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那件事
- 請君白頭
- 律纓
- 2278字
- 2022-10-30 11:14:44
端午佳節(jié),陛下于宮中設(shè)宴,邀請朝中官員共同慶祝,謝叔凝被竇知書帶在身邊,一起赴宴。
席間,看到唐廟帶著童孺生往來交際,觥籌交錯間好不世故圓滑。童孺生看到謝叔凝,甚至也能笑嘻嘻地和他打招呼,也不管他如何冷漠,自說自話一番,并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看來唐廟確實(shí)對童孺生很用心,將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傳授得七七八八,可謂虛與委蛇、心口不一。
有人來報,圣駕到,眾人立刻各就各位,恭候陛下。
意外的是,不僅陛下來了,皇后娘娘和秦王殿下沒在后宮家宴,而是也跟過來了。
謝叔凝聽到身側(cè)有人竊竊私語——
“皇后娘娘和秦王殿下頻頻出席朝宴,看來秦王當(dāng)太子的事沒得跑了。”
“我看未必,那件事茲事體大,到現(xiàn)在陛下都忌諱得很。”
“就要看秦王妃什么時候生下世子了。”
謝叔凝偷偷打量秦王,立若芝蘭玉樹,笑若朗月入懷,豐神俊朗之容、垂拱躬親之態(tài),到底是什么阻礙了他成為太子呢?
竇知書突然推了他一把,原來陛下已經(jīng)讓大家落座,而他有些突兀地杵在那里。
“想什么呢,這么出神?”竇知書問他。
謝叔凝遲疑著,不知道該不該問。可是這畢竟是公主哥哥的事,自己知道一點(diǎn)說不定有好處。
“屬下斗膽請問大人,大家偷偷議論的秦王殿下的那件事,是什么事?”
竇知書隨和從容的臉色突然大變,警惕地掃視周圍,確保沒人注意過來,才低聲呵斥道:
“放肆,殿下的事是你我可以議論的?”
他緩了口氣,語氣稍微平和了一些,
“切記,即便日后再聽人談起這個,你要躲避著些,有些事知道了不是好事。”
“是。”謝叔凝點(diǎn)點(diǎn)頭,但內(nèi)心更好奇了。
宴會進(jìn)行到一半,大家都有些醉意闌珊,君臣父子暫且拋下什么尊卑位分,其樂融融打成一片。
皇帝端著酒杯,一手?jǐn)堉赝醯募绨颍呦屡_階,要帶秦王認(rèn)識些人。
“吾兒,這位是侯長史,詩詞雙絕侯采冰。這位是陸侍郎,同勉的舅爺陸琮……”
“這位是竇公,你應(yīng)該和他打過交道,但他是個書呆子,很少赴宴——對啊,老竇你今天怎么樂意來赴宴呢?”
竇知書陪笑,
“陛下賜宴,臣怎可不來。”
皇帝擺擺手,一臉不相信,
“你少油嘴滑舌,你什么時候愿意給我面子了?——喔,我知道了,你是要把你的小弟子引薦給大家,所以才來的吧?”
“小弟子”謝叔凝站在后頭不明所以,莫名其妙就被竇知書一把拉到眾目睽睽之下。竇公也不掩飾,好不得意地介紹起來:
“諸位想必有所耳聞,今科進(jìn)士謝叔凝。小伙子年紀(jì)輕輕就閱歷不俗,現(xiàn)在在幫我修書纂文。”
大家有的好奇,有的贊許,頻頻送來注視,盯得謝叔凝都不好意思了。
不過他好歹是見過大場面的,有條不紊地先向陛下和殿下行禮拜見,再向諸位大人問候,禮儀上挑不出毛病。
秦王將他打量了一番,贊許道:
“果然一表人才。能得竇公青睞的,將來必成棟梁之材。”
竇知書笑呵呵地謙虛道:
“殿下謬贊,老臣只是覺得道然有兩分靈性與定性,適合修書的工作,可從未許過他仕途通達(dá)。要想做棟梁,那得才德雙馨才行,可不能忝列高位。”
這話有人不愛聽了,陰陽怪氣道:
“竇公是真不給殿下面子啊——您難道不知道當(dāng)初就是殿下力薦謝小郎君與三甲一起面圣的?謝小郎君若非有真才實(shí)學(xué),殿下怎會貿(mào)然舉薦。你這番話,是質(zhì)疑殿下的眼光?”
