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復興號”

鐵路在中國的發展,由清政府時期的抗拒,到民國時期的掙扎,到新中國成立后的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再到新時代的世界領先,中國鐵路發展史映射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程。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復興號”,從時速80公里到時速350多公里,中國的鐵路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鐵路在中華大地上出現

1825年,英國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以蒸汽機車牽引的鐵路,標志著近代鐵路運輸業的開端。

1881年唐胥鐵路開通時,由幾十名中國人依照總工程師英國人金達(C. W. Kinder)的幾張圖紙打造的“中國火箭號”蒸汽火車,成為第一輛國產火車。由于工人在機車兩側各刻了一條龍,機車因此也被稱為“龍號”。中國第一條自行設計和施工的鐵路是1909年由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該鐵路設計了著名的“人”字形爬坡路線。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鐵路迎來了建設高潮,到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時,中國可以通車的鐵路為21989公里。

承載了中國人火車記憶的“綠皮火車”

新中國成立后,一方面先后修復受到戰爭破壞的鐵路,另一方面加快新修鐵路干線與支線。同時,蒸汽、內燃、電力機車,動車及磁懸浮列車的研發與制造也取得了重大成就,為新中國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綠皮火車為中國經濟立下汗馬功勞

傳統意義上的“綠皮火車”是對鐵路客車的一種俗稱,指的是老式火車客車車廂,其速度一般為100千米/小時或120千米/小時,依靠燒煤和燒水來取暖,大多沒有空調裝置。乘坐綠皮車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擁擠、喧鬧,過道里永遠都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尤其是逢年過節,車廂里更是人擠人,座位下的大包小包堆得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1994年以前,中國鐵路為普速鐵路。所謂普速鐵路,就是普通機車加車廂的機輛牽引模式,車廂并無動力裝置,由機車提供牽引力,牽引列車行駛,同時軌道基礎采用有砟道床。由于受各種技術條件限制,機輛模式下,普速客運列車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00—120公里,貨運列車為每小時60—80公里。雖然經過多年技術改造,但列車速度并無明顯改善。盡管如此,新中國成立后的45年間,將近8萬公里的普速鐵路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和國防事業的繁榮發展譜寫了不朽的詩篇。時至今日,仍有大量普速客運列車和貨運列車為我們的出行和運輸貢獻力量。2010年6月27日,最后一趟從北京開往上海的綠皮火車駛出廊坊站。自此,京滬間僅存的一趟“綠皮車”也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的消息顯示,從2014年底開始,北京、上海等鐵路局所轄的客車(除動車、高鐵和城際列車外)車體顏色重新刷上了綠色,全新概念的“綠皮火車”回歸大眾視野。這次列車外皮油漆涂刷改造包括普客、快車(K字頭)、特快(T字頭)和直達特快(Z字頭)列車車體。動車、高鐵和城際列車車體沒有在此次粉刷改造之中。換裝后,新的“綠皮火車”也有所不同,新車體腰飾帶顏色為淡黃色,車頂顏色為中灰色,以腰飾帶形狀的不同,區別直達特快、特快、快和普快等不同等級的客車。客車車體粉刷分批逐步進行,不僅重新粉刷了現有車輛,新造尚未竣工的客車也都按照新顏色方案實施。

2015年1月5日,北京至上海的T109次列車的車體顏色已經由原來的藍白相間變成橄欖綠,腰飾帶為淡黃色,車頂顏色為中灰色。與之前燒煤取暖的綠皮車不同,整列車裝配有空調,熱水也是由電爐全程不間斷供應。

一列動車在新疆哈密戈壁深處疾馳

(三)中國高鐵領跑全世界

為探索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模式,1994年,中國第一條廣州—深圳準高速鐵路建成并投入運營,其客運列車速度為160—200千米/小時。廣深高鐵通過利用既有線提速改造、建設部分新線和租用瑞士擺式列車并且使用國產藍劍動車組,第一次實現公交化運輸,在技術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更重要的是,通過科研與試驗、引進和開發,為建設中國高速鐵路做好了技術前期準備,被稱為“中國高速鐵路的起點”。作為中國第一條準高速鐵路,廣深鐵路不僅見證了新中國鐵路歷史的變遷,而且因其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始終與中國的改革發展緊密相連,以先行者的姿態探索了中國鐵路現代化技術結合市場化融資的發展之路。

