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一場及時的意外

袁紹發起的策反行動,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了。

還有一路,路途比較遠,袁紹或許也派人去了,或許沒有派,但這一路卻主動來了。

這就是江東的孫策,論起湊熱鬧,他的熱情一點兒不比父親孫堅差,袁曹決戰,這么大一場戲,怎么能少得了他這個看客呢?

孫策的自信來自實力的增長,經過幾年的拓展,他在江東的勢力越來越大,不僅占有了江南的丹楊郡、吳郡、會稽郡等地,還發展到江北的廬江郡和廬陵郡。曹操不斷接到報告,說孫策又打了勝仗,地盤又在不斷地擴張,聽得多了,曹操終于忍不住說了一句話:“難以與這小子再爭鋒了呀(猘兒難與爭鋒也)!”

“猘”的意思是狂犬,曹操說這話其實并無貶低別人的意思,是對孫策的羨慕忌妒恨。

曹操當前首要的對手是袁紹,所以對孫策只能拉攏,通過和親、任命官職、封爵等手段先把孫策拉到自己這一邊,孫策表面上也樂于接受,雙方的關系看起來還不錯。

曹操給了孫策一個任務,讓他打劉表,孫策執行了。

不是孫策愿意給曹操當槍使,而是他要報仇。

孫堅死于劉表之手,具體來說死于黃祖之手,黃祖目前擔任著荊州刺史部所屬江夏郡的太守,守著荊州的東大門,孫策既要報仇,又要向西擴張,所以內部事務理順之后,即開始了西征黃祖之戰。

孫策一舉打敗了黃祖,他本想乘勝追擊,但考慮到廬江郡新下,江東也不穩固,征討黃祖的時機還不成熟,于是回師吳郡。

在后方,孫策有一個心腹之患,那就是曹操任命的廣陵郡太守陳登,近一段時間以來不斷出擊,給孫策制造麻煩,這說明曹操和孫策之間表面和好,下面早已動起了刀兵。

西征黃祖歸來,孫策命令二弟孫權率一支人馬進攻陳登控制下的匡琦,孫權當時手下的人馬不少,是匡琦城內守軍的10倍,城里的人感到很害怕,想棄城而走,陳登厲聲道:“我受國命鎮守此土,只有以命報國,哪能逃跑?現在有天道相助,必能克敵!”

陳登下令閉城自守,示弱不戰。

陳登很有經驗,他悄悄到城上觀察形勢,找出孫權人馬的漏洞,命令將士做好準備,趁夜打開南門,直撲孫權的軍營。

孫權毫無防備,人數雖占優,但一下子亂了起來,陳登手執軍鼓為將士鼓勁,孫權被打得大敗,陳登又乘勝追擊,孫權所部損失慘重。

孫權這一年18歲,這是他第一次獨立帶兵指揮作戰,出師即不利。

孫權不甘心,整頓人馬再戰,陳登不敵,一面派人向曹操求救,一面悄悄在城外10里的地方另立軍營,命令大家多準備柴薪,十步一堆,縱橫成行,下令夜里同時起火,然后陳登命人在城上稱慶,好像援軍到了。

孫權的人馬望火而驚,陳登指揮曹軍殺出來,孫權再次大敗。

對孫權來說,這兩場敗仗不僅丟人,而且直接動搖著他在孫氏集團內部的地位。

這時已經到了建安五年(200)初,袁曹對決已經拉開序幕。

對形勢的判斷孫策跟劉表的不一樣,他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想趁曹軍主力北上對抗袁紹之機對許縣發動突然襲擊,把天子搶到自己的手中(陰欲襲許,迎漢帝)。

