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懲罰
- 重生,人間有味是清歡
- 家有良田十畝之間
- 1138字
- 2022-10-10 11:20:46
單飛看著單清歡,眼里的內(nèi)容讓她一時半會兒看不懂。
只聽單飛對她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好不好?”
單清歡點累點頭。
單飛道:“韓信落魄時,趕路坐在一顆大樹下乘涼。樹上有一個小孩故意往他頭上撒尿。韓信不但沒有表現(xiàn)出生氣,還把兜里僅有的幾文錢給了小孩。韓信走后,又來了一個人到樹下乘涼休息。小孩如法炮制,又往樹下人的頭上撒尿。那人一個起身后,就是拔刀一揮……小孩的命沒了。”
單清歡從來都是有話直說,有不滿不拐彎抹角的表達。從沒想過要報復(fù)得更有層次,比如故事中的韓信——“欲讓其亡,先令其狂。”
單飛眼中有冷冽,慢悠悠地問:“你問懲罰有用沒有,這個問題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從故事中的韓信角度去看,懲罰是了結(jié)一條性命,結(jié)果他做到了。更多的人理解的懲罰,要的結(jié)果更趨近于下不為例。這樣的懲罰要有邏輯性,比如回家晚了,吃冷飯冷菜;回宿舍晚了,進不去宿舍樓。這樣的懲罰,多數(shù)都會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如果換做罰錢,那就會被理解為:有錢就可以,并不是必須遵守的條約。”
單清歡突然懂了,懂了為什么那么多熊孩子闖禍后爆一句:我爸是誰誰誰。就覺得犯錯不會被懲罰,覺得給別人帶去的不便和傷害,因其親屬的身份就擺脫了被追究的可能性。還覺得理所當然。因為從小就被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灌輸這樣的理所當然。
單飛又道:“研究的文獻還顯示,當你決定使用懲罰時,還應(yīng)該滿足七個條件:
第一,懲罰必須迅速,也就是說立即予以懲罰。任何延遲都會損害懲罰的有效性,所有‘等你爸爸回來看他怎么收拾你’的話,都是很糟糕的懲罰策略。
第二,懲罰必須始終如一,即每次都對不良反應(yīng)實施懲罰。如果不良行為沒有收到懲罰,那其實會產(chǎn)生獎勵的作用。
第三,應(yīng)該限制懲罰的強度和持續(xù)的時間,足以阻止不良行為就可以了。但也要使懲罰與犯罪相稱。
第四,懲罰應(yīng)該明確地針對行為,應(yīng)該是行為符合邏輯的結(jié)果,而不應(yīng)該攻擊人格(羞辱、諷刺挖苦、或言語虐待)或造成身體的痛苦。
第五,應(yīng)該把懲罰限制在反應(yīng)發(fā)生的情境中。
第六,懲罰不應(yīng)該帶給被懲罰者混雜的信息,比如‘我不允許你打人,但我可以打你’。
第七,最有效的懲罰通常是負懲罰,比如失去特權(quán);而不是采取令人不快的刺激,比如打屁股。”
單清歡不由自主的接到:“熊孩子亂扔玩具,就該不讓他繼續(xù)玩兒,而不是打屁股。確實是個好方法。這些方法論,不但可以治國,還可以治家。”
單飛笑道:“文獻里還有一些信息,你必須知道:你可能很想使用懲罰,但正如我們看到的,懲罰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壞結(jié)果,比如攻擊行為、逃避。另外,懲罰通常會損害懲罰者和被懲罰者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且還很難做到始終如一地實施。
懲罰要講求策略。你想改變的也可以是你自己的行為。”
單清歡笑倒在沙發(fā)上,道:“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畢竟,韓信都是付費才走的。”
單飛淺笑,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