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我家二弟高煦,有監國之資,漢王被迫巡視百官!

而還未待到王妃狐疑,漢王府便是迎來了來客云云,武將居多,甚至,在首的還有太子爺和漢王爺。

率先是太子爺深入漢王府,和煦的笑道:“老二,還是你有辦法,為兄看錯你了,為兄還以為你尸位素餐。

沒想到,這監國果然是你來更為合適。

是為兄疏忽了,也是為兄淺薄了,以為老二你出征在外,只會帶兵打仗,誰承想,相較于大哥,老二你的機遇并不少吶……”

朱高煦在這里聽著,腦袋嗡嗡響。

眼下,朱高熾祝賀的話語更是令朱高煦恍惚。

相較于先前,朱高熾還以為漢王就要去邊疆了,眼下,不僅轉危為安,更是深諳文皇帝信服。

當然,最主要的是,朱高熾無需那般勞累了。

朱高燧湊近,定睛一看朱高煦仿佛不認識了似的,驚嘆,“二哥,你竟然還有這手?我險些以為你就要去鎮守邊疆了……

二哥你是不知道,近幾日,三弟哭的稀里嘩啦,就怕你在邊疆受凍,受欺負,二哥,這下好了,你留下我們還能孝順父皇。”

見朱高燧興高采烈,朱高煦暗道,“還真就不如去真守邊疆來的痛快了?!?

如今,文皇帝曲解錯了自己的意思,導致節外生枝,這讓朱高煦很是郁悶。

甚至,明日還要說什么巡視百官?!

沒等到朱高煦反駁,門外武將已經一片喧嘩。

“漢王勇武。”

“天怒人怨都可平息,漢王真乃真武轉世?!?

“王爺,武將陳楚生求見王爺,為王爺獻策,只為伴王爺左右?!?

“文臣特來效忠,工部林郎,為漢王爺鞠躬盡瘁。”

“……”

聞言,朱高煦只感覺一個頭兩個大,文臣?武將?想做什么?

讓文皇帝見到了,以為他朱高煦真想取而代之。

“二弟,見你眉頭緊鎖,為何無故嘆息?是有什么難言之隱?說來給大哥,大哥替你排憂解難啊。”

朱高熾察言觀色,見朱高煦神色不善,眉宇間隱藏郁氣,不問可知是朱高煦心有不滿。

只是,朱高煦還有什么不滿的呢?

此刻,監國是朱高煦的,還要巡視百官,甚至,父皇相信朱高煦,把換城防的事情也交托給了漢王,如今,漢王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就連朱高熾自己也不明白,漢王到底在思忖什么。

朱高煦揶揄了下,才道:“大哥,不如這監國還是你來吧,我就藩,邊疆也行……”

朱高煦只想離這個地方遠點,讓一切都歸于自己的脈絡。

在史書上,漢王朱高煦每每被文皇帝和朱高熾建議就藩,而朱高煦本身則是賴著不走。

這么大的概率可以就藩,朱高煦卻屢屢未能成功,誰的問題?他的問題嗎?

還是說,這件事情荒誕到產生了某些歷史的蝴蝶效應?

眼下,聽到朱高煦由衷的肺腑之言,朱高熾潸然淚下,“二弟,有情有義,你我兄弟一場,大哥無怨無悔了,只是大哥身體不好。

前些日子還在喝藥,眼下又是瘸腿,二弟不嫌棄已經是難得,現在,竟然還照顧到為兄。

放心二弟,你只管監國,只要天下百姓好,大哥絕對不和你爭,只是二弟,兄弟之間無需多言,不用如此拘謹才是……”

朱高熾豈能不知?

眼下,朱高煦站在更有利的地點,自然是要比自己有優勢的了。

至于那個位子自己坐不坐有什么區別呢?!

只要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不就可以了嗎?雖然漢王看上去大大咧咧,也是有些有勇無謀的意思,只是最近漢王卻是有了不同的改變。

所以說,既然朱高煦是認可他這個大哥的,甚至還在這種情況之下照顧他這個大哥的情緒。

那么,朱高熾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己的兄弟。

手心手背都是肉。

別看平日里朱高煦多兇猛,到了關鍵時刻這個二弟還是靠得住的。

就這樣的漢王爺,哪怕是他們全家去就藩了,相信漢王也不會對自己家人一雞一犬做什么手腳的。

所以,太子朱高煦很是放心,就看漢王爺是如何治理朝政了。

朱高煦無言以對。

見到朱高熾不爭不搶了,最高興的莫過于朱高燧,眼前都亮了起來,沒想到二哥還有這一手。

以進為退!

