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生命/自由/愛

從小一直聽到的說法就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一直自詡理智的我,在23歲到24歲之間,竟然發現了原來我是個戀愛腦!

于是,為了不被戀愛腦操控,冷靜下來,我思索良久,告訴自己:“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生命故,二者皆暫可拋”!

聽起來自私,也不夠浪漫!但,命沒了,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沒了,包括戀愛與自由!只要我還活著,那我就有希望去感受這二者!

愛人者必先愛己,愛人者必先有能力愛己!

否則,若是愛人者無力無能愛自己!這種“愛”,需要他人回應,寄托了太多期待,期待落空,就會變成對沒有回應的人的洶涌的恨意!

我,就是如此!

之前我一直思索什么才是自由,冥思苦想,終于有一天在騎著小電爐飛奔的時候靈感突發,覺得自己想明白了:“自由是需要規則的,沒有絕對的自由!”

但是社會規則是誰制定,誰遵守呢?我不同意又無法改變呢?我再次陷入困惑!

直到今天,我看到有綜藝《非正式會談》的陳銘老師說:康德曾說,“真正的自由是為自己立法”!現實和理想的自我,有差距,但是能夠為了追求理想的自我,去立法,便是自由!

我讀書少,“思而不學則亡”,迷茫是必須的!也正是有迷茫,這個答案于我才有意義!

如果沒有迷茫的過程,那么這個康德的答案,對我來說,除了當個名言警句來裝X以外,基本不會帶來任何情緒波動,也基本毫無意義!

聽過0和1的理論,類似,我覺得對于現在的我,生命是必須要有的1,自由是0,愛的能力是0,其他我想要的東西也是0!

我只有1,同時也慶幸我還有1!

生存是1,生活就是往后加0!

自由有很多形式,獨立自主,生存下去,是自由的第一步,也是走向其他任何想要的東西的第一步!

有父母會對孩子說:“從小看父母,老了看子女!”這種“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模式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似乎并無不妥!

喪失或未擁有自主生存能力的幼兒和老人,想要活下去,依靠他人理所當然,但是供養者,是靠什么堅持下去的呢?

養小孩,基本的物質除外,是需要愛嗎?要是供養者本人沒有那么多愛呢?

那么,是選擇培養愛,還是投射自己的希望,寄托自己的期望?

我想,后者應該是更簡單的!

養老人,基本的物質除外,是需要愛嗎?要是供養者本人沒有那么多愛呢?甚至更多是痛苦的回憶與感受呢?

所以,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大部分普通人,在不能二者兼顧時,愛的能力有限時,就這點愛的分配,做出了選擇:保證基本的物質,保證不收到外界道德譴責的前提下,選擇自己的“最優解”!

所有關系都應該用愛意和愛的能力維系!

但我現實中所感受到的關系,越是“親密”,就越不會有自由可言,取而代之的,是“強勢個體”對“弱勢個體”的控制,甚至是PUA!

我甚至一度認為,所有人際關系,不過是PUA和被PUA,國際關系亦是如此,意識到這點,我開始厭惡并且回避一切可以回避的人際關系交往,除非工作需要,就盡可能遠離人群!甚至想努力存錢,解決父母的期待和養老問題后,跑到深山獨居!

但人是社會動物,需要關系傳遞和接收愛意,親情,友情,愛情。

我也不例外,我發現我的想法和《into the wild 》中文譯名為《荒野生存》里主人公一開始的如出一轍!

但他最后說到:“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shared”可以譯成“快樂只有在分享時才是真實的”!

和我這段相對封閉時的時間的感受一樣!

人的生存,需要物質“土壤”,需要自由“空間”,但也需要流動的愛的“水分”滋養,否則就極有可能會快速枯萎凋零,除非是野生仙人掌,而我是家養的,一直向往“野外自由的生存空間”,在野外生存了兩年,想要觸手可得的“水分”卻不想回到盆栽里生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海盐县| 桂阳县| 兴安县| 乌鲁木齐市| 南雄市| 内乡县| 班戈县| 三门峡市| 左云县| 霞浦县| 博乐市| 洪泽县| 两当县| 滦南县| 馆陶县| 城步| 邯郸县| 栾城县| 个旧市| 富蕴县| 台江县| 蓬溪县| 思茅市| 桃源县| 平远县| 偃师市| 巢湖市| 闽清县| 望都县| 元朗区| 梓潼县| 广饶县| 伊金霍洛旗| 连云港市| 芮城县| 梁平县| 贺州市| 林甸县| 荔波县|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