還有的記載更具體,說孫策看到曹操在北面脫不開身,便聚集江東所有兵馬,自稱大司馬,準備偷襲許縣(悉起江南之眾,自號大司馬,將北襲許)。

這就不是當看客了,而是也要上臺演一把,大有把主角轟下臺的意思。這個行動相當突然,無異于公開謀反,但對照一下孫氏的性格基因,不難發現做出這樣的行動也并不意外。

只是主力要想北上,還必須先做一件事。

這就是要先解決后方的問題,陳登已經堵在了家門口,這是一匹咬人的狼,要么把他消滅,要么把他趕到遠遠的地方。

建安五年(200)春天,孫策親自率軍來到丹徒,準備向陳登發起總攻。

孫策已經到了,但軍糧還沒有運齊,需要再等幾天。

這幾天,孫策沒事干,有點兒悶慌。

孫策喜歡打獵,他想利用這難得的幾天空閑時間去打獵。

孫策喜歡輕出微行,這是一種冒險行為,他手下的名士虞翻曾經規勸過他,孫策嘴上表示接受,但總難改老毛病,這一回就出事了。

孫策只帶了幾個隨從去山中打獵,他們發現了一只鹿,孫策領人去追,他騎的是好馬(所乘馬精駿),手下人的馬追不上。

孫策一個人在前面跑,正在這時,突然從林中冒出來3個人。

敵方間諜時常在這一帶活動,孫策十分警覺,厲聲喝道:“你們是什么人?”

這幾個人回答:“我們是韓當將軍的士兵,在此射鹿(是韓當兵,在此射鹿耳)。”

孫策看了看,不認識:“韓將軍手下的人我都認識,從沒有見過你們!”

孫策意識到有危險,取弓便射,其中一個人應弦而倒。剩下兩個人害怕了,舉弓與孫策對射,結果有一箭射中了孫策的面頰。

孫策手下的人隨后趕到,把這兩個人都殺了。

事后得知,這幾個人是前吳郡太守許貢的舊部,等在這里就是為了刺殺孫策。

許貢曾經擔任過吳郡太守,一度依附于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劉繇。孫策消滅了劉繇,許貢內心不滿,多次向朝廷秘密上報,反映孫策的惡行,建議朝廷征孫策入京,借以削弱孫氏的勢力。許貢的上書被孫策截獲,孫策下令把許貢處死。

這幾個人是許貢的舊部,他們的暗殺行動已策劃了多時。

眾人將孫策護送回營帳,請隨行軍醫來看,發現傷勢很重(創甚)。

孫策的傷原來還是能治好的,醫生叮囑他必須好好養護,100天之內不能刺激傷口。

但是孫策忍不住照了鏡子,發現自己已經破相。孫策長得很英俊,走到哪里都有很多粉絲,他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對左右說:“面容毀成這樣,還能建功立業嗎(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

說完捶幾大憤,傷口崩裂。

孫策自知難過這一劫,于是忍住傷痛,把孫權以及隨行的張昭、程普等人找來,指著孫權對眾人說:“現在天下大亂,我們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成就大業,希望諸位能善待我的弟弟(公等善相吾弟)!”

孫策還對張昭說:“如果仲謀不堪大任,請先生取代他自任。”

這大概是孫吳版的“白帝城托孤”,比劉備托孤早了23年。

孫策讓人取來自己的印綬親手交給孫權,對弟弟說:“舉江東之眾,決策于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你呀(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建安五年(200)4月4日,孫策死了,年僅26歲。

從孫堅到孫策,他們身上有著共同的基因,結局也很相似。

史學家評論孫堅勇摯剛毅,評論孫策英氣杰濟,都不是一般人物。但同時也指出,他們父子二人做事不夠嚴肅謹慎(輕佻果躁),這是他們殞身致敗的原因。

這或許與他們的出身有關。說到底,孫氏出身于社會的底層,也可以說是草根和寒門,與儒學世族崇尚禮法、家教嚴正不同,寒門較少受拘束,所以他們好馳獵,喜歡滑稽與酗酒,有時候這些成為他們的魅力和凝聚部下的特長,有時候又成了致命的缺點。

曹操得知孫策死了,興奮之情難以言表,相對劉表,孫策才是南面的一只猛虎,現在孫策死了,短時間內江東方向難以對他構成威脅。

曹操迅速以獻帝的名義任命孫權為討虜將軍,兼任會稽郡太守,但是指定他必須屯駐于吳縣,也就是今江蘇省蘇州市。

對曹操來說,壓力雖然巨大,但幾個月以來得到的全是好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文化| 连江县| 故城县| 浦县| 环江| 寻乌县| 高阳县| 岳西县| 永州市| 金川县| 娄烦县| 固原市| 定南县| 轮台县| 鸡泽县| 丰顺县| 临武县| 东台市| 昌乐县| 青阳县| 梁山县| 巴青县| 昌江| 务川| 清水河县| 城步| 浦北县| 洛阳市| 普兰县| 崇仁县| 芦山县| 成武县| 蕲春县| 黄龙县| 金华市| 安宁市| 灵璧县| 鹿泉市| 开原市|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