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小米創業思考
  • 雷軍口述 徐潔云整理
  • 7759字
  • 2022-08-11 20:00:33

第一章 奇跡時代

夢想落地

為什么要創辦小米?源自一個樸素的想法——那個時候的我們想做一家偉大的公司,想對社會有貢獻。我們仔細分析了能為這個社會做什么。12年前的中國已經成了世界工廠,但當時國貨的品質還不夠好,偶爾有做得好的,價格卻貴得離譜。那個時候的我們也的確無知無畏,盡管沒有任何硬件經驗,依然覺得自己能做點事情推動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夢想如何落地?我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機會:智能手機。

2007年iPhone發布,智能手機時代真正拉開帷幕。2009年,谷歌發布了開源的手機操作系統安卓,同年9月,第一款安卓手機G1發布。盡管當時安卓手機體驗還很粗糙,但我認為安卓一定會成功,因為我看好開源。于是,我們決定在安卓操作系統基礎上做智能手機。

做全球最好的手機,只賣一半的價錢,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這就是小米夢想的原點。2011年1月,在小米的第一次年會上,我跟同事們說,我們的目標是做出像iPhone一樣好的手機,然后賣到1800元,甚至800元,讓每個中國老百姓都買得起。

對中關村的一家小公司來說,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機談何容易。當時中國市場上有蘋果、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國際品牌,還有中興、華為、酷派、聯想這樣的本土巨頭。一家像螞蟻一樣的小公司,怎么去挑戰這些巨無霸呢?我們看到的第一個機會是,它們全部是硬件公司,假如我們利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把軟件、硬件、互聯網融為一體,這樣公司將具備顛覆行業的空前競爭力。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創業機會。

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是我們找到了一條捷徑。當時在我們熟悉的公司中,軟件最好的是微軟,硬件最好的是摩托羅拉,互聯網最好的是谷歌,如果能挖到這三家公司的精英,就有機會組成一個具有顛覆力量的頂尖團隊,我們極有可能成為全球極為罕見的軟件、硬件、互聯網都精通的公司,有望練成科技創業界的“鐵人三項”。

所以,我從谷歌、微軟、摩托羅拉找來了最重要的合伙人和優秀的創始團隊。同時,我覺得還需要一些“打硬仗、接地氣”的本土風格,于是又找來了一些金山的老同事,組成了一家“土洋結合”的公司。我堅信公司會在這個市場里殺出一條血路。

那時候國貨的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設計問題和用戶體驗問題。所以在組建團隊的初期,8位創始人里面有6位工程師、2位設計師。我在組建團隊的時候就想過,我們一定要靠設計制勝。

組建團隊是個極為痛苦的過程。我在面試每一個牛人的時候,牛人也在面試我。我總結的經驗就是我臉皮厚,人家三顧茅廬,我可以三十顧茅廬,不管什么辦法,搞得定人才的就是好辦法。

我記得有個工程師真的要把我弄崩潰了,兩個月時間里我跟他談了10次,有幾次都超過了10小時,我們的核心團隊加起來跟他談了17次。小米在創業的最早期,對人才的重視到了極為夸張的程度。前兩年我在順為投資看一個項目,有一個創業者特別激動,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2011年他在從北大畢業前想找一份實習工作,在網上搜了一家小公司來面試,面試了9次,在最后一次面試的時候,面試了半個小時后,有個人推門進來,仔細一看有點兒像雷軍。他說的就是小米,后來他在小米實習了半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作為一個實習生,小米面試了他9次,面試官里還包括兩位聯合創始人,真的太認真、太嚴格了。

為什么要這么認真、嚴格?因為我們想做的事業很難,光能干還不夠,一定要找有共同的愿景、有能力、有責任心的人,找不需要管理者盯著就能自驅動、自己干的人。因為做“鐵人三項”這么復雜的模式,靠管理是管不出來的,只能靠巨大的能動性。同時,信任是極其強大的力量,我們愿意相信每一位同事,所以找人時一定要認真、謹慎。

小米之所以能采用前所未見的創新模式,是因為我們當時有8位合伙人,既能各管一塊,又能迅速形成一個整體。同時我們還有一大群非常優秀的人才分布在各個關鍵崗位上。10年前的一家小公司,什么資源也沒有,僅靠一腔熱血,靠一群優秀的人就開始干了。

從操作系統做起

無論多么復雜的事情,都有一個原點,要找到切入點。我們不懂硬件,就先從軟件干起。操作系統很復雜,沒關系,我們在開源系統上做;開源也很復雜,沒關系,我們找了當時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幾個功能開始干。

當時智能手機剛起步,我們抓的那些核心應用都是最常用的場景,比如打電話、發短信、通訊錄、桌面,這些界面的視覺和交互到今天看依然算得上漂亮、優雅。

我們做到了什么程度呢?2010年8月16日,MIUI發布。發布一個多月以后,在XDA開發者論壇上一位大神是這么推薦的:“有人聽說過這個ROM(系統軟件包)嗎?我這輩子從未見過這么瘋狂的ROM,它運行起來又快又流暢,界面全部重新設計了,這太不可思議了!”

