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馬上就辦,是老板最需要的(1)
- 馬上就辦(金牌員工必讀書系)
- 李上卿
- 5592字
- 2014-11-07 17:53:13
“馬上就辦”是領導最想聽到的回答
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老板交代了新的工作任務,員工甲接到命令后,立刻回答:“是,我馬上就去辦,三天后完成。”員工乙說:“我手上工作很多,我盡量完成吧?!痹噯枺习迓犕赀@兩種回答后會更喜歡哪種。答案不言而喻。我們可能見過這樣一類人,他們在工作中總是光說不做,或是拖拖拉拉,推一下動一下,與他們合作很讓人頭疼。但是,當周圍的同事升職了,得到領導的賞識和器重了,這類人就開始抱怨:“為什么我的學歷、工作能力、人際關系方面都比他強,自己就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和器重呢?”我們可以告訴他:你執行力不夠。執行力指的是什么?按照管理學理論來解釋,執行力就是按質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就是部門和個人理解、貫徹、落實、執行決策的能力。
執行力的強弱反映出一名員工對工作、公司的態度,執行力強的員工對于完成工作更出色,反之,執行力不強的員工不僅影響工作進度、影響老板情緒,同時對于公司其他員工的執行力也有負面的影響。每一位公司的領導都想聽到手下的員工對自己發出的指令立刻作出反應。
每個員工的執行力強,整個企業也就具有戰斗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我們要做公司團隊里的精英,不但要能力強,同時要貫徹好執行力,才能更好完成公司任務。工作能力強是提高執行力的基礎,做好本職工作是提高執行力的關鍵。
《圣經》里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天,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彼得去遠行。在途中,他們發現了一塊破爛的馬蹄鐵。耶穌說:“彼得,你把這塊馬蹄鐵撿起來?!钡说脩械脧澭?,假裝沒有聽見。于是,耶穌自己彎腰撿起了馬蹄鐵,用它在旁邊的鐵匠那兒換來一些錢,并用這些錢買了18顆櫻桃。于是師徒二人出城繼續前行。他們經過了一片荒漠,耶穌見彼得渴得厲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櫻桃悄悄扔在地上一顆。彼得一見櫻桃,立刻彎腰撿起來吃了。耶穌邊走邊將櫻桃扔在地上,彼得也就只得費力地一次一次地彎腰撿起來吃。耶穌笑著對彼得說:“如果一開始你能按我要求的做,你只要開始時彎一次腰就行了,就不會在后來沒完沒了地彎腰了。”個人執行力是指每一單個的人把上級的命令和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彼得因為沒有按照他的“上級”耶穌的要求去做,所以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不得不彎腰18次。如果他一開始就能馬上“落實”耶穌的命令,他只要彎下一次腰就行了。
輕視上級給你的工作,一心想在工作上投機取巧,也許會在當時給你帶來一點點的輕松,但最終卻會給你帶來更大的麻煩。員工執行力的高低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同樣也會影響員工自己的發展。事實上,只有做到堅定不移地服從命令,盡職盡責地執行任務的員工才能得到領導者的認可。而那些只會懷疑領導的命令,卻從不盡力執行命令的員工,在公司領導心目中肯定是可有可無的人。
曾看到這樣一篇文章:
一位老板對他的助理說:“下午出去買點復印紙回來。”助理接到命令后就去了,買了三張復印紙回來。老板很不高興:“三張復印紙,怎么夠,我至少要三摞?!边@個助理第二天就去買了三摞復印紙回來。老板一看生氣了:“你怎么買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助理過了好幾天,才將三摞A4的復印紙買回來,老板大怒:“買個復印紙怎么買了一個星期?”助理回答:“你又沒有說什么時候要。”
只是簡單的買個復印紙,這個助理跑了三趟,花了一個多星期才完成這點任務。這件事情反映了這名員工的執行力太差,首先反映在他的工作方式上,辦事很僵硬,去買復印紙之前,應該去相關部門了解一下平時都用什么類型的紙,一般一次采購要多少,然后再去買。
另外,這也反映了這名員工的工作態度不夠端正。態度不夠端正和不積極是造成員工執行力弱的原因。態度是內心的一種潛在意志,是個人能力、意愿、想法、價值觀等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外在表現。這名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只停留在完成老板交代的事而已。所以,是買三張復印紙還是買三摞復印紙根本沒有區別,時間長短也無所謂,今天不買可以明天再買,只要需要用的時候買來就行。用這樣的態度去工作,執行力肯定高不到哪兒去。任何一個老板都不會喜歡這樣的員工。
沒有正確的執行人,沒有真正的執行力,團隊就沒有競爭力,就不會長久,不是在激烈的競爭中落伍,就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死掉”。而只有那些執行力得當、有力的團隊才具有競爭力,才可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聯想集團的管理模式以著名的“斯巴達方陣文化”聞名,被業界稱為組織能力超強的龍頭企業,這種組織能力主要通過其制度的剛性來體現。所謂斯巴達方陣文化有兩個主要特點:強調集體力量和強調制度的剛性。這種剛性的制度可以克服知識分子創業隊伍的先天性弊端,讓每個員工都具有極強的執行能力。作為聯想的員工,他們每個人都時刻為上級下達的命令準備著,并以最快的速度去執行,摒棄辦事拖拉、推脫責任、行動能力差等工作惡習。用一句話概括聯想的執行力即為:個人執行力決定個人的成敗,也決定企業的競爭力。
干同一件事情,當你以為還有時間,明天再做也可以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當自己在最后的時間里匆忙趕工作的時候,人家早已把事情漂亮地完成并開始做下一件事情了。你在工作生活中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你不愿做某一件事情時,你同樣會有一百個借口不去做。習慣成了自然就變成了一種拖拉辦事的工作風格,這其實是一種執行力差的表現。做事情一拖再拖,喪失了良好的機會,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和器重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執行力的提升需要我們改變心態,形成習慣,把等待、被動的心態轉變為主動的心態,面對任何工作把執行變為自發自覺的行動。
我們每天要問自己:今天我努力工作了嗎?我認真對待工作了嗎?各位上司交給我工作的時候我問廢話了嗎?我的工作做好了嗎?我有想過怎么樣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嗎?沒有交代我的工作我有自覺去做嗎?做錯事情了我有給自己找借口嗎?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了嗎?我有好好地和身邊的同事溝通學習了嗎?……如果沒有,那么做好準備,馬上去辦吧!
