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說連載:學義支書和他的同志們
書名: 學義和他的同志們作者名: 水貨楊老三本章字數(shù): 1654字更新時間: 2022-08-29 18:16:23
1,尋牛。
轉(zhuǎn)眼間,時間到了1960年4月。
我家那頭水牛,不見了。
準確地說,應(yīng)該是戰(zhàn)洪大隊2小隊承包給我幺爹楊明義負責放養(yǎng)的一頭母水牛,丟了。
我的幺爹天生的殘畸,跛子,行動不是很方便,不能在生產(chǎn)隊出工,掙工分,只能放牛。
也難怪后來,父母“說親”時,吳家外公、外婆說我們家負擔重,我的幺爹,心如刀割,淚如雨下,死的心都有。而且是做好了“最后的打算和準備”,這是我以后還要寫到的事情。
哞……哞……喚牛的聲音。
“牛和人一樣,能聽見熟人的聲音。”學義支書的原話。
父親和幺爹,是按照戰(zhàn)洪大隊有名的算命先生楊先生的指定線路,治著我們楊家壩村灣后面的一條彎彎、轉(zhuǎn)轉(zhuǎn),不寬大約十米左右,我們稱之為“后港”的小水道,尋找我家那頭母水牛的。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隨著機械化的推廣和運用,陪伴中華祖先數(shù)千年,人類最忠誠、最勤肯,最賣力的老伙伴“牛”,終于退出了自己曾經(jīng)紅得發(fā)紫的歷史舞臺。
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這是社會進步的最為有力的證明。
不要為“牛”的退出嘆息,流淚。
就象當年老人們買布,一定要有的“布票”;
就象當年人們“出差”,一定要有的“糧票”。
我們喜歡這種“退出”。
我們更希望如:電腦,手機……出現(xiàn)、普及和運用。
我們愛日新月異的好時代。
哞哞。前面?zhèn)鱽砼5慕新暋?
此時,父親和幺爹己經(jīng)進入?yún)羌覟车奶锝纭?
“哈巴,慢一點。”幺爹口里喘著粗氣。
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的爹爹,一個集裁縫手藝于一身,徒弟傳滿半個縣城的手藝人,為什么把自己唯一的,用我婆婆的話是“含在嘴里怕咽了,捧在手心怕化了”的兒子,稱之為“哈巴“的。
“哈巴”是土話,方言:傻子,笨蛋的意思。
事實證明,我的父親不傻不笨,而且蠻招人愛。
我的娘,便是其中最有說服力的一個大姑娘喲!
爬上一個不太高的土坎,前面是一口正方形的水塘。水塘在我們江漢平原,隨處可見。水塘好,雨季蓄水,旱時澆地濕稻田,關(guān)鍵還可以養(yǎng)魚。
我家的那頭水牛,還有一頭角非常粗壯,非常漂亮,眼睛凸起得讓人害怕的牛,正在水塘里。
母親對我說,那是外婆家負責放養(yǎng)的大公牛。
楊先生判斷非常準。肯定是你家的母牛發(fā)情,好找,莫怕,好找。
楊先生哈哈大笑,將一角錢的紙幣收入自己的口袋,小心地在衣裳外面按了又按,對著前來求自己的董氏,我的婆婆說。
不只是楊家壩,附近的幾個村灣,遇到這種丟雞、丟狗,小孩走失的事,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楊先生算上一算。
也許不對,但是在60、70年代,幾乎家家,人人都這樣做。
沒有辦法的辦法,無語!
公牛顯然是不滿足水里的條件,在我家母牛的屁股后面,用盡全身的力,把母牛往坡上擠。
母牛終于性趣大發(fā),起身,友好地出了水面。
幺爹趕到,明白了眼前的一切。
“好,哈巴,莫望!”
健壯的公牛,追了上來,抖動著身上的水珠,揚起脖子,勇敢地,跨了上去。
這是一個偉大、沖滿激情的畫面,是所有兩性動物,如狗,貓都會發(fā)生的趣事:為了物種的延伸,為了基因的下傳。
相親、相愛,必須的!
正當我家那頭母牛,與它的如意郎君情同意合,相親相愛的時候,也正當父親、幺爹退到土坎后面,閉上各自的眼睛,怕的是打擾牛的“好事”的時候,大舅伯、二舅伯還有吳家灣的一群年輕小伙子們,他們一個個身手敏捷,輕手輕腳地包抄過來,一把抓住父親的胳膊和大腿,一、二、三,一聲吆喝,把我的父親,遠遠地扔在水塘里。
“咕咚……”
幺爹急了。因為只有他知道,哈巴我父親,是楊家壩男性之中,少之又少的不會玩水的“旱鴨子”。
這當然要怪他的,從出生就不讓他下水、玩水的父母,我的爹爹楊裁縫和婆婆董氏了。
“爹爹們、爹爹們,救哈巴,他不會玩水,不會玩水呀!”
幺爹跪在土坎上,用額頭使勁地碰地,用盡全身的力,喊著,哭著。
正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候,是我的娘一一吳水珍,第一個跳入水中。
領(lǐng)導(dǎo)的力量是無限的。緊接著,在場的吳家灣的舅舅、舅爹、舅老俵,紛紛地往水里跳去。
借此機會,外甥“水貨楊老三”給各位下跪,磕頭,表示謝謝。盡管是你們一分鐘之前,硬生生亳不講理,把我“旱鴨子”父親投進水中。
水塘坡上,只留下我那嚎啕大哭的幺爹和已經(jīng)相愛成功的牛,以及后來趕到的我那曾經(jīng)裹著三寸小腳的外婆胡氏。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