,我就想,我想獻血,跟我一定要得到回報有關系嗎?如果你只是想得到回報而去獻血,那很沒有必要。
我很清楚的知道做這件事可能會得到回報,可能不會得到回報。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這件事情不一定會得到回報,但是我依然去做了這件事,那么就代表我做好了承擔所有后果的準備,我不應該為此而感到怨恨,憤怒或者傷心,因為都是我自愿的。
成年人應該對自己所有的行為學會負責,承擔后果。
后來我和朋友聊起過,我們的想法一致。
想做就做了,怎么了?什么時候這人做人做事都只看利益了。
我們會暢談人生理想,還約定以后一定要賺很多錢,讓父母安享晚年。
高考結束后,我們的第一志愿都填了同一個學校的同一個專業,我想了很多關于我們未來的事,一直到錄取分數線出來……我想我們都很難過,因為她的分數上不去,這意味著我們無法一起去一個學校,一起認識不同的人,一起去飯堂和圖書館,一起努力學習變優秀,一起看不同的風景,去更大的世界環游。
而這一切,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