中關村的一家小公司做的一個小產品在國際上受到了如此高的贊譽,可以說明這個產品做得有多先進。

專注做好4個功能

我們選擇了基于開源的安卓做系統。當然,即便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操作系統畢竟是操作系統,全面定制開發的工程量相當龐大,不是十來個人的小團隊可以搞定的,因此我們就從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少數功能開始做。

經過認真研究和討論,我們發現,在智能手機剛起步的當下,打電話、發短信、通訊錄和桌面是人們最常用的功能,我們只要集中精力,專注把這4個核心功能模塊做好做透就行。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就這樣被我們高度簡化了。

所以,當遇到復雜問題時,對工程師而言,最重要的是先找到“第一把扳手”,將復雜工程高度簡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目標聚焦,進展就快,僅僅兩個月時間,MIUI第一版就做好了,我們有信心把這4個選定的功能做到安卓領域最好的表現。但馬上就碰到下一個問題:用戶從哪里來?

100個夢想的贊助商

我們建立了一個論壇,吸引手機發燒友,然后招募志愿者“刷機”,就是把其他手機刷上我們的系統。當時我們還沒有自己的手機,我們的系統支持的第一款機型是HTC的G7。刷機在當時是一項“勇敢者的游戲”。我早年刷機,一刷就是十幾個小時,既興奮又緊張,因為不保證一定成功,失敗了手機就“變磚”了,我就失敗過好幾臺。

招募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因為我們規定了不能利用任何過往的資源,所以,能做的就是全員去其他各種社交平臺和社區發帖。對這種最基礎的社區推廣方式,我早有經驗,在卓越網的時候,我就認真琢磨過到各種論壇、社區發帖的方法,就是給自己定了一條硬性規定,每天發300個帖子,每個帖子都要求有100字以上,而且要言之有物,能適應不同風格的論壇,不至于被別的社區管理員當成垃圾推廣信息刪掉,然后把這300個帖子貼到所有自己知道的論壇、社區里。

經過全員的努力,我們發了很多帖子,但到底有沒有人敢相信一個從沒聽說過的“民間團隊”?我們心里其實也沒底。

讓我們感動的是,居然有100位陌生的用戶愿意冒著風險刷我們的系統,我們叫他們“100個夢想的贊助商”,并把他們的ID放到了MIUI第一版的開機畫面上。讓我們沒想到的是,MIUI受到了用戶的熱烈歡迎。我們沒有做任何推廣,只是靠口碑傳播,第一周100人,第二周200人,第三周400人……用戶就這么增長起來。

400人,看上去很少。在今天,不少創業公司有些“好大喜功”,好像沒有100萬用戶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在創業最初期,短期內有太多的用戶其實也沒用,關鍵是要和你的核心用戶一起把產品打磨好,做這件事一定要有耐心。

MIUI第一版開機畫面的100個夢想贊助商

互聯網開發模式

為了能盡快滿足用戶需求,根據用戶意見快速迭代產品,我們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互聯網開發模式”,MIUI成了全球第一個每周更新的操作系統。這種模式一干就是12年,一直堅持到今天。

MIUI的社區論壇聚集了當時中國最活躍的手機發燒友,我們要求團隊全員每天泡在論壇里收集用戶的吐槽和反饋。MIUI每周更新的功能,哪些受歡迎,哪些不受歡迎,全是由MIUI社區用戶投票產生的;新功能開發的優先級,甚至系統的默認鈴聲是哪首曲子,也是由用戶投票產生的。這樣做的結果是,每周用戶都能看到自己提出的意見被采納了,極大地調動了參與感。我們沒有做任何宣傳,但用戶自發地幫我們做口碑傳播,因為那種參與產品開發的自豪感,他們在別處是體會不到的。

