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積電工作法
- 彭建文
- 1601字
- 2022-09-08 17:13:44
作者序
不言十年有成,只談一身絕活
2001年,我剛退伍就遇到經濟不景氣。我從退伍前半年開始找工作,前后向十幾家大企業投過簡歷,都沒下文。我投過簡歷的企業當然也包括臺積電,但一樣沒有下文。
不過,人生機緣難料。就在退伍前的半個月,我參加的一場招聘活動上居然有臺積電的攤位。雖然當時臺積電的招聘計劃里并沒有我屬意的崗位,我還是抱著姑且一試、就算只有0.1%概率也不放棄的決心,硬著頭皮應聘:可見我有多想進臺積電啊!最后,事情也真的如我所愿,2001年5月底,我接到臺積電正式錄取的電話。6月18日,我正式成為臺積電的一員。
臺積電是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我在臺積電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歲月中,我換了好幾個部門,雖然每天都有不同的壓力和挑戰,但憑良心說,這一路都是很棒的學習體驗。
剛進臺積電時,我在生產管理部門工作,學到了有關生產規劃與控制的方法、制造管理方法、項目管理和流程管理等專業知識。后來,我請調到質量管理系統部門,主要協助推動公司持續改善活動,擔任過持續改善活動的輔導員,也擔任過內部講師,專門傳授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系統性方法。
后來,我又轉到營銷管理部門,協助產品定價、客戶管理、營銷管理,以及市場分析。另外,我也做過長期設備投資與產能規劃的相關工作,也參與過會計管理方面的工作,了解產品成本結構,學習費用計算以及產品價量分析等方法。
我在多個部門工作過,在許多不同的工作崗位歷練過,在每個工作崗位都需要解決不同的問題。也正是如此,我才養成了“經營者觀全局”的商業思維和解決各種問題的高效工作法。
在臺積電工作的十年里,我也獲得許多殊榮,例如:我曾獲得過臺積電“師鐸獎”(每年好幾百位內部講師中僅二十多位獲獎);我曾經代表部門,參加臺積電“持續改善活動競賽”,獲得第一名的殊榮(每年近千個項目,僅三個項目可獲得第一名);我更榮獲臺積電最重要的獎項之一的“臺積電卓越工程師獎”(當年全公司約35 000名員工,每年僅有約五位獲獎)。
我在臺積電學到許多提升組織效率的管理思維和具體方法,也養成了扎實的工作實力,這段時間的淬煉讓我的人生更加精彩。臺積電給我六個“重要養分”:愿景要大、承諾、創新、持續改進、實事求是與不斷學習,這也是臺積電的“DNA”。從進公司到離開將近四千個日子,這六個原則,就是我處事的準則,久而久之也成為我的“DNA”,對我的人生和后來的創業歷程產生了極大影響。
離開臺積電后,我繼而擔任企業講師兼顧問。看到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營運效率不佳、持續改善不到位,以及組織內部無法進一步培養人才等問題,我把當年在臺積電學到的工作方法與管理思維拿出來,用以協助這些企業。客戶的反饋都非常積極,接受我的顧問團隊輔導的企業,幾年后整個組織的能量和企業文化都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我在授課過程中也認識了很多職場人士,他們學習我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管理哲學、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成長。
我想通過這本書把我在臺積電學到的經營思維和工作技巧,再加上這幾年的授課與輔導經驗,一并分享給廣大職場人士。只要領受、讀懂、學會這些技能與管理思維,我相信人人都可以成為高效率的工作者。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培養商業思維,把眼界提升到企業家的高度,綜觀市場全局。另外,學習有邏輯、有次序地分析問題,更能讓你成為職場的解決問題高手,不會被任何問題難倒。
我要感謝在臺積電工作的那段時光,所有協助我的領導和同事,沒有他們的“養分灌溉”,我就不會有現在的成就。離開臺積電后,我與品碩創新團隊的其他顧問一起輔導企業,協助企業成長。在此,我要感謝顧問團隊的每一個人,尤其對侯安璐老師在工作中給我的大力協助與指引表示萬分感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要感謝家人的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就無法實現擔任企業講師的夢,謝謝你們。另外,我想把這本書獻給在天堂的奶奶。當年在臺積電上班,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得太晚,我常住在竹南鎮的老家,奶奶每晚都會等我下班回家才肯入睡,我非常懷念那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