謝叔凝回頭,看到唐廟帶著童孺生朝這里走來。
丞相黨從立馬站到丞相身后,表明立場,翰林院士也默默圍到竇知書身邊與之對峙。秦王則因為一句夸獎之話落人口實(shí),低調(diào)地退回皇帝身后。
謝叔凝心下大覺不妙,偷偷觀察皇帝臉色,就看他表面醉醺醺,其實(shí)眼里露出不悅的光芒。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現(xiàn)在朝臣當(dāng)著皇帝的面公然抱團(tuán)站隊,是嚴(yán)重挑釁皇權(quán)威嚴(yán)。皇帝自然行制衡之法,但是看到自己的臣子當(dāng)著自己的面針鋒相對,還牽扯上秦王的聲譽(yù),還是免不了惱火。
皇帝緩緩開口,正要說什么,有人先說了,
“這是干什么呀?殿下年輕,想要結(jié)識同齡人,今日見到了隨便夸一夸罷了,誰還當(dāng)真呢。就是我們這幾個老東西,私底下還喜歡互吹互捧呢。”
循聲望去,一個大腹便便,笑容可掬的老人慢悠悠擠進(jìn)人群,邊走邊打圓場。所經(jīng)過之處,大小官員都對他作揖,可見他地位不一般。
“老師。”秦王鞠躬問候。
此人就是秦王的老師,王詡。王詡很早就以病辭官,后又被再三請回都,以少保之職掛名秦王府,專門教導(dǎo)秦王殿下。他長得慈眉善目、憨態(tài)可掬,說話也活潑有趣,總被人誤以為是個老好人,其實(shí)為官數(shù)十年,是出了名的佛面鐵心,手段了得。尤其是教導(dǎo)秦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嚴(yán)厲至極。
從秦王一見他立馬不茍言笑的模樣就可以猜出,私下沒少耳提面命。
有王詡做和事佬,唐廟和竇知書之間的較量也就暫且放過,皇帝的臉色也好看了些。
“王公提醒了朕,咱們聊天固然有趣,對年輕人來說又未免無聊。這樣,吾兒帶著年輕人去澆花亭另設(shè)宴席,無論喝酒聊天還是交流學(xué)業(yè),豈不樂哉?”
“對對對,還是陛下想得周到,”王詡笑瞇瞇地朝后方招手,喚來孫子王洛鸰,“昭雪,你好好兒跟著伺候殿下,不可疏忽放蕩。”
這話明明囑咐的是王詡自己的孫子,但秦王在一旁連連點(diǎn)頭答應(yīng),比對皇帝陛下還順從。
王洛鸰應(yīng)下,然后帶著年輕人跟著秦王走了。
其中自然有謝叔凝,童孺生。
謝叔凝走在后頭,聽人咂舌道:
“王公對殿下真是嚴(yán)厲,陛下叫殿下別處玩耍,顯然是允許他放縱一回,結(jié)果王公叫昭雪公子跟著,不就是要他看著殿下嘛。唉,殿下及冠前多瀟灑自在,怎么年紀(jì)越長反而越受約束。”
那人的同伴推了他一把,示意后面還跟著謝叔凝。方才丞相曝出殿下曾力薦謝叔凝,說不定謝叔凝早就是殿下的人,他們議論的話傳達(dá)殿下耳中可就烏紗帽不保。于是二人立馬閉嘴,默默擠到前面。
謝叔凝隱隱覺得,他們的談話和方才席間偶然聽到的“那件事”有關(guān)聯(lián),但又說不上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這道聽途說卻又聽不了大概,最叫人難受,恐怕今晚回去又要抓心撓肝睡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