用戶的吐槽和建議,成了衡量我們工作成績的指標。對每周被夸得最多的功能,負責的產品經理和團隊會得到一份現場做出的爆米花,整層樓都是香氣,很讓人羨慕。而對每周被噴得最多的功能,就發一個《憤怒的小鳥》里的豬頭,接下來一周豬頭會一直掛在工位上,所以所有人都玩命打磨產品。

基于用戶的參與,MIUI后來確立了不同的產品序列:內測版實時更新,向貢獻最多、專業度最高的核心發燒友群體開放;開發版每周五更新,向泛發燒友和數碼愛好者群體開放;穩定版1~2個月更新,作為隨手機發售的版本,面向大眾用戶。

用戶的參與,加上互聯網開發模式,讓MIUI團隊實際上擁有了一支10萬人規模的產品開發團隊,讓MIUI成了體驗打磨最細、改進最快的手機操作系統,被人們稱為“活的系統”。

10萬發燒友的集體智慧,幫助我們的團隊打造出了眾多前所未見的驚艷產品,其中很多至今都被認為是產品方案最優解,成為業界標準。

比如,打電話需要錄音,在MIUI之前需要安裝第三方通話錄音軟件,且服務并不穩定。而MIUI在通話過程中有一個“記錄”選項,點擊后即可以便簽的形式記錄信息,比如電話號碼;也可以點擊“錄音”直接通話錄音。

又比如,當我們不方便接聽來電時,過去要么是拒絕接聽,要么是接聽后讓對方發短信說明事由。MIUI可以在拒絕接聽前選擇是否自動發短信給對方,短信內容可以事先設置好,比如直接告訴對方不方便接聽電話、稍后回電或者讓對方發短信,整個過程只需不到一秒即可完成。

最讓當時的發燒友津津樂道的是“百變主題”功能,非常受歡迎,是用戶參與創造的典范。我們把系統界面的個性化定制自由度做到了極致,用戶可以模仿iPhone,可以模仿Windows,甚至還能混搭鎖屏、圖標、鈴聲等各種自定義模塊,打造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系統界面,玩得特別過癮。

這一系列的創新讓MIUI擁有了令人艷羨的良好口碑,憑借這樣的口碑,MIUI的用戶規模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小米國際化的第一顆種子

2010年8月16日,我們的第一版MIUI發布。真正大火起來,是在一個月之后,9月20日,MIUI被海外開發者中的知名KOL(關鍵意見領袖)推薦到了XDA論壇上,一炮而紅。

從此,MIUI在全球發燒友人群中火了起來。后來,各個國家都有網友自發建立當地的米粉社區,制作當地語言包,適配各種機型,幫助我們推廣并提供各種建議,形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全球群眾運動,這實際上是小米國際化的第一顆種子。多年后,當我們真正開始全球拓展時,更加真切地體會到,當初種下的口碑,力量異常持久,影響極為深遠。

就這樣,短短一年時間,在不借助任何外部資源、零推廣投入、完全隱姓埋名開發的情況下,MIUI用戶量超過了30萬。這30萬人就是小米手機寶貴的種子用戶。

如果我們把MIUI的開發思路總結一下,條理會更清晰:

MIUI剛剛誕生就受到全球發燒友熱烈追捧

? 剛開始只做四個功能(電話、短信、通訊錄和桌面),極度克制(專注)。

? 百變鎖屏、百變主題,能夠模擬任何手機,對體驗極致追求(極致)。

? 公司全員在論壇上跟用戶溝通,跟用戶交朋友(口碑)。

? 在XDA論壇上大受歡迎,在國外火了,最早的國際化從MIUI開始(口碑)。

? 每周迭代,采用互聯網開發模式(快)。

MIUI就是用互聯網方式做操作系統,是“專注、極致、口碑、快”互聯網七字訣的第一次成功驗證。

小米手機出世

MIUI起步以后,我們就開始做手機了。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第一代發布。可能大家覺得我們做手機很容易,但是說實話,相比開始前的想象,我們克服了十倍的困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我們當時能找到的最好的硬件團隊。

我們定位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機,當時我們非蘋果供應鏈不用,甚至連螺絲釘都是用的蘋果供應商。可是搞定供應鏈,對一個外行來說真的很難很難。我原來完全沒有想過供應鏈有多難搞,我們花了巨大的精力,才搞定一家又一家關鍵供應商。

產品目標決不妥協

在如火如荼地開發MIUI的同時,經過極其漫長的苦苦搜尋,我們終于搞定了當時能找到的最好的硬件團隊,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摩托羅拉。小米只有200名員工時便擁有了30名硬件工程師,終于可以拉開架勢做手機了。

