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樹立堅定的信念(2)
- 小故事大道理(中國兒童課外必讀)
- 王秀芝主編
- 5539字
- 2014-10-30 14:45:10
“幸虧我不是個好學生,沒有聽老師的話。”羅伯茲微笑著說。
大道理
因為別人的否定而放棄夢想,這是愚者的行為。堅守住自己的期望,適時關閉耳朵走路,你才可能奮斗到夢想實現的那一天。
誰能幫你東山再起
他原本是位大農業主,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卻讓他失去了一切——土地、存糧、錢財,甚至妻子兒女。他成了一個徹底的、一文不名的流浪漢。
正當他越來越難過、越來越絕望,像個行尸走肉一樣不能再思考,成天只想著怎么早點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他偶然聽人說起附近有位哲學家,于是他忙不迭地去找那位哲學家。
不料哲學家聽完他的哭訴后,竟然滿臉冷漠地說道:“別指望我給你提供任何幫助,因為我根本沒有任何能力幫助你。”
流浪漢一聽,眼睛里的希望之火立刻熄滅了,死亡的念頭再次涌上心頭。可是正當他轉身欲走時,哲學家卻叫住了他:“不過,我可以給你介紹一個人,他一定能幫你,而且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幫你的人。”
“誰?”他猛地轉過身來,再次點燃了希望之火。
“跟我來,”哲學家說著,便把流浪漢帶到了自己家的鏡子前面,指著鏡子里的人說:“他。”
“我?”流浪漢看著鏡子里狼狽不堪的自己,既驚訝又羞愧地反問了一句。
“是的,這個人正是你自己。”哲學家肯定地說道,“整個世界上,唯一能幫你東山再起的,就是鏡子里的這個人。不過在此之前,他要首先坐下來,仔仔細細地認清他自己。否則,他將只是一具空殼。現在,我請你再靠近鏡子一些,好好想想這個人原來的樣子,我想,這一點你最清楚不過了。”
流浪漢慢慢地走近鏡子,用手梳理著自己亂蓬蓬的頭發,開始想象自己原來意氣風發的樣子。漸漸地,鏡子里那張臟兮兮的臉微笑起來了。
“我知道了,謝謝你!”流浪漢突然說了一句話,然后轉身跑了。
幾年之后,當流浪漢再次來找哲學家時,哲學家根本認不出他來了。因為他現在衣著整齊、自信心很強,全無當年落魄的樣子。
他拿出一張支票:“這是一張空白支票,數額是應該由你來填的,我實在不知道你當時給我的東西值多少錢,因為它買到了我想要的一切——我現在已經是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了,并且已經找到妻子兒女,安了新家。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我自己。”
大道理
自信心不僅是一個人成功做事的前提,更是一個人活下去的支撐力量。沒有了它,人就相當于給自己判了死刑,在進行一種慢性自殺。
尋找金表
一個農場主巡視谷倉時不小心遺失了腕上名貴的金表,他找遍整個谷倉也沒有找到,便貼出了一張告示:如果誰能幫我找到金表,我就給誰100美元作為酬勞。
面對重賞,人們紛紛四處翻找,但谷倉內谷粒成山,還有一堆堆的稻草,想要在其中尋找一塊小小的金表,簡直就像大海撈針。
