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得益于在嬰兒期就開始的正確教育,卡爾看起來比同齡的孩子更聰明,更機靈,反應更快,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更強。我認為他在智力方面已經(jīng)準備好了,從卡爾兩歲時就開始教他認識字,還是要強調(diào)這絕不是強迫性的。“不能強迫施教”,這是我的教育方法所主張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
在我看來,不論教給孩子什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孩子的興趣能夠讓教授效果事半功倍。那么喚起孩子興趣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當然是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育,這種方法的效果在卡爾的早期訓練里已得到驗證。
游戲是動物的一種本能,所有動物都喜歡游戲。比如為什么小貓會戲弄老貓的尾巴,而小狗會和老狗互相咬架。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小貓在戲弄老貓尾巴的同時,發(fā)展了它將來能夠咬死野獸的能力。由此看來,這些游戲是為了訓練下一代的生存技能。
對卡爾的教育我大都采用游戲的方法進行。當卡爾剛剛滿6個月時,我在他的房間四壁大約1米高的地方貼滿厚厚的白紙,在白紙上又貼上用紅紙剪下的文字和數(shù)字。在白紙的其他地方,我又按順序貼上簡單的單詞,如:貓、狗、老鼠、肥豬、兔子、帽子、席子、桌子、椅子等名詞。在另外的一處又并列地貼上從1~10的10行數(shù)字,有的地方會畫上樂譜圖。
對于嬰兒來說,他的聽覺要比視覺發(fā)達,所以我在教給卡爾基礎(chǔ)字母的時候,從聽覺開始。我用手指出A、B、C這些字母時,妻子就像唱歌似的唱給卡爾聽。當然,畢竟卡爾只有6個月大,對他來說,這些單詞聽過就忘了。但是我和妻子不泄氣,堅持每天這么做,后來證明這樣做效果很好,卡爾對字母有印象,使他后來在認識字的時候非常輕松。
總結(jié)出這些經(jīng)驗后,在教卡爾識字的時候我也使用了同樣的方法。
第一步還是想辦法喚起卡爾識字的興趣,我使用了一些小孩子沒辦法識破的“小伎倆”。我買了很多兒童書和畫冊,將這些書上非常有趣的故事講給他聽,并說一些鼓勵性的話語來激發(fā)他的興趣,比如“如果你自己認識字,那你自己能看明白這些書”。有時,我故意不講給他聽,對他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但是爸爸很忙,現(xiàn)在沒時間給你講。”這樣一來,卡爾要識字的愿望被激發(fā)和喚起。我看他有了這么強烈的認字欲望后,開始著手教他認識字。
還是前面介紹過的游戲法。我在打字行買來一種卡片,就是那種10厘米見方的德語字母鉛字印刷體、羅馬字和阿拉伯數(shù)字各10套,再把這些字都貼到10厘米見方的小板上,就可以開始以游戲的形式教學了。先從元音教起,接著以“拼音游戲”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卡爾組字。具體教法是這樣:首先用畫冊讓他看貓的畫,同時教貓這個詞的拼法,然后指著墻壁上的詞,反復發(fā)貓的音給他聽。接著從文字盒中選出組成這個詞的所有字母,用這些字母拼寫貓這個詞。需要強調(diào)的是,要注意這是個游戲。而且,需要在玩的過程中給予孩子充分的表揚和鼓勵,學會的單詞也找機會讓他適度地、循序漸進地反復練習。
我甚至還自己制作一些小卡片,在上面畫上憨態(tài)可掬的小動物、房子、樹木等,并在畫面下標出名稱。我把這些卡片貼在餐廳、廚房、客廳和兒子臥室的墻壁上,讓卡爾可以常常看到,以便加深印象。我們還常利用這些卡片和兒子做游戲、編故事。每次外出散步,不論看到什么,馬車、教堂、河流等,我看到什么就要兒子說出該怎么念、怎么拼。這些方法很有效,卡爾認識的字越來越多。
這樣一來,卡爾還學會了讀。我是說,他在沒有學習讀法之前就掌握了讀,而且,他學習的是標準的德語,那么,很容易就會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