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運行機制及政策體系研究
- 王楠
- 1383字
- 2022-08-16 16:53:02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本書擬運用產業創新理論、系統科學理論、生態系統理論和演化經濟學理論,分析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并從創新主體的集聚、創新資源集聚和流動,以及創新種群的增長三個方面闡述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過程。隨后,分別從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動力機制、競合機制、擴散機制、保障機制幾個層面討論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運行。試圖以高技術產業為例,對我國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運行效率做出評價,并對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演化過程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對上述幾個方面的研究,構建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政策體系,以期對促進我國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發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一)理論意義
雖然關于我國新興產業創新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但從創新生態系統的角度對新興產業創新進行研究的文獻較少,且相關研究也呈現出碎片化的狀態,沒有形成系統和完整的理論體系,無法真正地對實踐起到指導作用。本書基于已有理論和研究,構建了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框架,以產業創新理論為基礎,結合生態系統理論、系統科學理論、演化經濟學理論對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形成、運行和演化進行深入研究。其中,主要運用生態系統理論和產業創新理論提出了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具體分析了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運用系統科學理論對創新主體和創新資源的集聚進行分析,并基于生態系統理論構建了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創新種群的增長模型,深入分析了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過程;綜合運用系統科學和生態系統理論,對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運行機制進行研究,并引入生態學中的種群競爭和共生模型,利用仿真技術對創新種群間的競爭和共生模型進行仿真;運用演化經濟學理論和演化博弈的方法對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演化進行深入研究。本書的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成果為新興產業創新提供了理論支撐,并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產業創新理論。
(二)現實意義
新興產業是我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躋身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事實上,我國很早就對新興產業進行了布局,先后出臺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等規劃和政策。當前,我國新興產業的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新興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日益增長。但是,新興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受到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能力差、市場配置機制尚未形成、科技資源使用效率低下、產學研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的制約。究其原因,新興產業原有的創新和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急需按照生態系統的邏輯和要求構建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
本書正是從生態系統的角度對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形成過程、運行機制和演化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并通過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生態系統運行效率的評價,進一步量化了我國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一方面,本研究能夠幫助新興產業相關企業正確認識其在創新活動中應該承擔的角色和與其他創新主體協同創新的重要性,為企業在創新方面的決策提供依據,并明確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本研究構建了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政策體系,為政府構建和完善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制定相關創新政策提供了思路上的參考。