等到太陽快下山時,人們還沒有找到金表,于是他們開始抱怨,或者埋怨金表太小了,或者埋怨谷倉太大、里面雜物太多了。終于,大家一個接一個地放棄了那100美元的重賞,沮喪地回家了。最后,谷倉內只剩下一個窮人家的小男孩,由于太窮,他已經整整一天沒有吃上飯了。現在,他很希望能把表找到,以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天越來越黑,小男孩依然在谷倉里摸來摸去。夜晚來臨了,喧囂的谷倉漸漸靜了下來。突然,他聽到了金表發出的輕輕的“滴答、滴答”聲。喜出望外的小男孩努力屏住呼吸,順著這種聲音摸了下去。終于,他找到了那塊金表,獲得了100美元的重賞。
小男孩并沒有大人的智慧和力氣,但卻做到了大人做不到的事。只因為,他比大人們多堅持了一會兒。
大道理
成功的法則中,最簡單的一個叫執著。有時,成功并不需要我們擁有超于常人的志向與智慧,而只需要我們堅持去做。只要不放棄,你早晚會聽到成功發出的“滴答”聲,最終走向勝利。
最后一片樹葉
珍妮得了絕癥,醫生確診她不會再活過一年。由于病體動不動就鉆心地疼痛,家人不得不把她送到醫院里度過余生。
春天過去了,夏天也過去了,秋天靜悄悄地來臨了。看著窗前那棵樹的葉子漸漸由綠變黃,進而一片片凋落,珍妮的心也越來越絕望。“當樹上的葉子全落光時,就是我死去的時候了。”她這樣自言自語著。
不想這句話正好被一個從窗前走過的畫家聽到了,這個住在隔壁病房的畫家決心盡自己所能拯救這個小女孩。于是他便畫了一片栩栩如生的綠葉,趁珍妮熟睡時掛在了那棵樹的最頂端。
一個月過去了,病入膏肓的珍妮已經起不來了,她躺在小小的病床上,眼睛一直盯著窗前那棵樹,感覺生命力正從自己的肉體里一絲絲地溜走,就像樹上的葉子越落越少。“等到那片葉子也落了的時候,我就閉上眼睛,永遠不再醒來。”珍妮盯著最頂端的那片綠葉對自己說。
接下來的日子,那片綠葉就成了承載珍妮生命希望的唯一載體。每天早晨,她睜開眼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片葉子有什么變化。可是真奇怪,所有的葉子都落光了,那片葉子還是那么綠,那么堅定地站在枝頭,一點也沒有變黃凋零的跡象。
“難道,難道上帝知道我是個好孩子,所以不想讓我死?”珍妮這樣想著,眼睛里便閃出了一絲希望之光。
寒冷的冬天終于過去了,像那片永不凋零的葉子一樣,珍妮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并最終健康地走出了醫院。而同時,在她隔壁的病房里,那位老畫家卻閉上了雙眼。因為,他知道那片葉子是假的。
大道理
我們可以失去一切,唯獨不能失去希望,它是人類生命與快樂的源泉。有了它,生命才能煥發勃勃生機;沒了它,生命只會日漸萎縮。
老人與黑人小孩
晴朗的陽春三月天,一位賣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走進了公園。五顏六色的氣球立刻吸引了公園里的孩子們,他們一窩蜂似的跑了上去。不一會兒,公園里到處是拿著氣球的小孩了。
一個黑人孩子靜悄悄地站在公園一角看著那些白人小孩,臉上充滿了羨慕之色。終于,他鼓起勇氣走到了老人的貨車旁,怯生生地問道:“爺爺,你可以賣給我一個氣球嗎?”
老人微笑著蹲下身去,摩挲著黑人孩子的小臉,很和藹地說:“當然,為什么不能呢?你想要什么顏色的?”
黑人孩子一聽,立刻歡欣雀躍起來:“我想要一個黑色的,可以嗎?”
“當然。”老人一邊說,一邊從架子上拿下了一個黑色的氣球,遞給孩子。
黑人孩子高興地拿著氣球跳啊跳啊,不一會兒,他小手一松,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了。孩子頓時驚訝地大叫道:“爺爺,快看啊,黑色氣球也能飛起來。”
老人看看上升的氣球,用手輕輕地拍了拍孩子的腦袋:“當然了,孩子,氣球能不能飛起來,不在于它的顏色,而在于它里面充滿了氫氣。”說到這里,老人加重語氣說了一句,“記住,人也一樣!”