欲擒故縱啊。

高明,朱高燧只能是暗地里驚嘆朱高煦的高明,可見,二哥的手段比自己強上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也就是說,二哥不費一兵一卒就先是從朝廷那邊把監國身份給做實了。

先前的事情,朱高燧也是聽過的。

據說是,因為自己的二哥監國,所以諸位大臣們全都尋找到太子或者是父皇那邊批閱奏折了,從而隔過了漢王。

對此,朱高燧也是義憤填膺。

眼下,由陛下頒發的詔令,文武百官還會有什么怨言呢?!巡視百官,自然是由漢王繼續來執行。

朱高燧有些熱血沸騰,二哥會以什么手段來上位?!

不用朱高燧來說,朱高煦已經是在此想到了自己這個反骨弟弟的心思了,此時此刻,他卻是沒了脾氣。

誰說他漢王就一定想掌權?!

尤其是大明年代的皇帝。

不,準確的來說,各朝代皇帝下場都不怎么樣,當然,如果朱高煦可以改變大明的面貌,那么自然是可以更改歷史的車輪。

只是,身為皇帝多累!?

縱然成為藩王也有大小事務來料理,可,那時候藩王也有自己的賬簿,也有自己的官員,完全可以做個甩手掌柜。

而身為皇帝呢?!

批閱天下奏折,掌管天下事務,有此可見繁瑣。

莫說是監國批閱一天,就是一分鐘他朱高煦都不想待了。

“罷了。”

“散了,散了。”

朱高煦泄了氣一樣直接擺手,讓武將和文臣們盡數散了,只是,諸位大臣卻遲疑著不走,令人困惑。

眼下,王妃面露疑惑,“王爺,這些都是有用之人,在朝之中更是位極人臣,怎可遣散?”

王妃以為,漢王不是為了稱帝嗎?!多少也是了解漢王野心的。

畢竟,從漢王和文皇帝靖難遺孤以來,王妃便是清楚了這點,漢王也是一直以此為自己的信仰。

現在,不正是最佳的時機嗎?!

以前,漢王妃孝敬徐皇后時,便是為此而準備著,獻玉如意,獻殷勤,都是為了漢王。

而漢王也以為文皇帝會信守承諾,只是因為一句,‘好圣孫可旺三代’從而敗給了太子朱高熾。

無奈,只好是來奉行文皇帝的意思。

經過時過境遷,漢王在朝廷之中也是獲得了自己的地位,尤其是眼下的朝廷勢力,幾乎已經和太子朱高熾持平,甚至還隱隱更強勢。

不然漢王的監國位置是從何而來?

那不只是文皇帝為了體恤太子朱高熾而做的決定,更是文武大臣的勸諫。

雖然,在這其中有不少的武將,武將居多,只是,文皇帝肯定也會明白,這是漢王的授意和安排。

文皇帝既然也是賜予了這個機會,漢王也就更加沒有必要耽擱了,趁著今日料理了天怒人怨,文皇帝更是給了漢王相應的福祉。

朱高煦談興不佳,見狀,漢王妃沒有多嘴。

畢竟,漢王府內一切都是漢王來拿主意的,漢王妃素來都是聽從漢王的意見的。

既然,漢王說了要遣散漢王府的大臣,那么,漢王妃也只好讓宦官王針去做了。

太子朱高熾在此見到漢王談興不佳,確實不好繼續叨擾。

再者,眼下也已經是亥時,已經到了入寢的時間,所以,朱高熾也就拜手告別了。

“二哥,記得你的事情,三弟隨時聽候你的調遣……”

朱高燧在走之前對著漢王叮囑道。

只是,朱高煦談興不佳。

朱高燧以為,二哥的表面功夫也是爐火純青了,就連自己都快能騙到了,只是,為什么見到太子他卻說對方才應該監國呢?

朱高燧不清楚,朱高煦為什么要這樣。

只是,當朱高燧見到朱高煦談興不佳的時候,便是心里豁然了。

為什么?

因為,朱高煦在裝,二哥不想繼位嗎?二哥不想一人之上?

他朱高燧太清楚了,二哥早就為此準備了多年,只是,為什么朱高煦在此推辭?!