馬上就辦,從現在開始吧
在工作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有種懶惰的情緒;他們總是想得多,做得少,心動的時候多,行動的時候少;把希望放在今天,而總把行動留在了明天;夢想著成功,卻沒有付諸行動;大多數時間都只是在思考,卻沒有通過行動表現出來;他們腦子里有各種完美的計劃,卻遲遲沒有實施和堅持……總之,因為他們缺乏行動,不能馬上就辦,有太多事情沒有了下文。而真正的成功者,則是把行動放在現在,把希望放在未來。一切偉大的思想和計劃,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惰性是企業發展的天敵,當老板交代下來的任務員工沒有按規定的時間和質量來完成的時候,有些員工經常愛給自己找理由,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執行力問題。怎么改變呢?想要提高執行力,一定要去學會自我管理,培養良好習慣,“馬上就辦”的意識也是一樣,不是誰天生就有,也需要后天去鍛煉、去訓練。從今天開始,改變自己,培養良好習慣,哪怕從培養自己走路速度達到每分鐘60步開始,哪怕從每天讓自己進行體育鍛煉30分鐘開始……讓自己的情緒高漲起來,讓自己對工作的激情澎湃起來,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堅持下去。
有一個落魄的小伙子,每隔兩天就要到教堂祈禱,而且他禱告的話語幾乎每次都相同。第一次到教堂時,他跪在圣殿內,虔誠地說:“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睅滋旌?,他垂頭喪氣地來到教堂,同樣跪下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如果您讓我中一次彩票,我便愿意更謙卑地服從您?!彼瓦@樣,每隔兩天就到教堂來做著同樣的祈禱,如此周而復始。到了最后一次,他跪著祈禱:“我的上帝,為何您不聽我的禱告呢?讓我中彩吧,哪怕就一次,我愿意終身信奉您?!边@時,圣壇上空發出一陣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在耐心地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故事里的年輕人一樣,每天都想著美事,心想: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能有好日子過,可他們卻從不為之付出行動,自然上帝也幫不了他。很多事情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時候,我們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想一想我們自己都做了什么。這則故事中的年輕人每次都在重復著同樣的話祈禱上帝能夠眷顧他,哪怕只給他一次中彩票的機會,可是他連一次彩票都還沒有買過,自己都還沒有開始行動起來,怎么會有他想要的結果呢?