黑人小孩眼睛忽閃著,似乎有所領悟。
大道理
成就高低與出身、相貌等等都無關,這個世界是被自信和努力創造出來的。有了自信,人就會有登上成功山頂的力量;有了努力,人就會身處通向成功山頂的途中。
信念的力量
這對雙胞胎兄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很不幸的環境中,這一切都跟他們的父親有關。那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整天一副冷酷無情的樣子,兜里有一點錢便會拿來買酒喝。后來,他又沾上了毒品,由于毒癮發作,他沒有錢買毒品,狂躁之下扎死了這對兄弟的母親。為此,他被判了終身監禁。那一年,這對兄弟還不到5歲。
可憐的兄弟無計可施,只好流落街頭以乞討為生,年齡稍稍大一點后又到工地上給人做幫工。可是誰都想不到,多年之后,曾經極為相似的他們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哥哥同父親一樣,嗜酒如命,毒癮很深,而且偷竊、敲詐,無惡不作,最后因殺人罪入獄。
弟弟卻滴酒不沾,且從未吸毒。他是一家大公司的部門經理,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當記者分別采訪這兩位兄弟時,萬萬沒想到他們的開頭語一模一樣:“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么辦法!”只不過這句話后面的解釋不同。
哥哥說:“……我的身上天生就帶了嗜酒、吸毒、殺人、放火的種子,這些東西是我所無法控制的。”
弟弟則說:“……我已經無所指望,我只能靠我自己打拼,否則我也會走向同一條路的。”
大道理
決定你命運的不是你生活的環境,也不是你的遭遇。同種條件下,你將走出什么樣的路,關鍵在于你持有什么樣的信念。
摔倒了?爬起來!
美國總統林肯,在任期間政績輝煌,但他戰勝人生災難的成績實際上比政績更輝煌。
1809年,林肯出生在一個一貧如洗的伐木工人家庭。
7歲時,因為太窮,他的全家被趕出了原居住地,小林肯從那時便承擔起了撫養家庭的重任。
9歲時,慈愛的母親去世,林肯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
22歲時,第一次經商失敗,生活陷入艱難。
23歲時,競選州議員落選。
同年,失業。
同年,爭取進入法學院,失敗。
24歲時,再次經商失敗,欠下巨額債務,16年后才全部還清。
25歲時,再次競選州議員,終于贏了,這多多少少讓他飽經滄桑的心得到了些許安慰。
26歲時,訂婚后正準備結婚,未婚妻卻突然死亡。
27歲時,精神完全崩潰,臥床半年之久。
29歲時,競選州議員發言人失敗。
31歲時,爭取成為選舉人失敗。
34歲時,參加國會大選落選。
39歲時,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
40歲時,爭取自己所在州的土地局局長職位失敗。
45歲時,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
47歲時,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職位提名,支持票數還不到100張。
49歲時,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
51歲時,當選美國總統。
一生,他都被憂郁癥所折磨,并且,婚姻生活很不幸。
如果問林肯是如何走過這一路艱辛的,他會略表驚訝又很無所謂地回答你:“這很奇怪嗎?那些都只不過是滑一跤,又不是死去爬不起來。”
大道理
成功,就是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次數多一次。困苦磨難本身從來不是魔鬼,面對它時你所表現出的委靡和屈服才是最大的災難。如果每次跌倒之后都能爬起來,成功早晚會屬于你。
風雪里的一課
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今天天氣總算放晴了。可是“下雪不冷化雪冷”,前三天都如冰窯般的教室現在更像冷庫般令人難以忍受了,幾十個十幾歲的窮孩子齊刷刷地傻站著——這樣似乎比坐著要暖和一些,而且大家也更容易擠得緊一些。
滿屋的跺腳聲隨著楊老師的進入停止了,這位老師向來以嚴肅冷酷著稱,同學們可不敢招惹他。但是即使大家都小心翼翼的,楊老師還是從學生的臉上看出了兩個字:我冷。
“大家都站起來。”楊老師命令一般地喊道。
同學們惶惑不安地都站了起來。
“到外面排好隊,我們去操場上上這一課。”楊老師又接著說道。
“咝,”同學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什么?去操場上上課?在這樣的天氣里?”
