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 秦魏與楚之戰
- 身在大秦,墨道永昌
- 緋泊
- 2060字
- 2022-12-06 19:04:30
楚幽王三年,秦國繼攻趙國之后,命大將辛梧率四郡兵馬,聯合魏國,對楚國發起攻擊。
當是時,黑云壓城,天空黯然失色。
秦魏聯軍于城外兩軍掠陣,氣勢洶洶,如狼似虎。
旌旗招展,平白刮起大風,為戰場抹上肅殺之意。
然而,城內自然也沒閑著。
三百名公輸家好兒郎,正將連夜打造的銅甲交于城內士兵穿上,城內的建筑被拆的七零八落,所有能用上的材料都能派上了用場。
強如秦軍之師,此刻與魏國聯合,也只派了五萬人有余,顯然對此戰爭是志在必得的。
而魏國,對此次與秦聯合信心滿滿,派了整整六萬士卒列陣。
良辰吉時已到,隨著戰鼓手擊起鼓來,秦魏聯軍戰陣前移,氣勢到達了頂峰。
然讓秦魏聯軍無比疑惑的是,那楚國軍隊并未出城列陣,對鼓聲充耳不聞。
想到可能是其準備不充分,便又按兵不動,養精蓄銳中。
城內,張夫子看著兵臨城下,那雙因上了年紀而發抖的雙手更抖了。
“王上這該如何是好?”老夫子顫顫巍巍走到羋悍的身邊,神情嚴肅,“我們真的能敗退秦魏聯軍么?”
他老眼有些昏黃,布滿皺紋的老臉此時凝重無比,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羋悍聽得直皺眉,他不想背負上不尊師重道的罵名,但這老東西蠱惑軍心,且有些聒噪了。
“老師,戰爭無眼,”羋悍散漫的目光落到老者身上,“且到城中休息,莫要再出來了。”
張夫子被人托了下去。
耳根清凈后,羋悍看向秦魏聯軍,心里思襯著勝算幾何。
首先,一旦開戰,秦軍必定是一輪齊射,秦弩威力之巨大,也不知公輸家門人能否頂住?
其次,秦之銳士個個驍勇善戰,悍不畏死,要怎么才能瓦解他們的意志?
正當羋悍猶豫要不要擊鼓出兵時,他的腦海里又浮現出一個奇妙的點子。
“此場戰役,應當算不上不守禮法吧?”羋悍抬了抬手,又笑道,“都這個地步了,在乎那么多作甚,贏了再說。”
很快,兵臨城下的秦魏聯軍便擊象了第二次戰鼓聲,然而還是得不到楚軍的回應。
魏軍將領見此,那還了得,急忙上前,沖著城墻上之人破口大罵道:
“城上弱冠小兒,若是怯戰,出城投降,爺爺我不殺你。”
羋悍沒有發作,望著那粗鄙之人發出陣陣嗤笑。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可這城下之人狂悖張揚,勝券在握的樣子讓羋悍尤為不爽。
再者,此人是魏軍將領,只要將他一擊必殺,魏軍想必會陣腳大亂。
如是想著,羋悍不再猶豫,低喝一聲,“動手!”
藏于暗處的弓箭手接到王上命令,毫不遲疑朝著魏國將領發了一輪齊射。
還不待那魏國將領再多語什么,便瞬間被扎成了刺猬!
“豎子!爾敢!”見聯軍將領被殺,秦軍將領怒斥,但表情不變,“你怎能不守禮法,肆意射殺來使。”
他自然是看不上這魏國將領的,死了也好。
但為了穩住聯軍軍心,不得不發言斥責那位年輕楚王。
羋悍自然有自己的考慮,而今本就處于劣勢,如若是普通來使,他不屑置辯,但死一位將領能打擊到敵軍士氣,有何不可?
至于禮法,他兩國率先聯軍,本就和禮法背道而馳,還不允許自己使詐?
哪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言?
他朝著秦軍將領溫和一笑,并未作出回應。
反正兩軍交戰,不合乎禮法之事早有先例,他只不過是略做效仿而已。
魏國將領被射殺,魏軍軍陣登時出現擾亂,顯然軍心不穩。
那秦國領軍之人也并非等閑之輩,知道戰事不宜再拖,下令戰鼓手繼續擂鼓,準備進攻。
這次,羋悍也不再猶豫,大手一揮,楚國戰鼓聲響徹四野,楚軍士氣如虹,喊殺聲震天!
楚軍出城應戰,戰馬嘶鳴,戰車百乘,戰場上沙塵飛舞,一片肅殺之景。
“殺!”秦國將領高舉青銅兵刃,戰意滔天。
訓練有素的秦軍軍陣,弓弩手隨即揚起手中弓弩,一發齊射。
“咻咻咻”
箭矢劃破長空,朝楚軍方向落下,不用羋悍提醒,楚軍士卒將公輸家晝夜打造的盾高舉頭頂,合十為一,抵擋了大部分弩箭。
但弩箭過去,重弩接踵而至,巨大的箭矢破風而來,呼嘯而至,還是將楚軍的盾陣轟開了一個口子。
箭雨過去,雙方戰車走碰撞在一起,秦之銳士,不可匹敵!
戰車所過之處,楚軍橫尸遍野,秦軍長戈占盡優勢,一直沖殺再前。
然楚軍已有應對之策,有一批好手在秦戰車掠過時,將戰馬四肢砍斷,而后一往無前的秦國戰車就此崩解。
再看一旁的魏軍,由于主將被襲殺,早已潰不成軍,開始丟下武器轉身逃走。
繞是勇武的大秦士卒,也知曉為戰之道,一有人開始逃亡,那么,也就敗局已定。
但他們一兵一卒皆沒有退卻,且更加勇武起來。
秦之銳士雖勢不可擋,但并非不可敵也。
魏軍敗亡,舍下秦軍,人數上就變得不對等起來。
秦軍將領也看出了敗勢,看著越來越多的秦軍戰死,他砍殺出一條路,下達了撤退的指令。
羋悍立于城墻,看著敗走的聯軍,并未追擊,只是目送,他們遠離。
“禮崩樂壞,哪有什么合乎禮法。”羋悍喃喃道。
今日之戰,他不過是尋古法而為之,也算不得上什么算計之人。
他長長呼了口氣,心中壓力驟減。
即位三年,一直默默無聞,今兒也算得上為大楚興亡,出了一份力了。
……
郢都,那些南遷的流民又陸陸續續走了回來,但是仍有半數背井離鄉,在異國他鄉重新發展根基。
這是無法避免的,戰爭只有成敗之分,敗得一方沒有任何發言權,既丟了國土,又丟了子民,淪為亡國奴。
好在,楚國這次挺了過來了。
曲周也回到了自己家,他要重建曲家榮光。
當然,他向公輸家借了不少人,還屈辱地淪為了那記仇的小子,墨語的假子(義子)。
…………
今日就一更了,反正沒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