我們的目標也十分清晰堅定,就是要做最好的頂級旗艦手機,小米要成為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

要做頂級旗艦手機,就要用最好的供應鏈。當時,我們對硬件行業了解不深,就定了一條保證不會出錯的目標——非蘋果供應鏈不用,要是沒跟蘋果合作過,就算是三星的合作方我們也完全不考慮。

比如屏幕,我們想用夏普的,但人家根本不理我們。我這才知道,頂級供應鏈不是一家創業公司花錢就可以搞定的。我動員所有關系聯系夏普,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之后,我飛去夏普的大阪總部拜訪談判,終于用誠意打動對方,達成了合作。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態度和方法,一家一家磕下了所有的供應商,最后我們連手機里的螺絲用的都是蘋果的供應商提供的。硬件工業的規則更看重訂單的可信度,作為一家毫無歷史信用基礎的小公司,我們為了拿下這些資源,付出了遠超正常市場價格的代價。不過,能夠順利配齊所有資源已經是謝天謝地,我們的投資人對我說,就當是進這個行業的入場費吧。

這些堅持,都是為了保證我們的產品目標——用最好的供應鏈,做性能最強的手機。

新的考驗馬上不期而至。我們的產品定義要求我們必須使用最新、最快的處理器,所以,我們這樣一家從沒做過手機的小公司找到了高通,要它首發的最新芯片。正好,高通當時出了全球最先進的雙核1.2G的處理器,我們毫不猶豫就下了15萬片的訂單。

但是沒想到的是,幾個月后,2011年6月,高通又推出了更高級的雙核1.5G的處理器。這個時候我們內部陷入了巨大的爭論,600多萬美元已經支付,15萬片芯片已經放在庫房里了。看著這些還沒裝配就已經過時的芯片,老實說,我連想哭的心情都有了。同事們也不知所措,怎么辦?我冷靜了一下,對同事們說,舊芯片先放一邊,我們馬上訂購新芯片,產品立刻開始改雙核1.5G的新方案,馬上就干。

無論如何,做全球最強旗艦手機,這個目標不容半點妥協。

考驗還沒有結束。我們在2010年年底規劃的單臺手機成本是1500元,打算定價1499元,這已經是當時國產旗艦手機的上限定價,但考慮到我們的定價方式是緊貼成本,而且手機本身的性能和體驗達到了業界最好水平,于是我們很大膽地預測能賣30萬臺。但到了8月底,團隊經過成本再核算,發現成本“冒”了,每臺機器成本大約2000元,比原計劃超出了500元,因為我們好不容易談妥的都是強勢的優質供應商,所以價格實在談不下來。

如果繼續定價1499元,我們估計要虧2億元。為此,我馬上安排準備新一輪融資,為補上這個窟窿未雨綢繆。

但是,這樣對嗎?那個周末的三個晚上,我幾乎都沒睡著,一直在反復琢磨。互聯網的確慣常于燒錢模式,但我認為對小米而言,從一開始就巨虧并不合理。跳出小米本身,我們希望通過小米去驗證、推廣的這套模式能適用于所有行業,而具體到通過增值服務和交叉補貼來常態化地承受虧損,這種戰術并非每個行業都能承受。這種不具有普適性的做法,其實并不在我想踐行的范圍之內。而且,1999元的價格仍然只是打平,并不會動搖我們此前的產品定義。

周一一上班我就召集管理層開會討論,最后我們決定,堅持“成本定價”的原則,為了小米的長期健康發展,把價格上調到1999元。

這時,國產手機的均價只有700元,我們定價1999元,會不會翻車?理智上,我們相信,小米手機有這樣極致的性能、這樣堪稱特別厚道的價格,必定能夠成功;但我們心里還是沒有底,只能豁出去試試,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至于用戶買不買單,就等手機發布后見真章了。

贏得夢幻開局

行業內第一次知道我要做手機,已經是2011年的7月,距離第一代小米手機發布只有1個月時間。

當時,我們在北京的后海舉辦了一場小型的媒體溝通會,向媒體介紹了我們的計劃和團隊。其實,這場溝通會還有另外一個特別重要的目的,在此之前,我終于無法拒絕兩位老大哥張旋龍和求伯君的再三邀請,答應了接任金山董事長。但此時小米手機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想通過一場溝通會向金山的投資者們明確表態,金山董事長一職我必然盡責,小米我也會繼續操持,免得大家誤會。

