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戰勝機器人:讓人類立于不敗之地的5項關鍵特質作者名: (英)黛布拉·史蒂文斯本章字數: 910字更新時間: 2022-08-17 10:29:10
第一章 我們只是人類罷了
我們只需要一個喚醒呼叫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在人們需要保持社交距離前,我在倫敦乘坐地鐵朱比利線去上班,車廂里都是人,站著的人們都在拼命地避免侵犯他人的空間,避免眼神接觸。唯一的聲音就是地鐵運行時發出的“轟隆隆”的震動聲,沒人說話。這是地鐵上的常態,是我們的生存本能,是我們在那種環境下進行的自我保護(疫情暴發后更是如此)。然而,地鐵突然停止運行,所有燈光都熄滅了。車廂里非常黑,人們紛紛打開手機上的照明功能,車廂亮起來的瞬間給人一種充滿魔力的感覺,而更有魔力的,則是人們開始互相交流的情景。
此時仿佛一個隱形的開關被打開了,陌生人開始彼此聊起地鐵突然停運的事。在廣播通知乘客地鐵出現電力故障,5分鐘后將重新啟動的時候,人們開始閑聊起來。坐在我旁邊的女士告訴我,她正準備去見自己的女兒,她要在麗茲卡爾頓酒店請女兒喝下午茶,把這個意外驚喜當作禮物慶祝女兒的生日。我對面的一個年輕人說他為即將參加的工作面試感到緊張,他說自己大學畢業后已經有六個月沒有找到工作了。
堅冰被打破,人們能夠彼此共情,這番場景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盡管只有5分鐘,但卻很好地提醒我們人與人之間聯結的重要性,讓我們知道只需要充滿信心,我們就能建立這種聯結。歸根結底,我們都是人類中的一員。
有時我們只需要用一種催化劑去提醒并鼓勵自己與他人互動、共情,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科技與大環境帶來了太多讓人分心的元素,使得“真正做一個人”變得越發困難。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真正的喚醒呼叫,我記得在封閉管理的最初幾周,整個世界仿佛“蘇醒”了一樣。諷刺的是,強制性的隔離反而將人們團結在了一起,鄰居們第一次進行交流、互相幫助,社區也在周年大慶時組織了遵守社交距離相關規定的街道派對。類似Zoom和WhatsApp這樣的社交媒介幫助人們保持聯系,我們與陌生人的交流比以往更多了。
可危險在于,隨著生活恢復正常,我們又回到了從前的狀態,同時還要面對更依賴科技這一新挑戰。因此,我寫本書就是希望成為促使你改變的新的催化劑,因為我相信現在就是珍惜、擁抱人性的最佳時機。你目前所擁有的某些并不完美的特質也許將會幫助你脫穎而出,讓你在現在和未來保持競爭力。你是一個優秀、情感豐富、不完美且脆弱的人,這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