2006年11月10—16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進行綜合牽引試驗。試驗數據表明:中國鐵路已經掌握既有線提速到時速200—250公里的整套技術,既有線提速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共有500列CRH動車組上線運行,開啟了中國鐵路高速牽引的時代。“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列車時速200—250公里,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大量開行在京哈、京滬、京廣、隴海、滬昆、膠濟、廣深等既有繁忙干線,拉開了中國鐵路進入高速時代的序幕。經過六次大面積提速,2007年中國不僅實現了百年鐵路發展史上時速200—250公里的動車組、時速120公里的普通客車、 5000噸貨物重載列車共線運行零的突破,而且創造了世界鐵路既有線整體性、系統性提速改造的新模式,極大地推動了中國鐵路運輸生產力的發展,引領了世界鐵路提速改造的新潮流。10年中持續實施6次大提速的成功實踐,大大加快了中國鐵路現代化發展的歷史進程。

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取得了中國第一條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實現商業運行的重大成果。2008年4月18日—2011年6月30日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標志著中國自主創新的高速鐵路技術成功應用,是中國進入大規模高速鐵路建設的里程碑。京滬高速鐵路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投資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項工程,正線全長1318千米,設計最高時速380公里,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共設置23個客運車站。京滬高鐵連接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個經濟區,所經區域人口占全國的26.7%,途經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11座,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最活躍地區之一,也是客貨運輸最繁忙的通道之一。2017年6月25日,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于26日在京滬高鐵線上正式雙向首發。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設計壽命更長,車內隨時充電,連接無線熱點。2017年7月2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安排“復興號”在京滬高鐵開展時速350公里的體驗運營。通過全面系統的科學論證和綜合評估,“復興號”動車組已具備在京滬高鐵線上以時速350公里運營的能力和條件。從2017年9月21日起,鐵路部門安排7對“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線上以時速350公里運行,京滬之間全程運行時間縮短為4個半小時左右。

在當今全球化的進程中,世界各國不斷加強互聯互通,以推動全球化發展。目前中國正醞釀建造四條世界級的高鐵線路,分別是:泛亞高鐵、中亞高鐵、歐亞高鐵、中俄加美高鐵。這四條高鐵線路橫貫東西,建設完成后將成為中國連通世界的重要通道。德國電視臺網站的一篇文章說,現在若說起高速列車,人們自然會想到中國制造。中國技術,世界共享。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步伐更穩更快,土耳其第一條高鐵、印尼第一條高鐵、俄羅斯第一條高鐵……都有中國企業的身影;強大的設計團隊、過硬的技術標準、最有性價比的高鐵產品,中國高鐵正成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領頭羊,主演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頭戲,彰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國擔當。

中國的高速鐵路建設堅持自主創新,立足高起點、高標準,瞄準世界先進水平,歷經前期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過程,形成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初步掌握了世界頂級高速鐵路客車的設計與制造關鍵技術,走完了國外制造商歷經幾十年才走完的高速歷程,開啟了中國鐵路高速新時代。俯瞰今日中國鐵路,“復興號”長龍疾馳穿梭,在神州大地繪出流動的畫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新開通高鐵超2萬公里,截至2019年底,中國高鐵營業總里程超3.5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中國閃耀世界的“速度名片”,也是溝通中國與世界的“快速路”。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車間

鏈接 “復興號”動車組列車

紅神龍

“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是中國標準動車組的中文命名,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也是目前世界上運營時速最高的高鐵列車。

2012年,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正式啟動研發。2017年6月25日,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于26日在京滬高鐵線上正式雙向首發。2018年12月24日,時速350公里17輛長編組、時速250公里8輛編組、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等多款“復興號”新型動車組首次公開亮相。

“復興號”英文代號為CR,三個級別為CR420/300/200,數字表示最高時速,而持續時速分別對應350、250和160,適應于高速鐵路(高鐵)、快速鐵路(快鐵)、城際鐵路(城鐵)。“復興號”早期的兩個型號是“紅神龍”CR400AF和“金鳳凰”CR400BF;2019年1月5日,“綠巨人”CR200J型復興號列車也在京滬線上開始運營。

金鳳凰

綠巨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乡宁县| 右玉县| 弋阳县| 宝山区| 壶关县| 饶阳县| 长顺县| 都昌县| 乾安县| 文成县| 玛曲县| 新安县| 科技| 荥阳市| 佛教| 儋州市| 涿州市| 赤壁市| 台东县| 石台县| 扬中市| 信宜市| 札达县| 巴里| 高邑县| 五指山市| 开远市| 威宁| 奈曼旗| 无锡市| 克什克腾旗| 临沂市| 新密市| 临沂市| 松原市| 广饶县| 依安县| 泽普县| 洪江市|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