一個互聯網行業的老兵要重新出山做手機,行業非常感興趣,但幾乎完全沒有人看好我們的前景。

當時,最樂觀的行業觀察者也只給出了5萬~10萬臺全生命周期銷量的預期。我參加了極客公園組織的一次沙龍,完完整整地講了小米的“鐵人三項”模式和思考,結束后主持人張鵬問,現場有多少人被雷軍說服了?舉手者寥寥。有一位跟我認識20多年的老朋友在現場說:“我幾乎就要被他(雷軍)說服了,但我還是保留意見。”

這個時候看好我們的只有MIUI論壇上的30多萬核心用戶。他們說,MIUI每周更新持續了一年多,他們和團隊也打了一年多交道,他們相信這支團隊能做好,早就期待小米能做出跟MIUI結合更好的手機,這樣用得才更爽。

小米手機第一代發布會現場

事實證明,我們的用戶是對的。謝天謝地,我們沒有辜負他們的信任。

第一代小米手機定價1999元,在當時是國產手機不敢想象的旗艦定位和高端價格,但依然供不應求。

在此之前,我們最樂觀的預估是,小米第一代手機努努力,全生命周期有可能賣到30萬臺,這也是我們之前向供應鏈下單30萬臺的依據。但首次開放預訂,22小時內,30萬臺手機就被全部訂完了。30萬臺手機背后有需求的可不止30萬人,我們發現為了搶購小米手機,小米網的在線人數高達百萬級別,甚至出現了瞬時宕機的現象。

如何承接這樣巨大的熱情,如何把小米手機持續順利平穩地賣出去?我們一面加緊提升產能,一面啟用了官網獨家電商的銷售模式。這是產品直達用戶的最短路徑。我們建立了小米社區,同時用微博等新媒體平臺與消費者保持溝通。我們還自建電商供用戶下單,類似于前店后廠的模式,只需要付出極少的運費,便可實現效率最大化,成為最理想的渠道模型。

小米第一代手機總計銷售790多萬臺。對一家此前毫無硬件行業經驗的小創業公司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奇跡。

2013年7月,第一代紅米手機發布,這款啟用國產供應鏈的手機定價799元,獲得了現象級的成功,把山寨手機掃出了市場。

在小米開展手機業務的前三年,只做了5款手機,全部是真正的爆款產品。小米手機第一代售出790萬臺,第二代售出1752萬臺,第三代售出1441萬臺;紅米手機第一代售出4460萬臺,紅米Note售出2743萬臺。正是這些爆款產品,支撐了小米的營收曲線像火箭一樣躥升。

小米手機能贏得“夢幻開局”,原因只有一個:我們給用戶提供了前所未見的產品力和顛覆性的用戶體驗。

小米手機面世3年發布5款手機,款款都是爆品

生態展開

從創業起,小米要做的并不是手機,而是個人移動計算中心。只是在這個時代,個人移動計算中心恰好是手機。有了個人移動計算中心,就可以連接起未來的智能生活。為此,我們開始了一系列嘗試。

2012年,我們把電視屏幕理解成手機屏幕的外延,即電視是手機的屏幕,手機是電視的遙控器。于是我們做了小米盒子,接著做了小米電視,都顛覆了行業。同時,我們在尋找家庭中的連接中心。我們認為路由器是家中唯一7×24小時在線的設備,將是一個關鍵節點,于是在2013年做了小米路由器。

2013年年底,我們啟動了生態鏈計劃,進展非常順利。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里,小米移動電源、小米手環、小米空氣凈化器等爆款產品就成為全球市場份額冠軍,為小米品牌做出了巨大貢獻。

另一方面,貫穿各類產品、服務的技術平臺也隨即建了起來。2012年,云平臺團隊成立,小米云服務立項,從照片/電話/短信/聯系人/便簽同步開始,做全量照片云存儲服務,構建手機護城河。2013年11月,小米大數據業務開啟。2014年,小米發布IoT模組,正式啟動IoT平臺業務,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臺并領先至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天台县| 恭城| 旬阳县| 河北区| 海原县| 航空| 竹北市| 大同市| 安多县| 榕江县| 焦作市| 额尔古纳市| 太湖县| 德阳市| 嘉祥县| 庆安县| 中西区| 定安县| 内江市| 邯郸市| 台南县| 丁青县| 墨玉县| 大竹县| 沾益县| 洛扎县| 抚宁县| 石阡县| 多伦县| 四平市| 慈利县| 齐河县| 界首市| 华池县| 玉山县| 建宁县| 杭锦旗| 于都县| 泸水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