為了讓太子放下戒備。

朱高燧深諳大哥品性。

大哥真是內心如淵吶,就連他這個三弟也是看不透了,不過,也只有這樣才適合坐上那個位子不是嗎?!

所以,朱高燧以為,坐在那個位置上要么是自己,要么是二哥,只是太子一家誰都不行。

行軍打仗,靖難之役,他和二哥為了成功流血流淚,太子一家做了什么?!

就因為嫡長子?!

所以,朱高燧現在安心了。

此刻的朱高煦就像是猛虎,直到可以一口把太子一家給吞掉,朱高燧清楚,二哥也在等候。

只是,這么多年來的戰局終于是可以發生改變了,那就是自己的二哥占據了上風。

朱高燧也沒閑著,為了明日巡視百官的事情所做好準備才是。

太子和趙王紛紛走了,漢王府一時間冷卻了下來,府口的文武百官也是圍堵起來,所對漢王效命的也是不計其數。

畢竟,聰明的大臣們可以從中看到,漢王的贏面更大了。

太子反而劣勢了起來,所以……

這個時候應該如何???

倒戈啊。

雖不說完全倒戈,只是在朝政上指點幾番漢王,也好讓事情順利進行才是。

等同于是,雙方的互相倒戈了,在朝廷之中最適宜的便是墻頭草,隨風倒,眼下就是最佳機會。

至于漢王是使用了什么導致太怒人怨從而平息,這個就不是眾人可以摸清楚了。

朱高煦回府清算,一來是合計近日的經營,二來是為了朝政的事情做鋪設。

這個事情他應該如何向文武百官所闡述,又應該如何善了。

那就是,繼續完成文皇帝交代的事情。

只要完成三個任務是吧?!第一個朝政的事情要處理清楚,還要讓永樂大典修好。

說白了,就是讓朱高煦來管理好朝政之事的,額外的就是要賺錢。

大明沒錢了,要這個漢王把社會經濟盤活了。

對此的話,朱高煦有百科大全,也是可以勉強完成的。

靖難遺孤,最好是盡快取得聯系,說到底,這件事情貌似是應該問老三的,只是,匆忙之間忘了問了。

想來,史書上,漢王和趙王同仇敵愾,趙王應該還是清楚漢王把靖難遺孤們藏私在了哪里。

所以,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尋找建文帝,這種事情就連手持劇本的朱高煦也不清楚的,畢竟在史書上都是含含糊糊的。

所以,建文帝是死是活真的快成了謎底了。

所以,朱高煦也不敢說,能清晰的找到對方。

無論是明史,還是史書,或者是野史,對于建文皇帝消失就是謎底。

所以,這個難度最大,也是朱高煦最想推辭的一件事情……

為了就藩,朱高煦也是豁出去了,若不是文皇帝說完不成這三件事情就立斬不赦,朱高煦才不會管這么多,直接去就藩的。

要知道,這位文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所以,朱高煦對他說的深信不疑,而且,文皇帝原先又不是沒有斬過漢王爺。

在史書上,文皇帝已經清楚的知道了漢王爺想要做的事情,所以,直接把漢王壓了下來,以至于后來才出現了那么多的事故發生。

在朱高煦看來,文皇帝只要說要殺人,不論是漢王爺,還是誰都是難逃一死的。

在文皇帝派發任務的那剎那,朱高煦想著的便是完成文皇帝交的事情,現在看來,真是弄巧成拙了。

所以讓事情發生的這么顛簸,弄巧成拙了。

不然的話,這個時候朱高煦只怕是已經去就藩了,已經開啟了他云南的改造計劃,所以現在朱高煦也不好說自己成功與否。

他只是更愿意去傾向于自己的就藩計劃。

去了就藩,當一個土皇帝,成為一個逍遙王爺這不香嗎?

所以,在與太子百般解釋的時候,太子已經是自我催眠了。

無奈,朱高煦解釋不清楚了,只好是沉默以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浪卡子县| 宁蒗| 高州市| 双柏县| 东源县| 瑞丽市| 晋州市| 临漳县| 甘南县| 岫岩| 黄大仙区| 平利县| 秦安县| 正镶白旗| 巩义市| 九江县| 海阳市| 象州县| 勃利县| 遂川县| 安福县| 花莲县| 镇原县| 鞍山市| 孝义市| 阿克苏市| 大石桥市| 金山区| 军事| 聊城市| 彭阳县| 京山县| 白沙| 连城县| 安丘市| 宁南县| 四平市| 久治县| 洪泽县|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