20世紀70年代,美國有一個叫法蘭克的年輕人,由于家境貧困,他去了芝加哥尋求出路。在繁華的芝加哥轉了幾天后,也沒能找到一個容身之處,于是在路邊給別人擦起了皮鞋,雖然收入不多,但也能維持他在芝加哥的生活。半年后,他攢了點微薄的積蓄,立刻租了一間小店,一邊擦皮鞋一邊賣雪糕。誰知道雪糕的生意竟然比擦皮鞋要做得好,以至于賣雪糕都讓他顧不得擦皮鞋了,后來法蘭克就專心賣雪糕。如今,法蘭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擁有全美70%以上的市場,在全球有60多個國家超過4000多家的專賣店。
巧的是,有一個叫斯特福的年輕人,與法蘭克幾乎同時到達芝加哥。斯特福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農場主,斯特福上了大學,還讀了研究生。就在法蘭克給別人擦皮鞋的時候,斯特福住在芝加哥最豪華的酒店里耗資數十萬進行市場調查。經過一年的周密調查,斯特福得出的結論是:賣雪糕一定很有市場。當斯特福把結果告訴父親時,遭到了強烈反對而沒有付諸行動。后來,斯特福還是覺得賣雪糕的生意好做。一年后,他終于說服了父親,準備打造雪糕店。而此時,法蘭克的雪糕店已經遍布全美,斯特福根本就沒有機會了,最終只能是無功而返。
同樣都是想做雪糕生意,為什么實力單薄的法蘭克最后成功了,自己的雪糕店遍布全美,而斯特福擁有高學歷,好的家庭背景,最后卻無功而返了呢?他們的差別就在行動上,光想不做就會每每錯失機會,永遠不能成功。在職場這個大舞臺上,想成就一番偉業的人多如過江之鯽,而結果往往是如愿者不足一二,平庸者十之八九。這里除了機遇、膽略、資金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人一直處于思考、夢想、遲疑狀態,從而習慣性地推延行動。在猶豫中,錯過了良機,這樣一晃,可能就是一生。只有少數人,不僅有思考的能力,而且還是積極行動的巨人。行動孕育著成功,行動起來,也許不會成功,但不行動,永遠都不可能成功。不管夢想是大是小,目標是高是低,從現在開始,積極行動起來,才能抓住屬于自己的機會。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陽光明媚,鳥兒歡快地歌唱,辛勤地勞動。其中有一只寒號鳥,有著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它到處賣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別人辛勤勞動,反而嘲笑不已,好心的鳥兒提醒它說:“快壘個窩吧!不然冬天來了怎么過呢。”寒號鳥輕蔑地說:“冬天還早呢,著什么急!趁著今天的大好時光,盡情地玩吧!”
就這樣,日復一日,冬天眨眼就到了。鳥兒們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窩里安樂地休息,而寒號鳥卻在寒風里凍得發抖,用美麗的歌喉悔恨過去,哀叫未來:“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钡诙?,太陽出來了,萬物蘇醒了。沐浴在陽光中,寒號鳥好不得意,忘記了昨天的痛苦,又快樂地歌唱起來。鳥兒勸它:“快壘個窩吧,不然晚上又要發抖了。”寒號鳥嘲笑地說:“太陽照得暖洋洋的,應該盡情地享受,還壘什么窩,一群不會享受的家伙。”
晚上又來臨了,寒號鳥又重復著昨天晚上一樣的故事。就這樣重復了幾個晚上,大雪突然降臨,鳥兒們奇怪寒號鳥怎么不發出叫聲了,太陽一出來,大家尋找一看,寒號鳥早已被凍死了。
這個故事我們在小的時候就聽過,但是又有多少人思考了其中的真正含義呢?在人的一生中,今天是多么重要,是你最有權利發揮的。像寒號鳥一樣,寄希望于明天的人將成為一事無成的人,到了明天,后天也就成了明天。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明天的事情推到后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遠沒完。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會在今天創造明天的希望。
“馬上就辦”不是掛在嘴邊,而是要有確確實實的開始,一步一步地執行。寒號鳥終日只把筑巢的口號掛在嘴邊,而把行動推到明天,最終給自己釀成一場悲劇。誰都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行動也一樣,制定出相應的計劃后,一步一步去做,從小事開始,養成習慣,最后達到目標。
撒下一粒行動的種子,你將收獲習慣的果實;撒下一粒習慣的種子,你將收獲性格的果實;撒下一粒性格的種子,你將收獲成功的果實。建功立業的秘訣就是:立即行動!只要你活著,當“馬上就辦”這個暗示從你的下意識心理閃現到你的有意識心理,要你去做你所應當做的事時,你就該立即行動,并堅持到底,這可以使你成為一位卓越的人士。最后,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養成習慣,為了更美好的前景,開始行動吧。
“能干人”為什么常常不被重用
職場上有些“能干人”也過得很郁悶,他們自認為天賦異稟,名校畢業,聰明能干,可是為什么他們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在公司發展的關鍵時刻,也沒有賦予他們大任呢?而那些資質平平的人,可能就是腿快點,一些小事辦得到位點,但是他們有什么資格充當大任,能力夠嗎?如果你還在糾結這個問題,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你是領導你是喜歡天資聰明但是光說不做或是什么事都做不到點子上,時常還得返工的人,還是喜歡雖然能力不足,但是積極思考且執行力強的人?我想你也一定會選擇后者。
執行力不但要求能夠及時完成上級的指使,還要做得好,不敷衍了事。所有的領導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在工作上能夠及時給自己反饋,并且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拿得起、放得下,做事情勤快,還忠誠、可靠。但事實上,能完全達到這些要求的人其實不多。能工作不代表會工作,我們在工作中不但要能干,還要會干。把事情干好干巧,關鍵是抓住領導的意圖,按照領導的意圖馬上去執行。領導的意圖指的是什么?在工作中,就是指領導交辦的工作的中心任務、目標。有的人工作沒有主次之分,東一鎬,西一耙,累得半死,費力還不討好,屢屢不能讓領導滿意,甚至還會挨批。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他沒有按照領導交辦事務的重點去執行,沒有做到點子上。在工作中,一定要抓住事務的關鍵,按照事情的發展目標去執行,否則將會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