但是不管怎樣,最后,楊老師躲在鏡片后面的嚴厲的眼睛依然將大家一個接一個地逼出了教室。
操場上,大雪早已將一切都連成了一個整體,偶爾有些空隙,雪化之后露出了下面白白的地皮。窮孩子們厚實的土布棉襖這時似乎失去了它的作用,弄得他們個個像凍結的冰凌一般。
看看大家已經排好隊,楊老師面對學生們站定,然后脫下了身上那件黑色棉衣。同學們還未來得及驚呼,他又開始脫里面的毛衣。最后,瘦削的他只穿著一件單薄襯衫給同學們講起了“課”。
“如果不出來,大家肯定以為自己是敵不過風雪寒冷的,可是事實上,現在大家站在這里,沒有任何人會倒下去,包括我,對不對?所以同學們,從苦日子里長大,沒有什么苦是我們受不了的,只要你敢伸出手去迎接,敢抬起頭去面對!我希望你們能夠永遠記住這句話,因為大家以后人生中遇到的苦難也一樣,只要你敢于正視,你就會發現,其實一切,都不——過——如——此!”楊老師最后拉長了語調說道。
的確,那一天直到最后,也沒有誰支撐不下去。
大道理
生命中有許多傷痛并非我們想象的那么嚴重,而人之所以覺得不能承受,是因為過分畏懼或者正在用放大鏡觀察它。甩掉畏難情緒,奮力一搏,你就會發現:其實一切,都不過如此。
沒有不受傷的船
在西班牙港口城市巴塞羅那,有一家大型的造船廠,該廠有一間陳列室,是專門用來陳列該廠出產的船只模型的。由于造船歷史悠久,該陳列室至今已經陳列了近10萬只船舶模型。
據說,所有走進這間陳列室的人都會被深深震撼,并從中得到深刻的啟迪。這倒不是因為它的超大規模或者千姿百態的船舶模型,而是因為每一個模型上雕刻的文字——關于本船的航行歷史。比如,那艘名為“西班牙公主”的船上這樣記錄著:本船1984年下水,共計航海50年。在這50年間,它曾經138次遭遇冰川、116次觸礁、27次被海上風暴扭斷桅桿、21次因為故障拋錨擱淺、13次遭海盜搶劫、9次與其他船舶相撞,但是,它卻一直沒有沉沒。
另外,在該陳列館最里面的墻上還有這樣的文字記錄:該廠成立幾百年來,共出廠近10萬只船舶。在這10萬只船舶中,有6000只在大海中沉沒,有9000只因受傷嚴重不能再進行修復航行,有6萬只遭遇過20次以上的災難……”最后的結論是:凡是下過水,沒有一只船不曾有過受傷的經歷。
我們的人生,不也如此嗎?
大道理
在海上航行,沒有不受傷的船;在人世間行走,也不會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而不管遭遇什么樣的風雨傷痛,都堅強勇敢、百折不撓地前進,這便是成功的秘訣。
胡皮·戈德堡
胡皮·戈德堡是美國著名的黑人女演員,由她主演的《修女也瘋狂》注定是一部要載入藝術史冊的經典影片。她在其中扮演了一位很另類的修女,但是了解戈德堡的所有人都說,這位修女其實并非她“扮演”的,而是就是她自己。
的確,戈德堡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位非常另類的女性,她的許多風格都跟周圍人格格不入,并且,盡管為此深受打擊與諷刺,她依然裝聾作啞地不改初衷。
據戈德堡自己說,她的另類和個性得益于她母親的教誨。
她說:自從出生到長大,我一直居住在環境復雜的紐約市勞工區切爾西。我成長的時期正值嬉皮士時代,而我是一個很喜歡追隨潮流的人。于是那時,我經常身穿大喇叭褲,頭發梳成阿福柔犬蓬蓬頭,臉上也常涂滿五顏六色的彩妝。為此,我常常遭到附近各類人士的批評。
我至今仍然對一件事記憶深刻,那是一個晚上,我約鄰居友人一起去看電影。約會時間剛剛到,我便穿著一件扯爛的吊帶褲、一件綁襯衫去赴約了。結果,當我出現在朋友面前時,她非常不滿地對我說道:“你必須換一套衣服。”
“為什么?”我不解地問道。
“你裝扮成這個樣子,要我怎么跟你出門呢?”她生氣了。
這下,我也生起氣來,于是我回應道:“要換你換!”就這樣,她賭著氣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